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6月股民多受伤?近3万个500万元以上账户“消失”

15-07-17 15:34 3177次浏览
jhfppp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6月股民多受伤?近3万个500万元以上账户“消失”

文 / 王维丹 2015年07月17日 15:24:17 1
今年6月15日以来,沪指不到一个月跌逾30%,股市市值蒸发近4万亿美元,股民也“伤亡惨重”:6月15日至7月8日,21.2973万个持有市值50万-500万元的个人账户“消失”,500万元以上账户也“消失了”近3万个。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通过中登公司数据还发现,6月新开A股账户数有所增加,较5月416万个新开户数增加11.54%,15号大跌开始前,当月约300万新账户在高点开户入市。但面对当月最后两周A股大跌,每周平均有2000万账户处于“僵尸”状态,不少投资者选择“就地卧倒”。

上述报道据中登数据统计,经历大跌,大户占比明显减少。截至5月末,50万元以下持仓者数量环比增加4.22%,50万元以上的持仓者数量大增11.55%,到6月末,前者占比上升10.2%,后者占比下降5.8%。

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有两大原因,一是在6月大跌中,小散止损意识薄弱,仓位变动远比大户缓慢,多以死扛应对,所以占比上升;而同时某些大户则因市值严重缩水,所以比重呈现明显下降状态。

按照传统观念,A股一直由散户主导,散户占比超过70%。而华尔街见闻本周文章提到,西南财经大学主导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今年6月末,21%的散户持股市值低于人民币1万元,69%的散户持股市值低于10万元。即三分之二以上的投资者持股市值不到A股总市值的5%。

报告还显示,人数占比仅0.1%的中国投资者持股市值为1000万元人民币至1亿元人民币,逾4400名投资者所持股票的市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尽管登记为“个人”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可绝不是大家以为的业余赌客。

中信证券 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邓海清认为,中国股市以散户为主,而且“机构投资者散户化”非常普遍。在“股票价格=股票价值+资本利得预期×杠杆率”定价公式中,目前A股的“股票价值”所占权重很低,“资本利得预期”和“杠杆率”是决定股市价格的关键。

所以,A股的股票定价模式取决于散户,而不是机构投资者。这种非理性的市场有典型的追涨杀跌特点,它是A股暴涨暴跌的根本原因。

来自《每日经济新闻》。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jhfppp

15-07-25 15:37

0
股市如长征


分享到:崔永元:我为什么重走长征路? 2015-07-24 10:24:07 归档在 人文历史 | 浏览 153284 次 | 评论 35 条
知道历史有什么好处呢?知道历史我觉得可以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让我们对生活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态度。2006年我发起了一个活动,叫“我的长征”。当时我是什么想法呢?很多人都说,你可能要弘扬一下长征精神,我说错了,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当时不敢说,如果当时说了就不让走了。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想干什么?我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尽最大的可能接近历史,那么我们用这种方式,看能不能达到?你们可以仔细看,我的长征挑选的人非常奇怪,不都是党员,不都是劳动模范,不都是先进工作者,不都是优秀大学生,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挑的时候就是这么挑的。

我还记得当时面试的时候特别有意思。来了一个大姐,51岁了,她说我要参加你们的“我的长征”。我说你知道要走多远吗?她说二万五千里嘛,小意思。随便问了她几个问题,她不耐烦了,她说,你们快点,不快点我的米饭就糊了,原来她家就在附近,听到我们这个长征的事,她就过来看一下。

@W3

还有一个将军的夫人,将军的夫人平时肯定是养尊处优,生活肯定好得不行,特别优先,我把她弄到长征路上,把她练得哭爹喊娘的,那多解气啊,就要她。于是她成了我们当中的一员。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原则来筛选。

还有一个队员,他是一个上海的商人,生意做得不错。他怎么来参加长征呢?他说他当时有一个商业对手也是朋友,两个人一直在竞争,看谁开的车好,谁住的房好,谁的生意大,谁赚的钱多,谁身边的女孩儿好看,什么都比。这个队员老是比别人差一点,一直比到2005年的年末,他的这个竞争对手跳楼自杀了。他说,那时候他就蒙了,乱了方寸了,不知道前面的这些年在忙什么呢?在比什么呢?在争什么呢?这个时候他看到网上说在招募“我的长征”的队员,他把自己的买卖一关,把钱给了朋友,就来参加了。这个人太坚决了,当时我们面试他的时候,几乎就没有第二条路,你选不选他,他也都要去。他就要去了。你要不要我,我就背着包在你们后面走。我就带了这样一支队伍开始长征了。

我们先到了井冈山,训练一个月,训练比较严格,我们请的是当地的武警战士,帮助我们训练。最早的时候一天是十几公里,后来增加到30公里,后来我们一个队员说,脚上起血泡了,晚上去看看他,一看,好家伙,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血泡,最小的也有核桃那么大,满脚都是。我看了都蒙了,这还能走吗?有的人比较专业,告诉我,没有事,这种血泡起四回,脚底下就长一个鞋垫,就可以随便走了。那怎么办呢?就让他走,越疼越走,长血泡,就拿针管把血抽出来就行了。那晚上我数了数,一晚上236个针头。我这个长征队伍赶上一个吸毒大军了,用这么多的针管。

最早的时候我们行军五公里就不行了,非常艰难。后来走到六七个月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宣布任务,明天我们行军15公里,整个队伍一片哀叹声,我说什么意思?走15公里有什么意思?留着后天一块儿走就得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一天可以走40公里,最长的一天,我们集体行军,走了87.5公里。那时我们飞渡的泸定桥,要派小分队,八个人,当时大家都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走过来,后来就发扬高风亮节,有的人就说,把这个机会留给别的同志吧,就留给他们。最后我们选了八个人,里面还有女同志,他们用了18小时51分钟,强行军101公里,就是一些普通人。所以我相信,中国人了不起。

