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非水贴)一个小散的困惑,希望得到您的点睛!!!

15-07-27 14:45 7288次浏览
三点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是一名小散,有着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28岁(未婚)。2012年入市,经历了本轮行情的洗礼,因杠杆过高目前大幅被套。股市真是个让人着魔的地方,无论喜还是悲,我发现都难以割舍。目前工作准备辞去,专注投机,心存困惑。逛桃县也有一段时间,发现这里高手如云,拜读过摘叶成剑、传说哥888、三千金兵、雨润斜阳等大佬及前辈(论坛牛人无数,肯定还有大多数未能拜读)的帖子,真心觉得牛人在民间。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建议,不胜感激!以下是本人目前最纠结的几个问题:

1、关于盯盘和复盘:初入股市,每天花大部分时间看盘,但实际上发现并无益处。因为一不知道看什么;二就是基本看看股价也看不懂什么。每天花费精力,操作还是一团糟,身心俱疲。每日盯盘有必要吗,盯盘重要还是复盘重要呢?复盘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看论坛上多数大佬都倾向于看涨停板、热点、板块轮动等,可总觉得看不懂大盘什么都无用!
2、关于技术分析: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技术分析,作为新手,我还是比较崇拜这些经典理论的,但学起来又觉得无所适从。到底哪些方法方式是有效的呢?能否推荐一些方法方式或书籍入门
3、关于以炒股为生:人人都有毒性,股市如赌场,想靠此为生,现实社会有诸多难处。比如:结婚、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辞去工作炒股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整个生活都会受到牵连!

我知道桃县水很深,如此发帖也不知妥否。只是心中无解,无比困惑。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2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三点黑

16-08-01 18:00

0
感谢看学兄和勿忘初衷兄,祝账户长虹
勿忘初衷

16-05-06 07:38

0
关于盯盘和复盘:初入股市,每天花大部分时间看盘,但实际上发现并无益处。
有益处

每日盯盘有必要吗,盯盘重要还是复盘重要呢
都重要,盯盘属于动态跟踪主流资金方向,复盘属于静态跟踪总结当日战果并对次日一些进攻方向做出预判

复盘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看论坛上多数大佬都倾向于看涨停板、热点、板块轮动等,可总觉得看不懂大盘什么都无用
大盘的多空方向是资金通过对关键信息理解后在权重与板块上角力的表现,你说有用没?盯盘看的就是多空选择哪些板块或权重对决
从而作为资金选择的预判并以此判断切入的时机和品种(仅仅针对短线做热点而言)。

到底哪些方法方式是有效的呢
跟随市场最有效,如何跟随市场,记录每日盯盘资金角力的过程与复盘,长此以往··

关于以炒股为生:人人都有毒性,股市如赌场,想靠此为生,现实社会有诸多难处。比如:结婚、子女教育、父母养老 等。辞去工作炒股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整个生活都会受到牵连
要么离开要么坚守,想那么多未来做什么。现在每日做到位了未来会靠岸的
看学123456

16-05-06 00:21

0
“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
看学123456

16-05-05 00:07

1
“问”之追问(汪堂家)

