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数据角度分析的股市保卫战

15-07-02 20:46 90286次浏览
狄飞惊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受股天乐之邀前来报道,其实对于数据派而言,基本结论是没有什么好保卫的。

保证金 情况上看,上周在打新资金转出11779亿之后,余额暴增7000亿以上,此种数据只能够意味着来自券商通道的基金或信托产品遇到了大额赎回,而整个基金的规模在5月底是7.2万亿左右,其中5月份新增1万亿以上,对应微观上的一些基金净值单日崩溃性下跌,也能够验证大额赎回事实上已经发生,所以卖股票来不及,导致可能利用了短期流动工具来偿还赎回,但留下的基金份额就遇到加成的损失!关于赎回这项数据的规模,相信在7月15号基金业 协会发布的数据可获得证实,所以基金业协会在数天前罕见地发布了一个私募基金的同业倡议书,可能是公募基金遇到了大麻烦,私募的仓位还低些。
以沪指为例,619至625为反弹的第一阶段,大约成交约三万亿,其中两融买进的多头约4000亿,平均成本为4500点左右,场外强平的数据,证监会披露的强平数量不大,但3倍以上杠杆在当时基本会主动平仓(平仓时机和价格掌握在自己手中),场内两融平仓还款是5000亿左右,假设场外平仓也在这个规模当量上,那么场外部分为净流出,场内净流出规模仅为1000亿。由于负债业务的刚性特点,下跌之后,抄底的4000亿杠杆仍然对流动性存在较高要求(这类似你用本金100+融资100合计200元抄底,目前只有150元,但仍然需要130以上的对手盘去平出来),但由于资金净流出而形成流动性不足,所以前抄底资金在626之后形成一轮新的负反馈,而且626至630的抄底数据结构,和619至625也是类似的,目前就是在运行另外一轮负反馈,即626以后新抄底的4000多亿两融如何出场的问题。利好或利空,此时并不重要,价格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成交量,只要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个负反馈过程就无法阻断,或者说必须经过一轮大的崩溃,使融资盘一次性暴掉比较多,同时伴有大量的场外资金进入,那么至少有一轮周线级别的有力反弹。换句话说,如果不注入流动性,那么空言的利好即使短期维持了股价,但只是促使4200点一带的筹码密集成交区更加密集,目前这里也堆集了约2.5万亿的新成交,并且这些成交里面约有12%是新进入的场内两融(如果场外融资相当的话就是约25%),跌到一定幅度他们也得被动减仓。
在微观上,仍然存在不少公司维护股价的动机,但无法对抗趋势,类似600478之类的公司,其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暴仓,所以看到晚上就停牌了,未来的中线市场机会更多地存在于类似品种之中,短期上看,如果有较强烈的反弹,那么大概率是定位相对低估的次新股或者原来盘中有资金维持的个股会有相对强的表现,严重暴仓过的品种(互联网类居多)也有一定交易机会。
那么局势到了最危急之时,到了需要直升机撒钱的时间点么,我的结论是没有,但未来可观测可预期,如果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两融平均担保比例2.76计算,谈到危及券商系统或银行系统的担保物还为时过早。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这是明确的,但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者,对于一个有杠杆的市场如何去杠杆都没有充分的经验,包括数据派,也只是观测,我们无法推断杠杆总数量要降低到那个位置会产生大反弹。
至于短期趋势,如果沪指一天还是8000来亿上下,甚至更萎缩些,两融多头仍然保持12%左右的结构,那么一天场内也就是降低700亿上下,约1%的杠杆比重,这就意味着原来的负反馈结构大概率上还在持续运转,其原理就是降低的杠杆导致流动性永远消失,而场内仍然存在和新增的杠杆仍然需要流动性来对冲(如果流动性掉到130以下,就有本金损失风险了),而增加流动性这种事情,可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决定的事情,它也未必要发生,如果掉到一个合理位置,比如场外突然来了一个大的流动性,也是可以的。至于今天高举高打的暴力哥,13年6月28号就出现过,13年12月也再度出场,本人当时判断为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大约规模300亿左右,相对于汇金公司是个小块头,就是风格比较暴力,具体其暴力护盘以后的中级趋势,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这主要是态度,而不是决定性的流动性对冲力量。原文见:http://www.tgb.cn/Article/918151/1
打开淘股吧APP
292
评论(33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情绪控制