我还关注到了这些人的变化。这个队伍一开始行军的时候,那叫一个散漫,当时我们想用一个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这个管理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我不给你定队规,我也不要求你,我们只负责拍摄,你们自己选地方,自己定队规,自己随便走,按照你们的方式走。有一天他们说,这个队伍有问题。我一看,这个队伍拉得特别长,我们为什么要拉这么长呢?因为红军都是排队走,你们为什么不排队走呢?他们说,你不知道,行军的时候需要氧气多,人和人太近氧气不够。我也没有这么玩命地走过,不知道对不对,听上去感觉有点道理,就拉开点距离。第二天,拉开了距离,26个人拉开了七公里。没有人需要这么多氧气吧?

我们还有一个队员,那天犯了错误,我们作为组织者,跟他谈话,说“你是不是偷人苹果了?你是不是偷了人家五个苹果?”他非常不高兴,“谁说的?我只拿了三个。”“不拿群众一根线,这是红军最基本的。你怎么能够偷人苹果呢?”“错了,我再也不偷了。”“算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又过了一天,他又偷了,我就把他叫来谈话,“你是不是又偷人家苹果了?”他说没有,“我摘了几个橘子”。后天还有甘蔗、枇杷,这一路上水果多了去了,但不能偷。他说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喜欢尝鲜,谁来了,摘一个,挺好。我说你们是队伍,一个队伍尝鲜一下谁受得了。他就反思:“我再也不拿东西了。你放心。再也不拿了。”

又过了五天,我说你这次拿什么了?拿苹果了?拿橘子了?偷甘蔗了?他说“没有,我把人家的狗给拉走了”。这个真没有办法管了。我看了当时的记载了,红军掉队很多啊。当时是西征,红军非常仁慈,你要离开就发你大洋,发你路费,你走吧。我们也不想让这样的人参加我们的队伍,因为太败坏我们的形象。

我们特别想让他自愿走,他就不想自愿走,我们就想开除他,开除他你得有一个理由啊。找理由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雪山,翻五座雪山。后来翻雪山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后面多了几十个人,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也是爱好者,他们在网上天天监视着我们的行动,发现我们到雪山了,他们坐火车、飞机全来了,为什么?跟着你们过雪山。他们派一个代表找到我,说能不能加入我们,能不能扩红?对历史挺懂的。我们的水、粮食都不够,他说能不能跟着你们后面走?我说这很为难,如果你们在我们后面病了、残了,我们能不管吗?这还是红军吗?那怎么办呢?

我说出一个主意:你们在我们的三公里以外,如果你们伤了、残了,我们假装不知道,心里舒服一点。他们说行。就跟着我们走。我们当时背着一些压缩饼干、矿泉水,我们到一个地方就把这个箱子拆掉,扔在这儿,倒在这儿,假装是红军不小心丢了,等会儿他们爬上来看到这些东西,连吃带喝再继续。结果他们吃完之后力气特别大,就追上了我们。

后面的队伍里有一个河北的朋友,有一匹马,背着他的行军装备,有电脑、洗漱用品。这个马也不行了,吐白沫,我们就知道这个马再过几个小时就会死。我们这个会偷东西的人,马上把这个马拉起来,往山下走。向导不建议他这样做,太危险,但是当时我们谁都阻止不了他,后来他把这个马从山顶上拉到山脚下,这个马就活了。从那天开始我就看到了这个孩子的人性之美,我可以原谅他之前的错误。他还是我们红军的一员,他虽然犯了错,但是原谅他。

我们还有一个队员胖胖的,他跟着我们走,这个孩子就是坚决反对排队,永远不让人排队,就散着走最好。据回忆,红军就是散着走的。在12月31号的晚上,我说我们要走着走到新一年,希望我们大家互相鼓励,有一个好的印象,然后我就把胖红叫过来:“胖红,你能不能带着整齐的队伍走到新的一年呢?”他说行。那天晚上他喊着一二一,带着队伍,走得特整齐。所以你看,在关键时刻他是可以顾全大局的。

wll2006082212.jpg

现在说到那个蒸米饭的阿姨了,出发一个月不到她就找到我了,说对不起,我要给这个队伍抹黑了,太难受了,我准备走完明天就离开你们,回北京。我说行,我们给你举办一个欢送仪式,没有关系,走一天也是红军战士,很了不起。第二天我们给她筹备欢送仪式的时候,她说再走一天,那就再走一天吧。走着走着她发烧了,38度高烧,走路直晃,我们当时有病可以治病,红军也要治病,我们派了一个车拉着她到医院输液,输完液之后把她拉回来,放在这儿,接着走。她输液走,旁边的队友给她举着输液瓶,她走一会儿就吐,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她大哭一场,说:“崔老师,我实在不行了,我明天就离开你们了,这时候不能走了,身体不行了。”

第二天要出发的时候,我看到她又站到了队伍里,她说,昨天喝了点米汤,今天感觉挺好,就再走一天吧,就这样到了雪山。她走平路可以,爬雪山不行。到了雪山上,她又大哭一场,说“我现在不仅自己走不了,还得连累别的同事”。但是过了一天,她说再走一天吧。走到最后还差十天,我说你现在是不是不走了?她说,现在我走回北京都可以了。51岁,走完了长征。她是我们的队员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我们在满是蛇的森林走过,身上都长泡。这有什么困难,任何一个搞过户外探险的都能够走过来。最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对那段历史的眷顾,太不容易了。我们的队员从一开始组织他们,没有人感兴趣。

