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好好学天天向上

15-07-18 16:42 839次浏览
tommysa2014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私募一哥徐翔秘藏文档:股票投机的心性之刀


人的聪明绝不在投机取巧的技能方面,而在于脚踏实地,在于善良、勤奋、认真、守信和对正义、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守。
你可以踏上投机的道路,但绝不会因为善于投机而成功。投机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选择它是不理智的,但是选择之后任何不理智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拥有任何侥幸心理只能说明受到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当你看到一个游刃有余的高手,他的背后一定隐藏无数血淋淋的伤口,九死一生,概莫能外。
股道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不存在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我们只能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成功之路没有任何捷径,苦难是我们的良师。
一.我们的人生不应仅仅建立在股市赚钱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成为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和有用的人。因为从真正意义上讲,你只是记名的财富所有者,财富是属于整个社会的,只是现在暂时存在你那里而已,而财富的多寡和一个人是否幸福无关。
股市是资金的猎杀场所,一个人的成功要建立在更多人失败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侥幸赚到了钱,希望大家这时都能想想这些钱后面隐藏着别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并在花钱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能够用这些钱作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在这方面我想,积点德、行点善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成为金钱的主人胜过当金钱的奴仆。
二.股市有如一个魅力无比却又凶残成性的魔鬼(我现在越来越感到股市特别象一种有灵性的生命,呵呵,有点迷信了啊)。她不仅能吞掉你的金钱,甚至还能吞噬人的生命与灵魂。可悲的是,人在绝对意义上讲是无法战胜股市的,因为判断力和想象无法战胜事实,你的胜利与否不是由你决定而是由股市决定。
我想,最终意义上的高手是那些能够作到从容进退的人。李文斯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拒绝股市的诱惑。换句话说,他拿得起来却放不下,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可以多次看到他放弃了原定的假期急急忙忙杀回到股市的例子。呵呵,其实拿得起来容易,放得下才是最难作到的。在股市成功,你必须全身心地关注它,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但你又不能因此就放弃一切。股市没有生活重要,你必须注意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很容易既失去了钱,又失去了生活。(象不象走钢丝???可能职业高手在这方面的体会更多吧???)
三.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必须正确理解股市的本质。你离真相越近,离成功也就越近。最重要的问题:股市是什么?可能有些人没有细想过,但任何一个股民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自己的钞票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当然没有终极的正确答案。在现阶段我的理解是:股市是财富的再分配场所,推动股价升降的背后力量是人性,股票的具体价格是通过多、空双方竞争来实现的。我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着这句话而发的。在股市偶尔赚钱很容易,但想长时间笑傲股市,必须对以下这几个问题进行持续地探讨。
1.财富是什么?它对你自己有何意义?它对别人的实际影响力如何?
2.你了解自己吗?你了解别人吗?你了解人性吗?
3.竞争是什么?你了解它吗?你在采用什么方式竞争?结果如何?别人是怎么竞争的?
四.要正确地认识到:在股市竞争获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其它行业。原因在于:1、炒股获利快速。2、工作不辛苦。3、进入门槛低。这些因素导致了股市里竞争的强度比在其它行业激烈和残酷得多。由于人性的缺陷和对竞争规律认识的不足,绝大多数人必定将成为牺牲品。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严峻的现实:股市挣钱很不容易!!但的确着存在着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比较成功的人。那么,成功之路到底在何方呢?
五.我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就深陷在理论与技巧中妄图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一直没有找到。可经过不断地学、体会(当然不是在体会股市,而是在品尝人生),现在一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放在我的面前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大家可以看到,股市中有中线高手、有长线高手;有人利用技术分析获得成功,有人用价值投资理念获得成功,还有人竟然利用随即漫步理论取得成功。我们自己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感情在股海苦苦挣扎却依然屡战屡败,伤痕累累,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为那少数的幸运儿呢?
我现在的观点是:方法、理论甚至理念都不是关键的诀窍,高手之所以从碌碌众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本身具备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们这些特殊的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论或理念,并善于利用时机。方法、理论甚至理念可以被人学到,但他们的特质你学不到。打个比方来说:你能作到象花岗岩一样对股市暂时的起伏不动摇,准备捂股十年以上吗?巴非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比其它基金经理人更有耐心、更坚定,你可以学会价值投资理念,但你能作到他的耐心和坚定吗?
