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投资中国平安的心路历程

15-07-14 13:09 1309次浏览
风星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汇丰的故事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汇丰的故事。2002年,汇丰以6亿美元现金,认购平安增发的2.4亿股,约占10%股份,合20元/股。2004、2005年两度增持,估值多少呢?相当于2.5倍内含价值,3倍PB,这是国际金融巨擘汇丰对当时平安的估值,2012年11月汇丰实际上是割肉割在地板上了,也赚了4倍之多。

黄金买点
我们散户有没有汇丰的机会呢?二级市场上一直是没有的。2007年平安A股上市发行价33.8元,3倍内涵价值,70倍市盈率,但除非打新股根本买不到,开盘就50元,然后迅速涨到了148元。十多倍的内涵价值,上百倍的市盈率,这个估值就相当于当时的48元的中石油 ,相当于今天的创业板,基本面显然是无法长期支撑这个估值的。后面迎来的就是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

我们的机会:2012年第三季度金融市场风雨飘摇,出现过一个严重的股债双杀,市场预期中国平安的投资回报受冲击较大,股价开始跌出安全边际,一度跌到净内涵价值,这是一个大机会!当时我考虑到,大盘也就是2000点,熊市底部,保险股是最受益牛熊交替的,因为在熊市估值压到最低,在牛市又有杠杆,熊市更熊,牛市更牛。我把重仓股配置在平安上,就表明我对未来股市的信心。台湾80年代第一股王就是国泰人寿,从1985年55元新台币一路上涨到1990年1975元新台币。

我是在1倍净内涵值左右开始买入,30多元,此外还有财险、信托、券商等业务,相当于白送。极度低估的股价对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安全边际,这是一个比汇丰入股还要有利的买点,我一路买到了第一重仓股。让我们看看回报,截止到目前,经历股灾之后这笔投资回报是近150%,不到三年增长了一倍半,年化收益率约50%,远远跑赢同期指数。而且现在依然是处于价值低估低风险的状态,这就是价值投资的魅力。

业绩拐点
2013年中报开始平安的业绩拐点已经逐步清晰。因为前两年受到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的冲击,保险全行业保费低迷,13年中报显示保费收入开始恢复正增长,业绩复苏非常确定。这个时候,认真阅读财报的所谓“三表”投资者也应该入场扫货了。当时我说了“三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平安这些年发展的这么好;
二是没想到大家对平安的误解这么深;
三是没想到平安的股价竟然压得这么低。
那么,平安到底好在哪儿?

第一,负债端
中国目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现在保险深度3%,保险密度1300元/人,“国十条”目标是2020年,保险深度5%,保险密度3500元/人。可以说,保险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不要看平安已经7000亿市值了,实际上还是大海里的一条小鲨鱼。平安成长性的逻辑没有被打破,平安不是价值股,而是成长股,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最近几年平安的增长率是远远超越创业板里绝大部分小盘股的。而且随着保险深度越来越高,就和互联网渗透率一样,保险资产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掌握金融资本定价权,保险资产迟早会有一个价值重估的过程。

此外还有三个催化剂助推负债端的发展:
1.城镇化。城镇化意味着未来十年可能有几亿农民变成市民,农村缺乏保险覆盖,农民是养儿防老,农地资产化后,农民卖了土地有了钱,金融需求就会爆发出来,市民化之后养老需求、保障需求是最核心的需求,收入越高保险需求越大。逻辑在于,当农民这些低收入人群收入增加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生命的估值就会发生变化,收入越低的人群,越不把生命当回事儿,为一点小事就寻死觅活;收入越高的人群,越是惜命,怕死的要命,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当几亿农民变成市民后,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成为最大的渴望,医疗的需求、养老的需求、理财的需求、意外残障的防范、生活质量的保障,这将极大刺激保险需求,7亿农民简直是一个新大陆等待平安去开拓。中国未来绝对是世界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保险市场,14亿人口的空间难道还比不上美国3亿人口?