我当时走完长征以后,他们问我,有什么收获?我说我的收获有这么几点: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宽容。坚持就不用说了,没有毅力走不下来。实事求是是什么呢?就是当你走在这个长征路上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在不停地开会。这儿开完会到那儿开会,每一次开会都重新修整一下路线。还有一个是宽容,我们知道红军当中很多人选择了离开,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受到处理。我知道,史书上记载,不算zhan*,离开这个队伍最高级别的是团长。团长都可以选择不继续走了,但是红军给他们的都是礼遇,这就叫宽容。这是我走长征印象最深的三条。
zhangiyi

15-07-24 21:54

0
up
jhfppp

15-07-24 19:29

0
A股历史上八次 IPO暂停及重启2013年12月01日 09: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0人参与0条评论
1

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空窗期:五个月

背景:窗口期大盘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点,随后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和回调。IPO重启后,未能阻挡大盘继续探底,到1995年2月股指探底至524点。

2

1995年1月19日- 1995年6月9日空窗期:五个月

背景:1994年12月IPO重启后仅一个月即再度暂停。这次暂停期间,大盘一度在三个交易日内从580点涨到926点。至新股发行恢复时,大盘又回调至700点。

3

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空窗期:六个月

背景:此次IPO暂停距上一次仅一个月,暂停期间股指先后走出两次小幅上涨行情,之后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大盘很快到达阶段性底部513点。此后股指一路走高,展开一轮大牛市,至1996年底时股指已升至1259点附近。

4

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空窗期:三个月

背景: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第一次IPO暂停。当年6月,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市场价减持国有股”招致市场猛烈抛压,上证综指从阶段高点2245点开始一路下泄。其间证监会完全停止新股发行和增发。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被叫停,市场一度上涨,11月2日IPO重启。但到12月股指再度向下,并自此开始长达5年的熊市,直至股权分置改革实施。

5

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空窗期:五个月

背景:证监会于当年公布了试行IPO询价制度,正式方案出台前,IPO被暂停。这次IPO暂停时,A股仍处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当中。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对当时的股价形成不小的冲击,扩容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因此暂停并没有给股市带来强势逆转。

6

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空窗期:一年

背景:A股历史上最长的一次IPO空窗期。由于股权分置改革,IPO暂停一年。空窗期结束后,中国银行[-1.19% 资金 研报]、工商银行[-0.97% 资金 研报]、中国国航[0.00% 资金 研报]、保利地产[1.06% 资金 研报]、大秦铁路[-3.76% 资金 研报]先后上市,A股迎来史上最大一轮牛市。

7

2008年12月6日-2009年6月29日空窗期:八个月

背景:A股在经历了6124点(2007年)的疯狂之后一路下行,金融危机及新股大量发行导致市场暴跌,至2008年12月时已下跌了一年多。进入2009年后,市场一度走出2008年至今最大的一波反弹行情。IPO在2009年6月末重启,助推股指在一个月后站上3478点。但此后股市一路阴跌,至目前徘徊在2000点附近。

8

2012年11月3日-2014年1月

空窗期:14个月

背景:浙江世宝[0.00% 资金 研报]发行之后,证监会开展声势浩大的IPO自查与核查运动,IPO事实上停止,直至昨日宣布2014年1月重启。
jhfppp

15-07-24 19:27

0
盘点历次IPO暂停、重启对二级市场影响(2)2013年05月21日 13:15
来源:证券导刊
 分享到: 更多0人参与0条评论
IPO暂停、重启对中小板指[-2.00%]的影响

中小企业板作为主板中专门为中小企业上市而设立的板块,提供了中小企业上市的新途径。中小企业板于2004年5月,经由国务院的批准与中国证监会的同意批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因而其只经历了2005年以后的IPO暂停与重启。

由于中小板企业估值普遍较高,受市场资金供给波动影响更大。从统计结果来看,历次IPO暂停,中小板指数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最大涨幅均超过了30%。而每次重启后都呈“倒V”字形走势,冲高后有所回落。由于叠加大牛市背影的影响,IPO暂停、重启尚不能成为市场反转的分水岭。

IPO暂停、重启对创业板指[-2.36%]的影响

创业板成立的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近年来创业板发行新股占到A股市场40%左右,是最易受一级市场的影响的板块。由于创业板在2009年10月后才正式完成,因而目前还未经历过IPO的重启。

IPO暂停、重启对新股发行、申购影响有多大?

发行频率变化不大

从2000年以来的三次IPO重启前后,新股发行并无明显趋势,例如2005年暂停之前,新股发行规模在10-30家/月,而重启后新股发行数量仅为1-6只/月,但2009年以来发行频率则大幅提高。这主要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排队在审的企业数量猛增引起的。

我们预期今年IPO重启后,发行规数量仍不会太低,预计维持在20-30家/月左右。

融资规模冲高回落

新股融资规模代表了新股市场的景气程度,由于申购期间锁定资金量较大,也是对二级市场冲击最大的因素之一。融资规模主要由募资额、发行股本等指标反映,我们分别从其散点分布以及日均总量来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关的数据图表。

1、募集资金明显增加。从统计结果来看,IPO重启后,单笔融资规模、每月募集资金规模等都有明显增加,主要源于发行市盈率的增加(尤其是2009年以来发行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市盈率大幅高于主板大盘股)。

