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vvv115-07-24 23:15
点亮:3 捧场:0
如果被击穿3200点,更多的融资盘将遭到电脑平仓,很多证券公司将破产,金融体系面临雪崩,,中国金融体系与死神擦肩而过,哥现在想起都后怕,7月9曰深深印在脑海中。
原帖由实证在2015-07-24 23:08发表
看来是政府的“干预”害死了他,
本来是别人“死”,政府一干预,刘强死了!
1
当时想到的逻辑就是,房产10年,肥了很多人,这些资金去补充养老金亏空,从郭嘉角度,并不算啥.
房产10倍的逻辑在哪里? 靠杠杆获取10倍利润的某些阶层,这赚钱和股票比,更无技术含量了啊.
0
说到这些公募私募基金,看到个说法,他们很早就在拼命找现金,准备大赚一票....最终,全民放开融资和配资,真不知道是谁想的缺德主意?
全通,暴风,等等等,都是基金拉上去的啊.
从上到下,从专业的到散户(除去新韭菜新人),大家其实内心都知道,这波牛市结束后,会熊很久很久,7年10年.所以都是在发狠捞钱...罢了.
不同意我这看法的,请随意批评.
我就是这么想的.想明白了早点收手就是了.(经济如此的牛市逻辑何在呢....)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恩,作为个纯旁观者,很多细节回忆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我们看到的信息都不是真实的,这点最...
记得有次公开新闻,说配资盘灭了40亿,但在某论坛看到号称"批了马甲的小私募机构"在说,那天他们营业部就爆仓了10多亿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市场到了这个阶段,内幕消息都是漫天飞的。正常现象。
1
26万亿崩塌。这几家举一次牌也不过5%而已。一根牛毛。而且肯定是越跌越举的。
倒是原股东的态度有点意思,不还击么?
0
举牌潮来袭 跟着王亚伟刘益谦们一起赚钱
证券时报 2015-07-19 15:03:42
A股跌出的大坑正引来各路资本的举牌潮,通过对这些明星资本和最聪明的钱追踪,或许能发现投资机会!
据统计,自6月底以来,已有约21家A股公司遭遇举牌,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同时遭遇几路举牌方抢购,如朗科科技同时被中科招商、潇湘资本举牌,如国农科技先后被国华人寿和中科招商举牌。
举牌方从产业资本延伸至知名PE、险资、以及明星私募。如刘益谦旗下国华人寿3度出手,分别举牌天宸股份、国农科技、有研新材,而PE背景的中科汇通大放异彩,连续举牌10家公司。
明星私募包括王亚伟旗下的千石资本以及李华轮旗下朱雀分别举牌了大杨创世和博通股份。
投资人持有的股份超过该股票总股本的5%时,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必须马上通知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报刊上进行公告。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对企业的运行情况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市场投资者,而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减持的动作已经成为市场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风向标之一。A股密集出现举牌事件,一方面说明资本市场的价值被低估,另一方面也说明证券市场的资本平台被实业资本所青睐。
从股市的运行规律来看,举牌往往会发生在股市由熊转牛阶段。比如去年发生的两次举牌潮,4-5月份,以生命人寿举牌金地集团、农产品为代表,以及去年底以安邦举牌民生银行、金融街为代表,大盘随后都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主升加速行情,鉴于产业资本对公司的估值水平和发展前景有更好的把握,其增持行为一般被市场理解为积极信号。
对于举牌方而言,有的或许是看中公司价值,财务投资,而更多的或许是出于股东诉求,比如此前出现举牌方进入后,提议公司高送转,否决公司董事会议案,督促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案例,对公募、私募或是保险而言,不再满足于被动地进行价值投资,等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而是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实现自己的股东利益,通过举牌,试图进入董事会,影响企业决策。
对于投资者而言,举牌方的持股通常有一定期限,举牌方会承诺本次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股份自公告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举牌意味着已经认同公司目前的估值,这类公司在公告举牌后通常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更重要的是,一些公司被举牌后,尤其是被明星私募、资本巨鳄举牌后,重组进程往往加速,有望获取超额收益。
数据显示,部分上市公司目前最新股价较举牌方买入均价非常接近,在10%左右,如天宸股份和祥龙电业,有部分上市公司目前价格甚至低于举牌方的买入价格,如鼎泰新材和北矿磁材,目前分别折价8%和5%。
0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恩,我分析时候是并列的 几种我所理解的情况.
分析不周全的地方还多指教了.
内幕盘老鼠仓绝对是存在的. (没有内幕的散户有几个可以死抗下去.除了长线资金.)
我身边就有朋友拿了内幕60块股票说会到150块.大家劝他"那么大盘的股,那么高价格".不听. 坚定持有.....内幕盘是也.
其实长线资金,如果做的是小板股,2013到如今早涨了起码3-4倍甚至10倍了.不是在4500点才开始融资的,暴跌很难动到骨头,最多利润抹去,最近反弹也回上去了.
长线资金是注重价值的追求安全边际,很多是超大资金,
这次暴跌到"长线资金寒了心, 动摇退出"倒不是因为暴跌50个点,而是因为各种行政政策.比较吓人....虽然情非得已,毕竟也是开了不好的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