15-07-02 21:04

84
和大家说一下对目前行情的看法吧,认真看一下,你们就心里清楚了:[淘股吧]

一般来说,大家要知道一个规律,多空如开关的反向规律,市场上,拼命的喊多的人,其实恰恰是潜在的空头主力,而市场上,拼命的喊空的人,恰恰是潜在的多头主力。喊多的人,往往都是已经在里面的人,都是持股的人,他们其实已经没有能力做多了,他们下一个动作只能是卖出,而喊空的人,恰恰是持币的人,他们是手里持有大量现金,而且等待时机的人,他们自然唱空,但是他们才是真正唯一的多头。

OK,我们来数一数当前的市场,看还有什么资金在外面,什么资金在里面,这个数一下,我们头脑立即会清醒很多........
公募私募,主力庄家,全部被闷,这是我非常确定的事情,配资融资伞形杠杆,这一轮是属于必须牺牲的,不但还在里面,而且还完蛋了,尸骨无存。还有谁在外面?散户就不说了,跑进跑出,毫无影响,而且绝大多数都在为国捐躯,分析清楚,当前的资金,谁在里面,谁在外面,这才是关键,我可以说,当前的股市,基本全军覆没,90%的资金都在里面,谁来解套里面的资金?

现在里面的资金和外面的资金,力量完全不成比例!

必须清楚,里面的资金,已经化身为空头的主力了,这个和期货市场一个道理,只有外面的资金还是多头的力量,你知道这段时间,我每天观察盘面,最让我胆寒的是什么吗?不管怎么砸,不管多小的抛盘,没有承接的!这外面的资金根本就没有多少了,看到很明显,盘面其实抛压真的不重,大家都已经绝望了,也不想卖了,但是就那么几十手的抛单都可以轻松打跌停........这才是尼玛最绝望的!

只能说,资金都困在里面了,外面都没有新增资金的力量了。其实,如果庄家主力基金等,真的逃顶了,反而是好事,他们都在外面,持币,市场跌到现在,他们早就出手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算清楚,那些资金在里面,那些资金已经在外面了,力量对比,这一算立即就清醒多了!

做空股指的人,其实我认为可能是被困死在里面的资金不得不做的保护策略,做空股指的单子,简直是被抢筹啊,甚至贴水11%的空单,都被抢筹,说明被困在里面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做空IC,做空IF,明显是被困股市里面的资金对冲,我只是提醒大家理性一些,看清多空力量的对比。

现在,还在里面的资金,都可以代表空头!只有还在外面的资金才是多头,记住,里面的资金代表空头力量,虽然他们拼命的喊多;外面的资金才代表多头力量,虽然他们拼命喊空
我个人觉得,套在最上面的人,不割肉出来,完成筹码交换,起码三个月时间,是很难再起升势的,就好比08年,哪怕是一天出台三大利好政策,第二天大盘指数都涨停,但是一周后依然再次新低,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筹码交换还没有完成。

其实,我不得不忍心的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解放军,不是没有,但不是别人,就是你们自己!等你们割肉砍仓,资金出来,再次进场成为其他人的解放军,都是自己救自己,都盼着别人来当解放军,其实最终发现,解放军恰恰就是自己!谁先出来,谁就是解放军,筹码充分的交换完成之后,才开始新一轮的击鼓传花!