2、发行股本趋小。由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占比提高,成为IPO重启后的主流,因此股本趋于减小。

3、申购期冻结资金规模趋小。我们依据网下和网上的申购倍数分别乘以网下和网上申购的股数,再乘以发行价并求和,得到了每次新股发行过程中实际冻结的资金,即被一级市场占用的资金。图中可以看出由于2007-2008年间,大盘股发行规模较多,冻结资金占用规模较大。自2009年重启之后,冻结资金量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融资规模减小,同时股票供应充足,申购倍数下滑也导致冻结资金量逐年下滑。

市场参与度较高

1、网上中签率逐步提升。

新股申购的积极性反应了投资者对于新股所代表的一级市场参与热情程度,较高的积极性也能映射出首发新股的抢手度与投资者的投资偏好。

申购积极性主要通过网上申购的中签率和网下配售的获配比例来反映,较高的中签率和获配比例对应较低的积极性,反之则对应较高的积极性。

由于新股发行重启后,市场普遍追捧,因此新股网上发行中签率比较低。随着新股发行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股票供需结构逐步改变,市场追捧热度逐步降低,中签率也随之提高。

2、网下中签率逐步大幅提升。

与网上中签率一致,IPO重启后机构投资者对于新股热情较高,申购倍数大幅增长,中签率处于较低水平,而随着IPO重启后进入常规状态,市场供应大幅增加,中签率则逐步提升。

发行市盈率逐步回落

新股发行的溢价程度是投资者对于新股未来回报高低判断的主要反映,也是新股市场活跃程度的关键因素。其核心指标就是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发行市盈率越高,新股溢价水平就越高,也即是投资者认为该股未来回报会高。

从近年的新股发行来看,自2010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2年新股发行参比行业市盈率以及25%的溢价红线新政执行以来,市盈率倍数下降已是必然。但是不排除市场追捧个别新股,使其按照25%市盈率上线发行的可能性。

新股申购收益率依然可观

新股发行后的投资收益率则是投资者投资新股的根本动力。自中国股市开市以来,新股申购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而自2012年5月起,证监会取消了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锁定期的限制之后,新股首日换手率高达80%以上。基于此,因此我们分别从首日涨跌幅和三个月后收益率两种指标分别进行分析。

1、新股首日涨幅较高。由图中可以看出,IPO重启对于新股首日涨跌幅的影响多为正,首日涨跌幅在重启后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主要源于市场普遍认为经历暂停严格审查后的新股质地优秀,追捧新股热情较高,因此首日涨幅普遍较高。

2、新股上市三个月仍有较高收益。而从新股上市后三个月的收益来看,去除2007年牛市影响,重启后接连发行的股票质量较优,不仅首日收益高,其三月后收益也保持在区间内的较高水平,且重启后前5个月内几乎没有跌破发行价的新股出现。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2012年5月以来新股申购取消3个月解禁期,市场对于新股换手率一度大幅提高。从我们于2012年10月17日发表的报告《本周无新股,回顾上半年新股发行情况》和2012年年7月22日发表的《广发中小盘新股投资中期策略——新股新政频出,打新分化明显,全力精选优质个股!》来看,2012年新股新政后,申购新股收益最大化是在首日,而在市场持续调整的背景下,上市后继续持有新股收益往往下滑。

如果IPO重启,哪些公司最先发行?

排队企业出现分化,部分退出

1、首批已通过、待发行的88家公司或将最早逐次上市。

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已经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等待发行的88家公司(仅统计2012年以来过会的公司,未包含乔丹体育、岭南园林、裕兴光伏等2011年过会但迟迟未发行的8家公司)。目前这些企业已经提交了财务自查报告,在通过后续抽查之后,将可能最早获批上市。

此外,截止到2013年4月15日,受理申请上市的公司共有1037家,其中包括38家已预披露,155家初审中,336家落实反馈意见中,168家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状态。

2、预测后续还将有部分企业陆续退出。

根据中证监会去年末对在审IPO企业发出《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至今年3月31日自查阶段已基本结束。据证监会网站公告,截至3月31日,共收到610家企业的自查工作报告,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收到138家、265家、207家;因未完成自查工作而提交中止审查申请的有107家企业,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有28家、49家、30家。在此期间,提交终止审查申请的有162家企业,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9家、47家、106家。

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将对自查报告进行审核,并于4月初安排抽查工作。4月3日,第一次抽查共抽出30家企业,约占已提交自查报告企业的5%,共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7家、13家、10家。根据反馈意见回复延期不得超过两个月的规定,相关自查报告应在5月31日前报送。

对于部分企业未提交自查报告的企业,自查报告提交之后,证监会将抽取第二批企业名单,开展抽查工作。

至5月31日,既未提交自查报告,也未提交终止审查申请的,证监会将启动专项复核程序,要求另聘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发行人财务资料进行复核;证监会将视复核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检查或提请稽查提前介入。

据此,我们估计在财务自查、抽查阶段都将陆续有公司终止审查二退出上市进程,此举将进一步净化股票市场,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利益。

待发行公司情况预览

1、机械、TMT公司较多。

在88家已通过发审委、待发行的公司中,机械设备、计算机软件分别占到19、15家,是未来上市的主体。此外生物医药、食品、化工材料、仪器仪表设备等占比也较高。

在这些公司中,2011年净利润小于0.5亿元、0.5~1亿元之间的公司数量达到35、28家,普遍属于中小盘企业。从盈利能力来看,净利率处于10%~15%、15%~20%的公司数量分别为21、20家,与目前A股市场结构基本相同。