六.高手们成功方法不尽相同,只有探询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才能发现他们取胜的关键。股市是人性的竞争,在股市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人无疑是强者,高手们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他们的心灵,所有高手的共同特点是他们能够在心性(类似持久的精神状态)层次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就是说,高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心之刀。但提取他们共同的素质,我们就会发现:
1.他们都有达观、积极面对困难的心境和心态。这属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
2.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不盲从的人。
3.他们勤奋学,勇于实践,喜欢面对挑战。
4.他们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从我作起。
5.他们冷静、耐心与坚韧。
6.他们有大局观、远见卓识。
7.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缺陷并有有效的制约方法。
8.他们热爱股市,愿意为自己的事业献身。
你在巴非特、索罗丝、林奇等高手身上看到这些素质的影子了吗?你看到这些才是高手真正实力的精华吗?
七、以上就是高手们所具备的共同素质,这是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也是打造高手之刀的必要材料。
股市成功之路绝对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不同,但又有共通的规律可寻。如果认识到股市的竞争是在人性层次的全面竞争的话,那你必须在心性层次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才有可能成功,也就是说,你必须为自己量身定做一把属于自己的心性之刀,这也是使你能够在残酷的金钱杀场里长期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你现在费时费力研究的所有的方法、理论与理念无非刀招而已。没有任何一招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取不同的敌人的性命,招数的迷信者往往死在他们自认为最了解的招数上。招数的威力在于使用者的实力、对手的实力再加上环境等其它诸条件的配合,事实上天下无敌的招数根本不存在。再普通的招数由高手使出也会倍添神奇,再精巧的招数低手使出来也会破绽百出。长期的竞争靠实力说话,杰出的心性是股市中真实实力的体现,内心是否拥有多重真正长久而且强大的力量是成败的关键。在人性层次上的竞争如果你在心态与性格上没有优势并且漏洞百出的话,光靠点花拳绣腿那不是白给吗?如果你整日沉醉在研究不同的方法、理论与理念中,迷惑在妄图找到天下无敌的招数以横扫股市的境地而没有切实加强你的心性层次修养的话,舍本逐末,焉能不败?
八、如果你想成为股林高手的话必须注重培养这些杰出的素质,欠缺一条都会功败垂成!这些素质对大部分人来说必须经过大风大浪才能养成,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种种磨练,有时你甚至要放弃自己内心最根本的一些信仰才能得到,宛如一个人的历死重生、脱胎换骨,其痛苦的滋味旁人难以想象。人性的光辉是在苦难中孕育出来的,逆境往往是培养杰出心性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股谚所说没有五到八年的时间、不经历过大起大落就不可能培养出成熟的股民的真正原因。成熟的真义在于他们心性的成熟,而不是因为他们读了本天书,或是突然间发现了一些对付股市的绝招。竞争从来不相信眼泪,只有心性层面的强者才能在股市里长期生存下去!
在其它行业中还存在着技能、知识等其它方面的竞争,但股市完全是赤裸裸的人性竞争,也就是人的全面内在素质的竞争,一个人的发财致富就要建立在他人人性的弱点上面,所以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种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你在其它地方见过这么多随时随地玩出种种花样想算计你钱的骗子和强盗吗?你看到的欺骗与谎言在哪里有股市这样多呢?最简单的低买高卖为啥你就是作不到呢?靠聪明靠运气只能帮你赢得一时,想这么一直赢下去你说要靠什么?
九.呵呵,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市的成功在于能否突破人性的藩篱,超越自我,在心性层次为自己打造出一把刚柔并济的好刀。这是所有的高手的共同点,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刀,即使你花费了再多的时间研究那些高级的刀招,也只有落得等死或投降的结局。
你花尽心思绞尽脑汁想成为与90%输家不同的幸运儿但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因为这不是能够在依靠方法、理论、理念等以招数取胜这个层面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层面在于心性。在股道探索上想走捷径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彼得林奇会说把他的方法教给别人没用了吧?因为那是他自己的刀法,你没有一把刀却妄想用这些刀法要敌人的命岂不是等同于自杀?价值投资理念必须加上巴非特式的信仰和忍耐再加上美国经济的增长才能换来巴非特式的成功。在任何情况下,成功都源自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配合。你唯一可以作的就是培养人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利,耐心等待天时。你可以走上投机的道路,但必须根绝任何投机的心理!
十、高手的刀,其实就是杰出的心性。对我们低手来说,这需要长时间相当痛苦的积累过程才能达到,和一个人智商的高低、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寡无关。我相信,只有你到了拥有高手之心的那一天,你自然同时拥有了高手的眼界。K线虽然还是那些K线,波浪虽然还是那些波浪,但从这一刻起才会真正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招数虽然还是那些招数,也只有从这一刻起才能对你有实际意义。在质变的临界点没有达到之前,即便你满腹经纶、绝顶聪明,被人性弱点蒙蔽的双眼又怎能看见遍地的黄金 呢?