本次股灾最恶劣的问题在于,速度太快,不是一般的快,全球历史上都罕见的快速暴跌,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暴跌整个过程中,没有形成充分的筹码交换,如果是缓慢的用三个月时间,跌到4000点,那么就可能完成了筹码交换,早期逃顶的资金就会回来当解放军,现在几乎没有人能逃顶,整个这轮暴跌,是因为配资融资离场打出来的,而这批资金很可能不在回来!

这才是真正最大关键问题!

如果真的是基金,私募,主力等在山顶上离场,打出这轮暴跌,就不要紧,因为他们是不会离场的,只是要找低点回来,现在要命的是,这轮暴跌是配资融资打出来的,他们在山顶上开始一路抛出,但是他们是离开之后,就不会再回来的!

这个逻辑大家最好能认真想清楚,我可以认为,3800或许是底,但是这里要在涨起来,可真的需要好个月的时间了,我不多说,只是告诉大家不要抱有这能再次V型反转的大梦
或许底部已经出现,但是要涨上去,如山一样的套牢盘,想想吧!
狄飞惊

15-07-08 08:44

31
1.初步的测算,中证金及中信自营是目前的最大主力,中信由于拉了社保基金入股,资金规模十分雄厚,所以态度在券商中也最积极。大约中证金为主的救市机构在周一投入约1000亿(主板权重),在周二投入约3000亿(新增中小板和创业板权重,以及500权重),同时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权重股上的程序化扫单应为中信自营所为,如权重前列的 002304002024300104 之类。缺陷是中信证券作为一个上市券商,其自营的权益类投资是有上限限制的,应该是与其总资产挂钩(比例自己查一下,反正如果超过了要开股东大会重新授权),目前应该投入了约千亿规模。由于中信自营在2012年非常激进,2400点大抄底467亿,形成约40亿的当年亏损,当时导致自营负责人于军离职,后由王宏远接管。此后中信自营保持了谨慎的风格,例如2014年上半年就只有50亿的投资规模,本次接近1000亿,可谓异常激进,如果赌博成功,其弹性巨大,如果失败就是08年的高盛,当然它目前已经是仅次于高盛的第二大投行。[淘股吧]
2.危从来是和机联系在一起的,任何时候都要冷静,即使在铁达尼克号上,冷静也有助于你穿越混乱的人群找到救生衣。诚然,这是一个无先例的调整,但要相信以目前中国政府拥有的能力,虽然在救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混乱,但最后能够救成,原因就是整个证券系统出风险的也就是两万亿,如果美国能够做到直升机撒钱,中国也能够做到,而不至于使风险溢出到券商和银行系统。但在这个有效率的熔断机制建立起来以前,请观测并保持耐心。
3.目前运行的是类似92年的一种负反馈机制,有兴趣的朋友去检索一下申能护盘的具体情形,类似宏源证券的观点,它在吸纳市场流动性,而非提供流动性。
综上:乐观+冷静,负反馈持续时,请守住你的底线,正反馈开始时,为祖国贡献一份护盘力量,共勉之。
狄飞惊