2、中小盘为主,融资规模有限。

我们对这些已具备发行资格的88家企业分析,发现:

(1)融资规模普遍集中在1-3亿元。23家公司拟募集资金规模为1-2亿元,30家公司拟募资基金规模为2-3亿元。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五家,分别是陕西煤业(172.51亿元)、中国邮政速递(99.78亿元)、佛山海天调味食品(18.57亿元)、深圳神舟电脑(13.00亿元)和中材节能(10.09亿元)。

(2)拟发行股本在1500-4000万股之间居多。69家公司发行规模小于4000万股,占到总数的78.41%。拟发行新股规模超过1亿股的有中国邮政速递(40.00亿股)、陕西煤业(20.00亿股)、苏州纽威阀门(1.20亿股)、中材节能(1.09亿股)、安徽应流机电(1.07亿股)、贵人鸟(1.00亿股)等六家公司。

风险提示

1、IPO重启尚无明确时间表,相关发行政策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

2、IPO重启后,如果大规模发行新股,或将吸收部分市场资金,对二级市场形成压力。

3、IPO重启或引发市场对部分新股的过度追捧,造成新股股价的较大幅度波动。

4、新股上市首日,机构客户大量抛售,或影响新股申购和持有收益。
jhfppp

15-07-24 19:22

0
盘点历次IPO暂停、重启对二级市场影响2013年05月21日 13:15
来源:证券导刊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0条评论
程振江S0260512080003

IPO暂停、重启对二级市场影响有多大?

我国新股的发行沿用核准制,证监会出于对二级市场影响考虑、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等诸多原因,历史上我国IPO曾经历过数次暂停和重启。

据统计在A股历史上,共有8次暂停IPO后的7次重启(也有称7次暂停、6次重启,主要是2001年7月重启后同年11月又暂停,期间发行新股甚少,所以市场统计分析有一定误差),对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次:1994年7月~1994年12月,空窗期:5个月;

第二次:1995年1月~1995年6月,空窗期:5个月;

第三次:1995年7月~1996年1月,空窗期:6个月;

第四次:2001年7月~2001年11月,空窗期:3个月;

第五次:2004年8月~2005年1月,空窗期:5个月;

第六次:2005年5月~2006年6月,空窗期:1年;

第七次:2008年12月~2009年6月,空窗期:8个月;

第八次:2012年10月~至今,空窗期超过6个月。

IPO暂停、重启对上证综指的影响

新股发行一级市场和交易二级市场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A股市场中新股的发行影响市场资金供需,继而对二级市场大盘有一定影响。从历史统计结果来看,但就新股发行单一因素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幅度相对有限,并没有改变大盘的总体走势,但往往成为市场上涨或下跌的加速剂。

(1)第一次暂停:大幅上涨

暂停IPO时间: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1994年7月20日粤宏远A[-3.61% 资金 研报]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中炬高新[0.00% 资金 研报](600872)发行,新股暂停发行约5个月。

此次暂停共98个交易日,期间大盘经过一轮俯冲,从380点附近快速探底325.89点左右。大约在一周,随后就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至当年9月上旬,已经飙升至1052.94点(1994年9月13日)。此后至12月7日,又回到了650点附近。

暂停期间,上证综指涨幅高达65.75%,最高涨幅达到223.10%。

(2)第一次重启:延续下跌

1994年12月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后,大盘继续探底,并在次年的1月19日达到前期下探至571.36。期间最大跌幅达到17.82%

(3)第二次暂停:N字上涨

暂停IPO时间: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1995年1月18日,仪征化纤招股后,到当年6月12日,创业环保[-2.79% 资金 研报](600874)招股,期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

期间大盘曾走出一波大幅度上涨行情,从524.42点(1995年2月7日)起上涨,到当年5月涨到最高的926.41点(1995年5月22日),随后展开回调。

此次暂停共96个交易日。暂停期间,上证综指上涨幅度达到18.36%,最高涨幅达到76.65%。

(4)第二次重启:小幅下跌

1995年6月重启新股发行后,6月12日大盘已经跌破700点,至7月初,大盘已经跌至610.33点(1995年7月4日),期间最大跌幅为13.92%。

(5)第三次暂停:n型下跌

暂停IPO时间: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1995年7月4日东方电气[-3.48% 资金 研报]公开发行后的随后一段时间内,只有洛阳玻璃[8.16% 资金 研报]、东北电气[-2.56% 资金 研报](000585)两家新股发行,到1996年1月4日,黔轮胎招股。

此次暂停共128个交易日,尽管1995年9月12日达到阶段高点792.54,之后回落至530.79(1996年1月3日)。期间上证指数[-1.29%]跌幅为12.60%,最高涨幅为22.03%。

(6)第三次重启:大幅上涨

1996年1月3日重启后,1月19日探底512.83点后,一路上行,展开一轮大牛市,在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2245.44高点,期间最大涨幅达到257.02%。

(7)第四次暂停:单边下跌

暂停IPO时间: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

由于此轮暂停前后新股波动较小。暂停期间,市场单边下跌13.57%,并于2001年10月22日达到1514.86低点,下跌幅度达到31.41%。

(8)第四次重启:震荡下跌

2001年11月2日后,市场经历三年的震荡期,并于2003年11月13日达到1307.40低点。本轮IPO启动期间内,市场震荡下行,跌幅达到21.86%。

(9)第五次暂停:延续小幅下跌

暂停IPO时间: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共101个交易日。自双鹭药业[-3.57% 资金 研报]发行之后,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2005年1月,华电国际[-2.36% 资金 研报](600027)的发行宣告IPO重新启动。