“当财富来到的时候,它将来得如此急,如此快,使人奇怪在那艰难的岁月,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这句话现在明白了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古来征战几人还?只有战场才能成就英雄,只有苦难才能造就杰出的心性。股海无情,要走上投机之路却没有一条可以投机的捷径,我希望有缘人能领会这事实上很简单的道理,不要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免得越努力,反而离成功越遥远,最终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心性偏颇的人,一心只想靠投机取巧拿走别人钱财的人,他自己存在股市里的银子或迟或早注定要被别人拿去!正所谓六根不净,何以股为?股道精华,实在股外!
十一、有了自己的刀,你才真正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路,但锻造这把刀却是任何大师和前辈都无法教你的事情,就好比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亲自下水了解水性,精通流体力学和运动生理学对你不会有太大帮助一样!通往高手之路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蜕变之路,孤独是你唯一的伙伴,失败是你最好的老师!百忍成钢,当心性修炼得有如镜子般明彻,如流水般圆韧时;当你切切实实生活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宁静中时;当你发觉胸中不断流动着“虽千万人而吾往矣”般的勇气时,历经千锤百炼,你的刀就练成了。拔刀四顾、纵横天下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你是否愿意马上从绚丽梦境中醒来从此决然踏上一条时时以自己的心结为敌的刀客之路?天涯独行的浪子们,纵然你已身在江湖,可你的刀又在何处?
*沉溺股海的你,为什么自我折磨得死去活来?
无锡有个地方叫港下,在当时乡镇企业发达的年代,造就了很多“有钱人”。但是,因为民风比较悠闲,所以那个地方的人相对比较喜欢赌博。自从澳门自由行开始后,有许多人便去澳门博彩 ,也有人一夜从富豪沦为“逃亡者”。更多的则怀着玩玩和节制的心,去了却一发不可收拾,深陷赌博的恶性循环中。有人赚过大钱,在澳门输得债务累累,人都见不到。
自从今年股市有了投资杠杆后,也有人因为全部资产消失而轻生跳楼。忽然发现,有些人的股市投资很类似澳门博彩。
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有意识和思想,同时又有群体心理。有人认为人复杂、受苦是因为贪念,其实不然。贪念动物都有,要不然不会有“鸟为食亡”这样的成语了。所以,赌博与投资之间的唯一区别,也就是能否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资本与贪欲,并合理节制。
可是,有多少股市段子中出现的人物,被自己的贪欲折磨得死去活来?
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某种规律,那就是10%~20%的人掌握着整个社会80%的资源。在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下,没有一个人愿意进到其他80%中去,因那意味着普通,甚至意味着“失败”。在比较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从来就是自卑和自负同时存在的。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付自己自卑情结的最佳方式就是:优越感。当看到他人过的比自己好,获得了“本来”自己也可以获得的利益时,人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就也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在大众狂欢中获取自认为属于自己的利益。所以跟风,是中国股市的特点之一。
再来说说与炒股相关的国人的另外一个特点:自负。具体说来就是我很聪明,甚至比其他人都聪明。这其实也是自卑情结的表现之一,唯我独尊。
在这个情结的作用下,许多人开始相信自己,开始找各种小道消息、内幕消息。然后感觉如获至宝,神秘兮兮地与熟悉的人分享,还需要他人对自己表示感激。而这也就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散布消息的沃土。谣言从来就是止于智者,而有时是谣言,亦或是真正的内幕消息,其实没有任何的检验方式,更多的只是“猜测”,或者自恋者的自以为是。
认识自己,从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在一场群体狂欢中,要认识到自己,更是难上加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几个哲学问题,在股市中就成为“我有多少资本?””我可以承受风险吗?””我获得利益后,如何取舍?”可是,就是这三个问题,让很多股民变为“纠结强迫症”患者:该放的时候没放,该进的时候没进,懊恼不已。