15-07-05 09:36

30
谢谢@九华山兄的指点,这是文科生的缺点。[淘股吧]
从目前的救市层面看,属于国务院级别的紧急停止IPO缴款,需要予以严密关注。目前的市场信息相当混乱,因为股市本身是一个炒预期的地方,当公众预期混乱时,价格的紊乱就不可避免了,唯一明确的是老大会为市场注入紧急流动性,这是解决一切事件的症结+国家意志,点个赞,虽然我是大量申购者。从实务上,由于周一券商的1200亿子弹事实上无法到位,所以新股提前解冻为保证金当天的事实透支提供了大量的子弹,至少万亿级别的,同时也等于宣告了某部门前一天继续发行10家的节奏不足以应对目前的事态。
重申我们的观点:不是价格,流动性才是要点,目前就是减缓下跌,同时提供短期流动性扭转一致的下跌预期,然后你懂得,意义类似本周以前冲着利好进场的资金,事实上提供了高位套牢而后平仓资金的缓冲垫,所以你看到6月29号掉到3800多点,但中证金披露的两融的平均担保比例还有274%之多,因为高位的暴了,低位又有人接货,所以风险不会溢出到券商和银行系统的担保物,这才是要点,充裕的流动性能够将风险传导出去,或者说这过程中抢反弹的每个人都分担了熊市冲击的成本,如果用的是国民资金,那么就是每个国民,这也是国民责任的一种。但本轮的规模会远高于之前的冲击规模,至于反弹目标方面,4500点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各位可以测算一下由4500下来的筹码堆积,以及场内两融分布,就可以测算需要多少资金冲击。同时整个市场还存在错配,救市资金主要是大型股票流动性的救济,以申购ETF为主,大量的中小型股票的流动性需要传导效应,如果走向冰火两重天也是可预期的,参照07年最火的那批中字头在08年的过程中也屡有强烈的反弹,但无论日线还是周线级别,最后好些都是去了前面的十位数或百位数。
微观上周一如何抉择呢,仍然是流动性,基本上开盘和之后的成交量峰值就决定了后面的走向,如果一波比一波量能低,那么风险还在自循环,怎么做你懂得; 一波比一波高,那么至少风险是短期传导出去了,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抄底,同时随时对流动性保持警惕。也许这样你不会赚很多的钱,但应该能够保证你活得比较久,反正最后也是你懂得。
狄飞惊

15-07-09 14:51

24
一个正反馈过程和负反馈一样,存在自己加速,在未来几天将可以看到。简单说,负反馈就是个大的漏洞,你加多少水,你也不会溢出; 正反馈是越加水越多,类似上来的杠杆牛市。此外,先后有朋友发来大行金融总部及券商资管计划的方案,为高管或大股东提供1:2至1:1的金融配资支持,所以这个正反馈过程的加速是大概率的事件。[淘股吧]
不过,偶从来不相信什么牛市三五年的观点,参见5月份本人发布的淘说说,在数据角度上是基本不成立的。本次应该是一个B浪反弹,持续时间是月度级别以上的,由于停牌公司过多,和受挫的投资者过多,所以会余震不断,可继续观测反馈的过程,但资金面的问题不大的,总的投资者保证金也就是两万多亿,本轮目前已注水1万亿以上了,只要正反馈存在,无非你转出证券系统多少就注多少,但后期如果杠杆的提升无法再提升流动性,就是B级即将结束的标志。
个股上,在中期不看好任何中证金或中信总部提供流动性的品种,原因是他们只买不抛,在短期内提升了价格,但中远期上,根本无法生成更大规模的市场购买力来使它们产生价格上的盈利。反而是那些筹码远端、充分换手后的自然交易品种获得外溢的流动性后会有不俗表现,也包括次新股这些。
狄飞惊

15-07-10 12:58

2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淘股吧]

数据派要学什么?这其实是个超难的问题。
大致上,你要先构造一个认识世界的思维框架,或者说模型。模型的正确程度决定了你预测的成败。
比如,我先判断救市的要点是流动性,而非指数。这个判断是可以基于国外有杠杆市场救市的案例(比如相关的书籍)。
次之,如何才是见底。预测时间和点位这些,不是我们解决的方向,但如何恢复到正常形态是可以判断的,就是建立正反馈过程。你不用预测 ,观测就好了(比如前期的措施全是负反馈),如果正反馈形成了,自加速需要那些条件,等等,然后你就动手抄底,没有就一直看着。
最后,才是把这个模型尽可能数据化掉,比如你可能要加入两融数据、保证金、国家队的席位成交信息等等。
缺点是:你的世界观决定了模型的正确程度,有先例的可能参照,无先例的构造需要经常独立思考,比如我们利用 300104 之类在629提前见底的品种可以构造一个指数见底的可能的模型,然后观测他是成功了,还是重新崩溃了,原因是什么,等等,不一定特别有效,但能够帮助你认识到指数见底需要的条件。此外,系统会比较迟钝,但相对来说会比较可靠,因为完全过滤了人的感情,同时有概率上的优势,如果华尔街的投机的确没有新生事物,总是象历史的轮回那样。
总体上,构造模型这种东西有点象物理和哲学,数学化的部分主要是收集信息和计算,象数学和统计。
如何使成功次数优化呢,多思考,多观测,同时利用每一次的事件完善自己没考虑到的要素,这样,下一次你建立模型就会做到更正确一点点儿,所有的正确都建立在大量失败的基础上,你测试过了N个错,那么就会自然找到正确的方向,就本次救市的管理层而言,也是如此的,没有经验么。
狄飞惊