  “哲学是对生活的回应。”这种回应是以理论化的方式对生活所作的追问、追思、批判和展望。这组小文记录了对时代的所思所感及对生活的批判与展望。所思未必深入,所感却是真切的;批判未必彻底,展望却是真诚的。
  我们几乎天天发问,但对“问”本身很少过问或几乎不加追问。面对人世间各种各样的“问”,我们不得不问,这些“问”有没有共同的结构?问之所问由什么决定?发问者的意向与发问的性质有何关联?设问的方式如何影响人们的理解以及问本身的有效性?不同类型的问如何反映出发问者与世界和他人打交道的不同方式?不管是以理论化的方式介入世界还是以实践的方式改变世界,只有具备对“问”的自觉才会把我们引入对上述问题的追问。就“问”本身进行追问是哲学之问不同于其他追问的特点之一,因为哲学之问首先是以超乎寻常的方式“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
  我们问“为什么要问为什么”以及“问的一般性质和结构”不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吗?海德格尔说“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既然发问是发问者的活动,“发问本身就具有存在的某种本己的特征”。按我的理解,喜欢发问本是人的形而上的本性。而一切发问之所以是一种寻求,乃是因为发问都带有某种意向性,不但显示发问者对认识的兴趣,而且把将要认识之物或问题所及之物带到眼前。问是对问之所问的尝试性设置,所以,“问”带有某种探索性。发问者既寻找问的对象也期待对问的回应。
  发问包含发问者、问之所问以及问的情境三重因素。发问者的知识、洞察力和动机决定着问的深度与意义,但只有当发问者对问之所问具有明确的意识时,问才具有针对性和透彻性。虽然我们有时只是泛泛地问,但已把自己置于试问或探问之中。当我们对某某发问并就某某发问时,问的真切性、确切性和具体性得到规定和展开。
  问之所问是问的内容,并通过发问活动展现出来。大体说来,“问”不仅引导着“答”,而且先行决定着答的性质、可能性、广度和深度。有深度的问是为有学问、有思想的人准备的。几乎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始于问。科学之问不仅是尝试性、探索性的问,而且是把我们引向特定原理和特定发现的问。它与日常见的问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要求“知其所以然”的问,而后者只是要求“知其然”的问。如果说后者只问浮表,前者则欲通达事物的实质与核心 。
  科学活动中的问是把人引向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思想的问,是能问出新视野、新天地和新境界的问。在此,发问出于好奇而不止于好奇,敢问和愿问蕴涵着探索的原初动力。要培养探索精神首先要学会发问,学会既涉及“知其然”又涉及“知其所以然”的深问。爱因斯坦之所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问对于科学探索的引导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发问史和解答史。
  发问的重要性并不限于科学。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都离不开问。而我们要避免成为野蛮人,就要发展文化事业,就得“做学问”,在对话和讨论中不断设问。我们问学于人或充当他人的顾问。为了获得信息,人们每每询问;为了进行辩驳,人们常常反问;批判性的思维总是表现为疑问;为了进行调查,人们精心设问;为了评估,人们进行考问;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人们催问;盛气凌人时,人们逼问。凡此种种无不突显问的重要性。问有时关乎美好的情感。比如问寒问暖式的问,是以问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关切,因而是最有人情味,最能激起美好的感情并让人产生兴味的问。假如缺乏这样的问,我们的社会将何其冷漠?社会通过这种问而变得温暖,它消除误解和隔阂,并使人从孤独、痛苦和困局中超拔出来。与其他类型的问不同的是,问寒问暖式的问的主要价值不在于问的内容,而在于问的过程。人们期待并享受这样的问,随时准备对之作出积极的回应。它所传递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
  问还关乎自由与平等。发问者与可能的被问者处于就如何发问和如何回应进行不断定位的社会关系中,发问的语气、态度、内容和情境都受社会角色的影响。不能公开发问是人不能公开运用理性的基本表现之一,不容发问是不容争辩的开始。如果说包含公正意志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权威是维护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学术领域对权威的盲从则常常窒息自由探索的精神,它对学术研究的损害首先表现在对自由发问的损害上。
看学123456

16-04-30 00:21

0
看学123456

16-03-15 00:21

0
有的是空头回补,有的是多头回补,现在不是新趋势形成阶段。
看学123456

16-03-11 23:53

0
“凡吉凶之几,兆端已发,将至而未至者,曰来;吉凶之理,见在于此,一定而可知者,曰往。知来者,先知也;藏往者,了然蕴畜于胸中也”
看学123456

16-03-11 23:50

0
点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看学123456

16-03-08 23:41

0
是个微妙状态。
看学123456

16-03-08 00:27

1
下面属于别人的内容,转载。

“喜欢沉思的人,走在路上不东张西望,脑袋里面定有他的想法。”
“看他做事情条理分明,步步都显出目的性的人,脑袋不会是弱智。今年干的事,明年还看到在干,这种人定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谁敢怠慢他。”
“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的人,常有过人之处。整天混在朋友之间的人不可能有多大的能力,他们的名字叫肤浅。”
“能够很好品评各种人物及现象的人,定有他的洞察力。大多数人觉得周围的人相差不大,就是缺乏洞察力的表现。”
“几乎听不到他说某某某很厉害的人,不可以小视。那些整天在吹嘘别人成就的人,多是没出息的人,借着别人成功的光环活着罢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