2.二胎放开。以现在的老龄化速度,可以预料,用不了几年计划生育政策必然实质性废止。二胎放开,生育自由化不仅仅是消费多点奶粉、玩具,这都是未来的保险对象。

3.递延税改革对保险业是一个催化剂,意义之重大将对整个保险行业重塑,家庭资产配置会发生重大变化,有钱不仅是买房、炒股,以后和国外一样买保险将成为每个普通家庭的标配。

从负债端看,平安的渠道优势是无与伦比的,投资者都清楚,保单期缴优于趸交;代理人渠道优于银保渠道。平安的代理人队伍作战能力强,交叉销售很强悍,期缴保单多,可以说平安的核心竞争力是在负债端。所以我说过,同样收一块钱的保费,平安的保费含金量是远远高于国寿、新华等同业的。

第二,资产端
资产端,一分为二看:

平安固定收益类做的非常优秀,趁前两年“钱荒”,短期资金利率高企购买了大量的高息债券和非标产品,未来几年的收益已经锁定,可以说平安的业绩足以穿越牛熊。

平安权益类投资还是有点弱,确实不如安邦,14年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整体保险业利润增长106%,平安增长39%,国寿增长30%,几乎都是安邦一家创造的,赚了100多亿,业绩增长365%!安邦真是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很多网友对平安的投资能力不太满意,甚至要联名在股东大会提案,但这个要辩证看,不能归责于个人,而是会计制度的原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值计提对利润影响很大,决定了保险资金只能做右侧交易,无法容忍巨额浮亏,这是08年熊市的教训,也是会计准则决定的。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为什么淡定?他是用账面值记账的,不考虑股价波动,所以他可以做左侧交易,越跌越买,记得有一年按公允价值伯克希尔都是负资产了;安邦为什么可以学伯克希尔呢?很简单,因为安邦不是上市公司,无需考虑二级市场的股价影响和股东感受,所以在股市2000点时可以采取非常激进的手段进行大手笔股权收购。在此我们股东期待,作为行业领袖的平安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保监会、证监会修改保险业会计准则,最大限度避免浮盈浮亏对当期利润的冲击,鼓励保险资金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第三,综合金融的互联网化
现在的平安已经不是一家保险公司,而是一个综合金融帝国,但必须加速互联网化,构建一个互联网金融生态圈。试想,未来平安生态圈的一个用户,一个ID,一个账户,所有的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期货、PE全部联通,足不出户,一个APP就能满足所有的金融需求。那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大金融帝国!

平安是真正的生态型公司,金融产品其实最容易互联网化,电商还要有物流配送,视频要大笔烧钱买版权,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虚拟产品和服务,如果法律管制放开,将来甚至寿险业务保险代理人可以通过视频对客户进行告知说明,通过指纹签约……,互联网时代为平安帝国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性。现在股市炒互联网金融,创业板的东大同,其实很多是炒概念,中国真正靠谱的互联网金融龙头,我只看好两家:一家是阿里巴巴 ,一家是中国平安。平安应该格局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抓住这一波互联网革命的机会,超越AIG、超越友邦,超越伯克希尔,平安注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注定会成为世界最伟大的金融公司之一。

总之,股东梦想中的平安应该是这样一家公司:平安模式的负债端+安邦模式的资产端+综合金融的互联网化,三位一体,整合发酵,领先中国金融业至少20年!

结语:戴维斯双击
最后以一本书做结语,叫《戴维斯王朝》,有两点为人所称道:一是被认为是保险股投资的圣经;二是创立了著名的戴维斯双击理论,一击业绩,二击估值,大牛股大都是戴维斯双击的产物。戴维斯家族在美国40年代保险股极度低迷时重仓买入,终生持有,一生经历了两度漫长牛市、两度猛烈熊市、七度轻微熊市、一次市场崩溃,以及25次小小的股价回落,累计获利近1.8万倍,充分印证戴维斯双击的巨大威力。

这几年对中国平安的投资,就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戴维斯双击!

平安自上市以来,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直被误解,从未被超越。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