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ART02:
但是,真实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在考虑到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因素以后,事情可能演变成超出我们想象的样子。比如我大天朝加息的时候,美国降息,会发生什么事情?大量逐利的美金会流入进来吃利息,而为了兑付这些外币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的人民币,这样市场上货币供应的总量可能反而增加了。即使这些兑付的人民币都存在银行吃利息,那银行也会鸭梨山大啊,总归要把这些钱贷出去或者投资理财,有了回报才能支付这部分存款利息啊。这样市场上流动性仍然是增加了。
问题来了,由于过度的流动性,考虑用加息的手段来抑制,结果因为外资流入,造成更大的流动性!怎么破?没有办法,看看主流国家的利息率再考虑加息政策的应用,如果咱大天朝利息率比主流国家利息率低,那就还有政策加息空间,极限是不能比人家高太多。
降息政策与加息政策相反,需要担忧的是资本流出的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市场的流动性。这就是最近美联储“透露”年底加息一次,导致俺大天朝货币政策左右为难的内在逻辑。
说到这里,明白我想说什么了么?大家都明白,降息降准对股市是利好!可是美联储年底要加息一次,怎么破?有没有细思极恐?
还没说到汇率。照例是下回分解。
0
PART01:
这一楼说说加息与降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几项政策都属于“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范畴,是管理层调控实体经济的方法。总体来说,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收回流动性,降息和降准属于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加息的本质是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实际效果是抑制生产和消费、提高企业居民储蓄的意愿,这样降低资金的流转速度,从而降低流动性。与其相反,降息通过增加资金的流转速度来增加流动性。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本质是减少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总额,从数量上降低流动性。降准与其相反。
0
这一楼梳理下货币政策有关的知识。货币政策是影响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有关知识有助于正确解读央行政策。从“蒙代尔不能三角”理论说起。这个理论是这样的:一个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汇率稳定这3者不可兼得,必须牺牲一样才能获得另外两样。解读一下。 1、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是指央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自主决定发行货币数量,有利于管理层控制通货膨胀(收回流动性)或者刺激经济增长(释放流动性)。这一项实际上代表管理层调控实体经济的主动性。 2、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是指本币和外币可以自由兑换,外资可以自由进出。 3、汇率稳定,常见的是联系汇率政策,即锁定汇率。 如果获得1、2项,牺牲第3项,叫“浮动汇率机制”,目前主流国家实行的都是这项政策。如果获得2、3项,牺牲第1项,叫“联系汇率机制”,港币盯紧美元就是此项政策。如果获得1、3项,牺牲第2项,叫“资本管制机制”,我大天朝采用的就是此项机制。 3种机制的好处和隐患分别在哪里呢? 浮动汇率机制的好处是货币政策自主,资本自由流动,隐患在于汇率浮动。本币相对外币升值,出口企业利润下降,本币对外币贬值,出口企业利润上升。企业利润上升,意味着生产活跃、就业率高等一系列好处,企业利润下降,将影响实体经济。就生产企业来说,本币贬值是第一希望的,汇率稳定是第二希望的。汇率浮动变来变去,无疑将增加企业出口贸易的风险。 联系汇率机制的好处是资本自由流动,生产企业对“实质上的关税”也有稳定预期。隐患在于大量外汇进出对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例如大量外汇涌入会造成通货膨胀,大量外汇流出又会造成紧缩甚至经济危机。 资本管制机制的好处在于汇率稳定,货币政策也自主,隐患在于“资本管制”不能真正实现。例如中国铜融资模式就披着外贸的外衣,绕过了资本监管。有利差就会形成势能,必然会绕过不正常的管制。事实上从来没有违反规律和人性的管制真正成功过。 说到这里进入主题了,“资本管制机制”本身不能真正有效,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那么,在不放弃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前提下,汇率浮动将是必然性事件!所谓人民币升值压力正是来源于此。关于汇率,下回分解。
0
2015年7月27日市场又现千股跌停景象,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很多先知先觉的机构和个人对这一趋势发展早已洞若观火,提前布局也许还有斩获。笔者作为散户,梳理一下逻辑和接下来的策略,以指导接下来的操作。 第一、4100一线在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市场的顶部,原因很简单,市场目前没有向上突破的理由。基本面(估值)不支持、市场人气(炒作)不支持、4100点上方大量套牢盘没有换手(筹码分布)这个理由也不支持市场向上突破。 第二、政府救市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风险,具体说保证银行和券商的安全是目的,托底、阻止恐慌蔓延、提供流动性是手段。那么目前来看3300左右可能是阶段性的底部(一旦向下突破3300点,恐慌可能会蔓延,这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 第三:市场接下来的趋势大概率是在3300--4100区间内来回震荡,在这一过程中主力机构高抛低吸降低成本自救,看不懂趋势的散户不停割肉,增加换手率,为以后突破行情奠定基础。 第四:控制仓位(1/3底仓、1/3滚动、1/3预备队)、高抛低吸是接下来的主要策略。精选1-2支股票,控制好仓位,4000点上方减仓为主,3500点下方观望(趋势企稳后)加仓为主,不断降低持股成本。 第五:本人目前仍然满仓申科,在目前价格暂不考虑止损,观察月底(大股东协议转让股票过户登记)和8月8日(资产重组重新启动)2个时间窗口后再做打算。如果短期反弹到一定高度,考虑减仓1/3。
0
0
由于笔者对索罗斯的生平与交易经历并没有了解,更谈不上研究,加上索罗斯同学的资金规模、影响力、全球市场的视野和丰富的金融工具都在笔者难以想象的高度上,这一楼的举例说明并非剖析索罗斯本人的交易经历,而仅仅是笔者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用A股市场举例说明反身性理论的应用。
1、涉及到的科学理论是“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庞氏融资”的概念。具体概念详见8楼有关说明。
2、在A股市场,所有参与股市投资的机构个人笼统的看作投资方;上市公司的融资与再融资、印花税佣金的抽水、大股东高管的坚持套现等等,可以笼统的看作融资方,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是代表全体融资方的投资回报,利息率应该是资金在股市以外的市场能获得的平均回报率(自有资金),或者是借贷利息率(融资买股票),为方便说明,暂定4.5%吧!
