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心存善念,共荣共生——政府紧急救市有感

15-06-28 09:51 2237次浏览
psxkwjw35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知道现在很多空头还在看空,还在希望股市崩盘。
难道你们不知道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道理?
股市崩盘,牛市不再,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记住伟大的Jesse Livemore的名言——这种情形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要是在恶化下去的话。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psxkwjw353

15-06-29 12:28

0
·广发证券:好日子不多了 三季度迎来最后的疯狂· 

  广发证券陈杰、郑恺、曹柳龙团队指出,周六的降息、降准让大家看到了“底牌”,即使是一个输得倾家荡产的赌徒,在这时候也是不会离开赌桌的,反而会在“底牌收回”之前,积蓄所有可能的力量发起疯狂的反击!

  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每轮牛市后期往往上涨斜率会加大(即“最后的疯狂”),但是换手率却会出现下降,这意味着资金开始集中配置向一些方向,而不再“全面开花”。

  大部分传统行业会被抛弃,各成长性行业的潜在龙头公司以及极少数有亮点的传统行业有望引领“最后的疯狂”。

  以下为报告原文:

  就市场趋势来看,在上周暴跌和周六降息降准之后,市场预期已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分化——原先比较一致的看多情绪分化成了“慢牛派”、“震荡派”、“牛转熊派”,但是不管是哪一派观点,似乎都认为“市场最疯狂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因为大家认为上周的暴跌是给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投资者有了风险意识以后,不再会像以前那样疯狂了。

  但这一次,广发的观点有所不同——在3月31日发布过一篇报告叫《还没到真正疯狂的时候》,而在即将到来的三季度,广发认为“真正的疯狂”有望正式上演了!

  1、上周暴跌虽然让投资者受伤惨重,但是周六的降息降准实际上是让大家看到了“底牌”。即使是一个输得倾家荡产的赌徒,在这时候也是不会离开赌桌的,反而会积蓄所有可能的力量发起疯狂的反击!

  上周的暴跌让大家很受伤,会有资金因此而“受伤离场”吗?广发认为除了那些前期浮盈丰厚的资金,大部分资金还是会留在场内,因为周六央行的降准降息实际上是让大家看到了监管层的两张底牌——第一张底牌是“千方百计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仍然是今年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第二张底牌是“维持股市平稳健康运行是促进经济转型和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手段”。

  如果大家都看到了这两张底牌,那么“慢牛”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首先,在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政策导向下,大部分低风险资产的收益率都会因此而下降(储蓄、理财产品等),但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会提高(股市、楼市等),而在全国房价没有全面性上涨之前,资金如果从股市离场,将仍然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向。因此钱仍然会留在股市中,即使场外配资等渠道被封堵,资金也会想办法从其他渠道流入;

  其次,这次政策救市的“学效应”使大家会更加坚定“监管层希望股市慢牛,会给股市托底”的信心,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反而很难配合这个“慢牛”的实现,而是抢着提前进场;最后,虽然场内资金在上周是“满仓下跌”,也了解到确实有很多前期浮盈较多的投资者希望等待反弹减下仓,但另一方面仍有大量场外资金在等待着进场的时机(以大保险机构和部分私募机构为代表),本次降息降准其实是给他们鸣响了发令枪。

  2、“底牌”也有保质期:经济的企稳、通胀的上行、全国性房价的上涨,这三者任意一个出现,都可能倒逼“底牌”的回收,这个风险可能在三、四季度之交时出现,因此现在要“只争朝夕”。

  广发认为二、三季度仍然是对股市最有利的环境——较弱的经济增长会保证各项政策的持续宽松、较低的通胀水平会使得货币宽松变得“肆无忌惮”、全国房价还未全面上涨使得地产市场仍然无法有效分流股市资金。不过政策的放松迟早会对经济和通胀产生正面影响,预计在三、四季度之交的时候,宏观经济会开始企稳(L型)或者“弱复苏”,届时这种环境肯定不会马上倒逼政策收紧,但政策边际上最松的阶段却可能就此结束;此外,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示范效应”和股市上涨的“财富效应”影响下,预计三、四季度之交的时候,全国性房价也可能会出现回升趋势,这又会分流股市资金。