暂停期间,虽然也出现了多次的反弹,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市场再度创出新低,于2005年1月21日达到低点1189.21。期间最大跌幅达到25.82%。

(10)第五次重启:延续单边下跌

2005年1月23日后,新股恢复发行。期间大盘延续单边下跌趋势,跌幅达到13.15%,并于2005年5月24日达到1057.54低点。

(11)第六次暂停:大幅上涨

暂停IPO时间: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共264个交易日。这是A股历史上,新股发行暂停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股改影响范围很广,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

本轮暂停期间,上证综指一路上涨,于2006年6月2日达到阶段高点1695.58,上涨幅度达到55.46%,最高幅度达到69.86%。

(12)第六次重启:大涨大跌

2006年6月5日,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3.04% 资金 研报](002051)招股,虽然导致了短期市场的回落,大盘从1700点附近最低回落到1512.52点,但随后很快就创出新高,此后更是一路上涨到6124.04点(2007年10月16日)。随后,全球股市暴跌,至2008年12月6日新一次暂停时,上证综指已经跌至1800点附近。

(13)第七次暂停:大幅上涨

暂停IPO时间: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第七次暂停IPO发生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际,为期9个月,共189个交易日

2008年9月25日华昌化工[-4.22% 资金 研报]4080万股A股登陆深市中小板,当天大盘见顶2333.28点后涨3.64%收报2297.50点,2009年6月29日达到2976.92,最高涨幅达到64.04%。

(14)第七次重启:大幅下跌

尽管本轮重启周,大盘延续上涨趋势,到2009年8月4日达到3478.01高点,但此后持续三年的震荡下跌,到2012年12月达到1949.46的低点。重启期间,市场下跌幅度超过30%。

(15)第八次暂停:探底反弹

自2012年10月新股停发,市场探底至1949.46(2012年12月4日),随后反弹至2444.80(2013年2月18日),期间最高涨幅达到25.41%。

(16)第八次重启:尚未到来

自2013年3月以来,证监会对排队的IPO企业进行财务自查、抽查以来,市场开始预期新一轮的IPO重启。

总体来看,新股重启对于上证指数的影响偏于负面,但影响有限;IPO暂停则偏于正面。历史上8次暂停中,市场大多迎来较大幅度上涨,仅有1995年7月、2001年7月和2004年8月略有下跌,下跌幅度为15%以内,而其余几次暂停期间最大上涨幅度大多超过50%。在7次IPO重启后,仅有1996-2001、2006-2008年出现牛市的大幅上涨,其余阶段均为下跌,幅度为10-20%左右。IPO重启或暂停前后,市场大多延续变更之前的趋势,但IPO不是市场的拐点标志,但却是历次市场上涨或下跌的加速器。
jhfppp

15-07-23 21:08

0
证金持仓探秘:偏爱食品医药 11只股买入资金过亿(附表)
2015年07月23日 13:10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31人参与 4评论
大智慧[10.03% 资金 研报]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23日讯,大智慧通讯社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作为“国家队”主要代表,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开可查询的持股数已近40只。分析来看,这些股票多集中在食品医药、“中字头”概念股等板块,其中伊利股份[0.16% 资金 研报](600887.SH)、中国石油[0.22% 资金 研报](601857.SH)获买入金额最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证金公司位列多家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之列,这些股票有伊利股份(600887.SH)、华兰生物[2.09% 资金 研报](002007.SZ)、华丽家族[4.76% 资金 研报](600503.SH)、三聚环保[4.19% 资金 研报](300072.SZ)、锡业股份[10.02% 资金 研报](000960.SZ)、广生堂(300436.SZ)、四维图新[3.06% 资金 研报](002405.SZ)、友阿股份[1.35% 资金 研报](002277.S)、尔康制药[1.98% 资金 研报](3000267.SZ)等。其中伊利股份获证金公司持股数最多,高达26259.26万股(7月17日数据),截至到本周三,证金公司持有伊利股份市值在50亿元左右。在上述股票中,证金公司已进入伊利股份、三聚环保、锡业股份、广生堂、四维图新等股票的前五大股东之列,除了伊利股份之外,证金公司持股三聚环保股票也较多,持股3241.29万股,位居该股第三大股东之列。

从行业上分析来看,伊利股份、华兰生物、广生堂、友阿股份、尔康制药等5只股票均为食品医药板块,可见,证金公司对该板块较为偏爱。

除了证金公司较为偏爱食品医药股之外,目前多家机构也在同时频繁调研医药股。大智慧通讯社数据统计,自7月9日A股开始反弹起,共有三诺生物[1.57% 资金 研报](300289.SZ)、舒泰神[7.62% 资金 研报](300204.SZ)、云南白药[1.98% 资金 研报](000538.SZ)、福瑞股份[0.05% 资金 研报](300049.SZ)、爱尔眼科[3.48% 资金 研报](300015.SZ)、翰宇药业[7.07% 资金 研报](300199.SZ)、尔康制药(300267.SZ)、华仁药业[1.79% 资金 研报](300110.SZ)、博晖创新[0.40% 资金 研报](300318.SZ)、金达威[3.25% 资金 研报](002626.SZ)、仙琚制药[1.73% 资金 研报](002332.SZ)、科伦药业(002422.SZ)、英特集团(000411.SZ)、博腾股份(300363.SZ)、千红制药(002550.SZ)、华润三九(000999.SZ)等16家医药股获机构频繁调研。