就好比我小时候去稻田里“钓黄鳝”,钓到的黄鳝筷子粗,跑掉的黄鳝手臂粗。总为自己获得一点利益不满足,总以为还可以更多,并为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而寻找合适的理由,用合理化的方式应对自己制造的挫败感。所谓好的心态,也就是收放自如,并无怨无悔。可是,对于只需“踮一下脚尖就可以获得”的利益,要想舍弃,谈何容易。
当个体的心理汇聚成大多数人的心理倾向,群体事件就发生了。整个中国股市更像个群体事件,所以也就会有物伤其类、群体跳天台的段子出现。
大多数股民是勇敢的,也是脆弱的。之前王志文演过一部电视剧叫《天道》,他饰演的角色是代表国外基金“操作”中国股市,从中国股市里赚钱。那里面有句话很让人难受,他说:中国股市就是印钞机,想拿多少就多少。因为中国股市很幼稚,绝大多数人不懂股票,并且很想一夜暴富。很可怕的赚钱理由,用他人的幼稚或者无知获得不当利益,可以说王志文饰演的角色非常聪明。这就像是一场不公平的体育竞技中一位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较量,结果业余选手被专业选手ko了,业余选手还在为自己被ko的结果找各种理由。比如运气不好,比如时机不对,比如自己胆小,比如别人没有告诉自己小道消息,等等等等。失败的理由总是很多的,而失败的理由总是又会成为下一次失败的原因。
其实,一场不公平的竞技,输赢早就已经决定了。还在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还在因为获得小道消息而偷着乐的股市投资者,也总会因为某种规律,而只获得属于自己该获得的那部分。偶尔有一两个股市神话,股神分享会,也没有人会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你。当然,成功真的无法复制的。
说到这里,似乎小股民应该很绝望了。
不,特别贪心的小股民一定会绝望的。股市有规律,既然有规律,那就要遵循。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作”,就是不按照规律做事也。如果做个大样本调查,真正在股市里赚钱的人和在赌场赚钱的人其实差不多。不能没有股市神话,因为那样,没人会进去玩了。股市神话就是股市营销手段,让人甘愿进入乐此不彼。
每个小股民都渴望自己成为神话,要不然就不会对神话乐此不彼;股市不能没有悲情故事,要不然就风险不大。风险不大的事情,对于人类从来没有很大吸引力,因为那样无法造就“我很聪明”、“我比很多人都厉害”的优越感。而优越感是许多人“价值感”的来源,特别对于那些因为从小被比较而被“剥夺”价值感的人,对于那些存在感都在别人眼睛里的人。
从众是害怕自己被边缘化。如果找到某种渴望和恐惧的平衡方程式,那么中国股市的规律也就找到了。
当人为因素在股市中成为主要因素的时候,股市就成了丛林,按照丛林法则存在。
在牛市,恐惧感一定与过高期望同时存在的,只是在欲望膨胀的时候,恐惧感被严严实实地掩盖了。别人都在那样做,我跟着总是没错的。心理因素做了主导,市场规律技术分析只能成为心理期望的合理支持而已。这样的群体事件中,一旦恐惧被感觉到,就会如潮水一般,迅速涨起,迅速退却。接着,就是边讲悲情故事,边等待下一波自己好运。在情绪下做的决定,总会让我们后悔。
所以,股市中经常听到的就是赚没赚足,或逃得不是时候的声音。毕竟,悲情故事还是可以让我们产生“优越感”的,至少证明自己是有勇气的,也是有参与的。人需要的是什么?价值和存在。既然在股市中价值感和存在感用另一个方式获得,那赚和亏,绝对不会让我们停止,一定会是重复又重复。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也是中国人的共性特质,决定了中国股市的快牛和快熊。
爱国持股,民族自尊持股,这些都是希望别人相信的。既然是一场竞技,自己赢当然就是唯一目的。投资也好,投机也罢,获利是唯一目的和动机。这就好比竞争激烈的高三学生群体,不正当的竞争方式总会出现的。所以,无论是悲情故事还是段子,那都属于乐观积极的一种自嘲方式,是属于比较成熟的人的方式。炒股票炒到要真正跳楼,那可能一开始就不应该进入有风险的股市。他们对自己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评估不够,做其他事情也许也会有如此结果。所以责怪股市,没有任何意义,毕竟每个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在丛林法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人本心理学家认为的“专注当下,为所当为”,道家认为的“顺势”,都是在告诉我们规律。毕竟生活中除了股市,还有其他许多内容,太认真就输了。投资专家也会告诉我们投资的黄金法则,倾其所有进入股市,就成为一个职业赌徒了。很显然,赌徒是不适合任何行业的。
恶意竞争,伤害他人利益而获得不当利益,当人们心里有这样的愿望时,用脚趾头想想,或许就真正了解股市了。当市盈率如此之高时,那就是个赌局。当你进入的时候,利益分配已经很清晰:庄家赚大头,80%不赚或者小亏,另外20%是利益贡献者。你在股市里,认同自己是什么位置?也许,全民炒股的时候,更是需要冷静的时候;拎着菜篮买菜的老太太都在讨论股市的时候,也就是群体事件开始的时候。当然,也是丛林中的决定者开始决定你命运的时候。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汪建军

22-10-13 22:26

0
坚持!是一切回报的开始!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