如果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投资回报率)能超过4.5%,那么可以覆盖全部利息及部分本金,这种情况下整个股市的融资活动属于对冲性融资,是可持续的。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是健康的,投资、回报进入两性循环。(然而,你懂的!)
如果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投资回报率)等于4.5%,这种情况属于投机性融资。把全体投资者看作一个整体的话,这个整体已投入的本金将没有收回的希望。在这个投资整体不抽回本金的情况下,市场还可以维持。
如果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投资回报率)低于4.5%,连资金利息都无法覆盖, 这种情况下整个股市的融资活动属于庞氏融资、庞氏融资、庞氏融资。重要的事情说3遍。
3、庞氏融资活动是不可持续的,其本质是借新债还旧债,窟窿将越来越大。等到整个市场再借不到新债时,或者借新债的速度不足以堵上窟窿时,这个游戏就结束了,而且将是嘎然而止。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理论。
A股市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能力得不到改善,这一核心问题解决不了,造成A股市场的本质就是一场庞氏骗局。这也是A股市场往往牛短熊长的核心逻辑,喧嚣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4、反身性理论的应用。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在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能力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熊市才是A股市场的本质和真实,所有关于牛市的预期都是“偏见”,这个偏见引领各路资金入市推高股市,股市上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预期,如是互相作用(不可逆),吹出一轮一轮的牛市(泡沫),广大群众欢饮鼓舞,直到泡沫破灭的那一刻。泡沫破灭,就是以证伪的方式验证庞氏融资这一理论。
5、认识到以上4点,A股市场投资机会主要有3处:泡沫发展过程参与投机,泡沫发展到一定阶段布局做空,泡沫破裂市场超跌之后布局错杀股。
PS: 纸上谈兵真容易啊!
0
@股天乐请删除掉11、12、13、14楼,并请把已删除掉的原12楼内容复制后站内信发我。那么长的内容,写了近2个小时!
0
这一楼试着梳理乔治.索罗斯的投资(投机)理论。 先说几个概念。 1、严谨的科学理论是这个样子的,它建立在有限的科学观察基础上,具有客观、逻辑、实证、可重复性等特性;它本身具有可证伪的途径。现阶段的科学理论,虽然不保证永远正确,但它是人类可以依赖的的最可靠的知识;在科学理论适用的范围内,新出现的情况总是不断的验证它的正确性。一旦被证伪,该理论就被推翻了,或者改变其适用条件升级为2.0版本。 一切不可证伪的“理论”都是耍流氓!不能用于指导投资。 2、反射(反身性)理论:均衡状态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之一,但是在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多数情况下事物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如果相互作用是可逆的,那么事物发展会在短暂偏离后回到均衡状态;如果相互作用不可逆,那么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以极端的方式回到均衡状态。 具体到金融市场,索罗斯认为投资者对市场的认识带有固有的偏见,原因之一是市场本身过于复杂,投资者不可能完整的认识市场,原因之二是大众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难免带有自己的主观因素。这种固有的偏见会影响市场发展的趋势,市场发展的趋势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认知(偏见);这2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是可逆的,那么市场趋势会在短暂偏差后回归平衡状态,如果这种相互作用是不可逆的,那么市场会在偏离到一定程度后以极端的方式回归均衡状态。 用沪深300指数现货和对应的股指期货 来举个例子,指数现货代表市场的均衡状态,股指期货代表投资者对指数的认知,指数现货和股指期货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股指期货出现升水或贴水的现象,表示事物发展短暂偏离平衡状态,指数期货和指数重合,代表回归平衡状态。由于股指期货交割的时候期货与指数必须重合这一规则(投资者认知偏见没有太大偏差),这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基本是可逆的。 用A股指数和广大A股股民来举个例子,A股指数理论上的真实值(合理值)代表市场的均衡状态,广大股民对指数预期的预期(与理论合理值有偏差)会影响交易行为(买入或卖出股票),从而影响指数上涨或下跌,指数的上涨或下跌又反过来影响广大股民的预期,因此2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一旦这种互相作用出现了不可逆的情况(比如由于国家牛市的预期推动指数上涨,指数上涨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影响股民预期,从而开启疯牛模式),那么极端的调整就将是难以避免的。本次股灾虽因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而起,但即使没有这一动作,极端的调整也将在稍后的某一时刻到来,调整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PS:本次股灾过程中,投资者的恐慌与股市瀑布式的下跌,这2者之间的互相作用也是不可逆的,在市场不失灵的情况下,超跌到某一程度将会强烈的反弹。
言归正传,以严谨的科学理论作为参照,用反身性理论作为工具,在市场发展以证伪的方式验证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寻找交易机会,是我理解的索罗斯的投资哲学。下一楼举例说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