周三晚间,证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明确表示,截至目前,证金公司未卖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证金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证监会“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并在今后的操作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所规则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7月6日,龙虎榜数据曾经披露过证金公司买入股票的数据,当日,证金公司共买入30只个股,买卖交易总额达59.6亿元,净买入58.5亿元,卖出1.1亿元。30只个股显示证金公司营业部是净买入,没有卖出动作,唯有中国石油显示证金公司买入29亿元,卖出1.1亿元。

分析来看,证金公司买入的这30只股票分别为鹏欣资源(600490.SH)、华丽家族(600503.SH)、中航电子(600372.SH)、内蒙君正(601216.SH)、中体产业(600158.SH)、恒生电子(600570.SH)、新黄浦(600638.SH)、洪都航空(600316.SH)、海油工程(600583.SH)、小商品城(600415.SH)、中海油服(601808.SH)、中煤能源(601898.SH)、中航动力(600893.SH)、中储股份(600787.SH)、中国远洋(601919.SH)、同方股份(600100.SH)、亚盛集团(600108.SH)、海南橡胶(601118.SH)、鹏博士(600804.SH)、新湖中宝(600208.SH)、北京城建(600266.SH)、中国卫星(600118.SH)、武钢股份(600005.SH)、中华企业(600675.SH)、梅花集团(600873.SH)、中国铝业(601600.SH)、华电国际(600027.SH)、西藏城投(600773.SH)、中国石油(601857.SH)、金地集团(600383.SH)等。

由于证金公司已明确表示,截至目前,证金公司未卖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这也意味着,截至到目前,证金公司仍持有上述股票。

分析来看,在上述30只股票中,证金公司买入金额过亿的股票有恒生电子、海油工程、小商品城、中航动力、中国远洋、同方股份、鹏博士、中国卫星、武钢股份、中国铝业、金地集团。其中中国石油获买入金额最大,净买入资金高达27.8亿元,此外,海油工程、小商品城获证金买入金额均超过2亿元。

从上述30只股票中可以看出,证金公司明显偏爱中字头概念股,有高达11只股票为中字头股票,占总比达36.67%。从板块上来看,证金公司对石油、军工、地产等行业布局较多。

证金公司7月6日买入30只股票一览表:

  股票 买入金额(万元)
1 鹏欣资源(600490) 4284.57
2 华丽家族(600503) 5983.4
3 中航电子(600372) 6217.61
4 内蒙君正(601216) 4598.99
5 中体产业(600158) 9859.37
6 恒生电子(600570) 19279.16
7 新黄浦(600638) 3166.8
8 洪都航空(600316) 5959.84
9 海油工程(600583) 21311.85
10 小商品城(600415) 20501.42
11 中海油服(601808) 5218.06
12 中煤能源(601898) 7866.51
13 中航动力(600893) 13711.53
14 中储股份(600787) 5626.84
15 中国远洋(601919) 15949.76
16 同方股份(600100) 14892.95
17 亚盛集团(600108) 7173.88
18 海南橡胶(601118) 5305.93
19 鹏博士(600804) 15531.93
20 新湖中宝(600208) 8103.82
21 北京城建(600266) 8143.72
22 中国卫星(600118) 10168.94
23 武钢股份(600005) 13732.85
24 中华企业(600675) 5865.29
25 梅花集团(600873) 9177.95
26 中国铝业(601600) 18336.68
27 华电国际(600027) 9753.54
28 西藏城投(600773) 3063.94
29 中国石油(601857) 278235.42
30 金地集团(600383) 16007.98
jhfppp

15-07-19 14:40

0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中大户自然人成本轮下跌最大受损者
2015年07月19日 08:04
来源:证券时报 

108人参与 3评论
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见顶回落并大幅下跌,令不少投资者财富急剧缩水。有迹象显示,在本轮调整中,中大户自然人投资者受伤最为惨重,机构投资者的损失相对较轻。而且,A股市场的流通筹码正大幅由自然人向机构投资者转移。

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持有A股流通市值超过50万元的自然人账户数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50万~100万账户数减少了8.55万个,下降比例为3.85%;100万~500万账户数减少12.75万个,降幅为7.58%;500万~为11.49%;1000万~1亿账户数减少1.13万个,降幅为13.70%;1亿以上账户数也下降了406个,下降幅度为8.5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机构投资持股账户数却出现了明显增加。其中,100万~500万账户数增加328个,增幅2.71%;500万~1000万账户数增加193个,增幅4.75%;1000万~1亿账户数增加743个,增幅6.99%;1亿元以上账户数则减少了397个,降幅为3.89%。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在上述时间段内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账户数的变化呢?我们假设在股市的受损失,市值相应缩水,其结果就是:亿万富翁变成千万富翁、千万富翁变成百万富翁、百万富翁变成十万富翁;而上述高净值客户财富的大幅缩水,也令更低级别的账户数量出现显著增加。而6月末A股自然人持股市值的账户变化情况则完全符合上述推论,说明自然人投资者,特别是高净值(100万元以上)的中大户是本轮A股下跌的最大受损者。

相反,机构投资者持股账户数仅在1亿元级别出现了缩水,其他级别的账户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我们认为,这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日A股流通市值为46.96万亿元,较5月份最后一个交易(5月29日)的50.62万亿元减少了3.65万亿元,下降幅度为7.22%;而同期中小板个股流通市值由7.93万亿元降低至7万亿元,下降了9300亿元,降幅为11.72%;创业板市场的流通市值由3.63万亿元下降至3.06万亿元,减少了5700亿元,降幅高达15.69%;但同期上证50[2.34%]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仅由15.12万亿元减少至14.39万亿元,下降了7300亿元,幅度为4.85%,明显小于A股市场的整体市值损失。