15-07-09 10:59

14
冲击中小创是对的策略,因为被套得最多,平仓压力最大的就是这些,从而 反向给市场输出流动性,大蓝是不需要救的,目前在往正确的方向上走。流动性开始正传导了,可以试探性抄底了。
狄飞惊

15-07-03 09:21

9
关于限制期指空头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如下:[淘股吧]
1.目前的焦点是场内流动性,远水的政策之类是解决不了的。
2.打击期指空头反而加剧了场内流动性的短期缺乏。
期指的机构化程度比较高,主要有三种力量,套保类、对冲类、投机类。
相信其措施主要针对超量套保和投机祼空资金,同时场外大型配资公司一般有做期指对冲。
简单说,如果我认为手上的个股能够跑过指数,那么我持有个股,同时在期货做空,就构成一个对冲模型,这样无论涨跌,我都能够取得超过指数的预期收益。做基差对冲的机构也有不少,之前基差达到百点以上的机会都不是特别常见,但目前的基差达到千点,这也使对冲机构短期内可能暴仓,类似情况出现在14年12月前后,当时是升水快速扩大,就是你预期从30点开始收缩的,结果快速升到125点以上,使类似重阳投资这种大型对冲机构也受到大损失。
超量套保应该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中小创里面的超量持仓机构,由于流动性问题也出不了巨大部位,在期货放空对冲是正常策略;祼做空的投机类资金,个人认为规模与数量不会特别多,因为千点基差在那呢,这相当于目前4000点,你得在3000点以下暴力做空,其风险是巨大的,不用管理层出手,隔夜盘可能一天之内都被市场自发力量轧掉了,如果发生什么大事件的话。事实上,从历史上看,套保机构主要是做空的,因为持有大量的现货需要空头对冲,而投机类资金反而主要是做多的,是套保类资金的对手盘。
如果限制机构超量套保,那么无疑套保机构首先要减去超量的现货部位,否则风险敞口将扩大,相当于现货祼做多了,这将导致场内流动性更加缺乏。
3.12年2000点530时,中金所曾经规定投机类持仓的数量上限,13年3月上升到600手,目前上升到5000手,不排除后面也采用类似的调整上下限的做法。当时披露的数据,机构套保大约占持仓的不到60%。
lusifardemo

15-07-02 21:08

7
这他妈泡沫炒作,加融资杠杆,加股指期货,加公募赎回
让一个理性回调变成一个金融风暴
哈罗

15-07-10 23:30

6
思考和写作,各有各的乐趣
你思考过的东西,分享一下,于他人也是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
于自己,也是极好的轨迹记录,若干年后回头看一下,自己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大约也是百感交集吧。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思考当然很有乐趣,但记录分享一下也很好嘛,独乐乐何如众乐乐。
@狄飞惊
afeipal

15-07-04 14:55

4
这轮股灾由于杠杆踩踏已经影响到金融安全了,所以银行也参与救市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银行参与救股市的,周小川是第一个发现这种风险的,所以第一个救市措施就是上周的降准降息,当初证监会都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还认为是市场的正常调整,不承认股灾。这周各大新闻都说是股灾了,证监会才手忙脚乱的出招。这个水平啊!不知道是不是太差了,还是政治觉悟不够高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