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是怎样大战索罗斯的?
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
1997 年 10 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 ……。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
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 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资组合像名称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建筑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建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 我们愿意根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 不同的部位互相强化,创造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机会组成的立体结构。通常两天——一个上涨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膨胀。"(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 年版).
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 " 立体投机 " 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 ……。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 立体布局 " 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
恒生指数 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自 1997 年 10 月以来,国际炒家 4 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1998 年 7 月底至 8 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 1 万点大幅度跌至 8000 点,并直指 6000 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 " 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贬值,且要贬 10% 以上 "。" 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 40%"," 恒指将跌至 4000 点 " 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 " 羊群心态 ",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 月 13 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 300 点,跌穿 6600 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 199 点,报收 6660 点。其势与沪深股市 2001 年下半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 推倒 " 趋势震撼人心。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 1 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 50 港币,而在 8 月 14 日的前 19 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 2000 多点,每张合约可赚 10 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
#JRJ 分页符 #
第一回合
8 月 13 日恒指被打压到了 6660 底点后,港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 8 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资本是空军要打压指数,港府是红军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 8 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 8 月股指期货合约,将价格由入市前的 6610 点推高到 24 日的 7820 点,涨幅超过 8%,高于投资资本 7500 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但金融狙击手们仍不甘心,按原计划,于 8 月 16 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 8 月 17 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 月 18 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 13 点。
#JRJ 分页符 #
第二回合
双方在 8 月 25 日至 28 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27 日和 28 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 8 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 8 月合约价格推高到 7990 点,结算价为 7851 点,比入市前高 1200 点。8 月 27 日、28 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 27 日交易金额达 200 亿港币,28 日交易金额达 790 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
27 日,8 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虽然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
道琼斯 股指下挫 217 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 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据市场人士说,港府一天注入约 200 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 88 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
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投机香港市场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资策略师德鲁肯米勒在接受
CNBC 电视台的访谈中,他首先承认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并说,由于香港经济衰退,所以港府在汇市与股市对国际投资人发起的 " 战争 " 中,将以失败告终。索罗斯虽然每次的动作都是大手笔,但从来不公开承认自己在攻击某个货币,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 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 790 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 7829 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 8 月 13 日上扬了 1169 点,增幅达 17.5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香港市场人士估计,港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 1000 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 2100 亿美元总市值的 4% 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香港期货交易所于 29 日推出三项新措施。即是:由 8 月 31 日开市起,对于持有一万张以上恒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征收 150% 的特别按金,即每张恒指期货合约按金由 8 万港元调整为 12 万港元;将大量持仓呈报要求由 500 张合约降至 250 张合约必须呈报;呈报时亦须向期交所呈报大量仓位持有人的身份。
31 日,在政府终止扶盘行动后股市猛跌 7.1%,但其跌幅比市场人士预期的少。恒生指数下滑 554.70 点,闭市报 7257.04 点,全场成交总值仅 66 亿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历史新高记录 790 亿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资者原本预测该指数可能大泻 15%。
但投机资本并不甘休,他们认为港府投入了约 1000 亿港币,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 8 月转仓至 9 月,与港府打持久战。从 8 月 25 日开始,投机资本在 8 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 9 月合约。与此同时,港府在 8 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趁胜追击,使 9 月合约的价格比 8 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 650 点。这样,投机资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 3 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资本在 8 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失败。
#JRJ 分页符 #
第三回合
港府在 9 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 月 7 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 588 点,以 8076 点报收。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败退离场。9 月 8 日,9 月合约价格升到 8220 点,8 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 4 万港币。9 月 1 日,在对 8 月 28 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进行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漏洞,有 146 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
在此次连续 10 个交易日的干预行动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 " 声东击西 " 或 " 敲山震虎 " 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 8000 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 8000 点的水平,同时做高 8 月期指结算价,而放 9 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 8 月转至 9 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 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至 1999 年 8 月底,当时购入的股票经计算。帐面盈利约 717 亿港元,增幅 60.8%,恒生指数又回升至 13500 点。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据称,仅索罗斯就赔了 8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