从各板块市值的不同降幅来看,作为A股市场杠杆比例较低,机构投资者的整体损失自然会显著小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进入7月份以来,A股市场再度出现大幅波动,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维稳措施,令A股市场重新企稳回升。这一阶段,高杠杆场外配资账户的大面积平仓,势必令高净值自然人的财富造成进一步的缩水。与此同时,大盘蓝筹股的逆势走强,机构资金持续大规模进场,也令A股市场流通筹码进一步向机构投资者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将成为A股市场后续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研究员:万鹏)
jhfppp

15-07-19 10:17

0
大股东同样做高抛低吸
jhfppp

15-07-19 10:16

0
暴跌期间144家公司股东减持逾403亿元
2015年07月19日 09:11
来源:证券时报 

7人参与 0评论
6月15日以来,大盘持续大幅下挫,直到7月9日才开始持续性较强的反弹。在暴跌期间,上证综指最大跌幅接近35%,深证成指[5.24%]最大跌幅超过40%。个股表现也是惨不忍睹,超过1500家公司年内最大跌幅超过50%,大部分个股下跌阶段是在本轮暴跌期间完成的。

然而,即便是在暴跌期间,股东们也没有放缓减持的步伐。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6月15日到7月8日暴跌期间,144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股份接近21.5亿股,合计减持市值超过403亿元。

从减持市值看,比亚迪[6.44% 资金 研报]被董事长王传福减持5824万股,减持市值达35.62亿元,位居减持市值榜单首位;民生银行[0.41% 资金 研报]被股东减持26190万股,减持市值达26.69亿元,位居减持市值榜单次席;西南证券[5.68% 资金 研报]被股东减持7119万股,减持市值达17.37亿元,位居减持市值榜的第三位。此外,汉缆股份[0.00% 资金 研报]、盛屯矿业[10.06% 资金 研报]、西部证券[6.47% 资金 研报]、中科英华[0.00% 资金 研报]4家公司被减持超过10亿元,歌尔声学[10.00% 资金 研报]、天业股份[0.00% 资金 研报]、美好集团等81家公司被减持市值超过亿元。

从减持股东性质来看,国资类股东成为减持的最大主力。数据显示,国有控股、国有独资、国家单位等国资类股东暴跌期间减持市值高达130.53亿元。自然人股东减持市值也达到了128.27亿元,其他类股东减持市值为81.24亿元。

有些被减持较多的股票同时也被增持较多。比如比亚迪被董事长王传福减持3259万股,系为员工持股计划定向减持。另外中科英华被原股东大幅减持的股份全部被新的大股东“诺德系”接盘,暴跌期间该股甚至录得净增持60万股。
jhfppp

15-07-19 10:16

0
近3万个500万以上账户消失
2015年07月19日 09:06
来源:钱江晚报 

5人参与 0评论
2015年6月15日是A股股民刻骨铭心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到7月8日的17个交易日,沪指大幅下跌32.11%。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6月新开A股账户数有所增加,但大跌之下有2000万投资者“卧倒”以对。同时,持有市值50万~500万元的个人账户有212973个“消失”,500万元以上账户也有近3万个不见踪迹。

约300万新账户

大跌前入场

在6月15日大跌之前,市场一直处在高歌猛进的牛市“盛宴”中。在“不差钱”的情况下,上证指数[3.51%]4月份上涨18.51%,5月份上涨3.83%。行情一片火爆态势,新增投资者数也开始猛涨。根据中登公司的数据,4月和5月的新开账户数分别达到498万、416万,6月也达到了464万。

从6月单周情况来看,6月1日到5日,市场新增投资者账户149.91万,6月8日到12日新增141.35万,意味着在15日大跌开始前,当月约300万新账户在高点开户入市。

大跌之中,2000万账户处于“僵尸”状态,显然不少投资者已选择“就地卧倒”。

9成散户

市值少于50万

从持有市值分布来看,截至6月末,在8个持有流通市值区间里,1万元以下的账户数约有1016万户,1万~10万元的有2383万户,10万~50万元有1160万户,50万~100万元有213万户,100万~500万元有155万户,500万~1000万元的有13万户,1000万~1亿元的有7万户,1亿元以上者有4359户。

由此看出,在个人投资者中,持有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数量超过9成,达到92.12%;资产在50万到500万元中户数量占比为7.45%;资产超500万的大户数量仅占0.42%。

通过数据比较可明显看出,A股还是一个典型的“散户人数取胜、机构大户资金为主”的市场:持有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人数超过9成,其总资产占比仅约9.7%;而人数占比仅为0.03%,持有市值1亿元以上的机构和大户,其持仓占比达到66.8%。

50万以上市值的中大户

减少逾24万个

据中登公司数据统计,截至5月末,50万元以下持仓者数量环比增加4.22%,50万元以上的持仓者数量大增11.55%。而截至6月末,上述两个数据已变为上升10.2%和下滑5.8%。综合来看,1万以下、1万~10万元、10万~50万元等三个区间的账户数出现增长,50万元以上市值的账户数明显下滑,减少242087个——50万~100万元的账户数减少85492户,100万~500万元的减少127481户,500万~1000万元的减少17375户,1000万~1亿元的减少11333户,1亿元以上者减少406户。其中,代表大户的市值500万元以上账户数量整体减少29114个。

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有两大原因,一是在6月大跌中,小散止损意识薄弱,仓位变动远比大户缓慢,多以死扛应对,所以占比上升;而同时某些大户则因市值严重缩水,所以比重呈现明显下降状态。 刘海军谭婧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