  综上来看,股市的“好日子”其实所剩不多了,因此在三季度投资者反而应该“只争朝夕”。
psxkwjw353

15-06-29 12:27

0
·交银国际:带着高杠杆的弱对手盘洗出后市场才能真正稳定·

  带着高杠杆的弱对手盘洗出后市场才能真正稳定:上周是一个史诗级别的暴跌。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央行的双降是否可以平抑上周暴跌可能引发的新的融资盘强平的行情。

  我们估计,通过非券商渠道和伞信托保证金交易的余额可高达二万亿元——比证监会监控的两融余额要多几乎一倍。这些保证金账户的杠杆率比场内的融资盘更高,往往在1:3至1:5,而年利息在20%左右,这些场外配资可以购买到任何股票——而不仅仅限于证监会规定的可融资股票池。因此,如果市场暴跌至17%-25%的区间,这些账户都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平仓——如果不能补足头寸。事实上,市场已经在过去两周暴跌约20%,因此应该引发了追加保证金浪潮。上周抛售的猛烈程度显示许多账户似乎未能补足头寸。

  市场一直在预期降息:双降是一剂猛药。但市场利率前期的下跌已经暗示了市场价格在反映这次宽松。此外,我们已经反复指出,中国实际有效利率徘徊于历史高位。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时下调利率和存准率确实有利于缓和市场情绪,但对于融资盘的强平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而更有可能的是市场情绪由于降准的提振而产生一次短暂的技术反弹,使交易员可以全身而退。同时,由于市场利率的下降已经至少部分反映了降息预期,而外汇占款的下降则需要降准对冲,因此双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其实有限。最近仍旧疲弱的信贷需求及其它经济数据都显示实体经济仍然在低位徘徊。

  短期波动后,应关注大盘蓝筹股:在我们六月十六日的题为“伟大中国泡沫:800多年历史的领悟”的报告里,我们用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框架以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我们认为,极端回报率的频繁出现和极速的市场换手率均是泡沫晚期的标志。交易者必须在不断缩短的时间窗户内不断地比较现有的仓位的预期回报和马上获利了结的回报。然而,希望持续的获得极端回报的概率就像每手牌都能摸到同花顺一般不可持续。

  经历了2周的急跌后,市场情绪已经从狂热中稍微回过头来(焦点图表1)。随着高杠杆保证金账户的弱对手盘被清理后,剩下的交易强手必须考虑自己的投资逻辑是否因周末的一系列戏剧性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重新思考仓位配置。央行暴跌后的双降明确的显示了政策支持股市的决心。大盘蓝筹股仍然价格便宜,而且其较低的估值可以在当前市场动荡里的一个很好的防守工具。然而,我们担心的是创业板泡沫的破灭可能会感染蔓延到其他市场板块,同时大盘蓝筹股的复苏将不可避免地消耗市场流动性,并抑制大盘反弹的空间。
psxkwjw353

15-06-28 23:54

0
证券时报社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推动股市稳健发展
  
  2015-06-28 22:41文 / 证券时报评论员
  
  最近两周,A股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股指短时间内累计下跌了20%左右。即便是在以高波动性为特色的A股市场上,这样的波动幅度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应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市场调整的背后,有多重力量在起作用。既有短期流动性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涨幅过快后市场自我纠正的内在需要。除此之外,融资杠杆作为一把双刃剑,在这次调整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巨大杀伤力,也不容忽视。
  
  去年下半年以来,融资杠杆因素对A股走势的影响愈发明显。投资者利用场内合法渠道与场外灰色渠道的融资总量不断上升,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两融规模从3000多亿迅速膨胀至2万多亿。融资杠杆对股指持续快速上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事实上扮演了牛市行情“加速器”的角色。融资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股市上涨过程中,它可能加快行情的上涨速度,推动行情向非理性繁荣发展,而一旦市场在内外力量作用下出现调整时,融资杠杆又会转化为市场螺旋式下跌的压力,甚至导致“踩踏效应”。不论是上涨时的“加速器”作用,还是下跌时的“踩踏效应”,都会加剧股市波动,放大股价对价值的背离。一旦这种背离达到一定程度,其自身就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触发点。
  
  如何应对融资杠杆给股市带来的挑战,已成为摆在包括监管者、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等市场参与各方面前的一个重大新课题。
  
  对监管者来说,要密切关注杠杆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以及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冲击。要发展出一套合理、可预测的监管规则,规范市场融资行为,通过发挥市场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来维护市场长期稳健运行。对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信息发布,以更大透明度来明确市场预期,尽可能降低监管行为自身对市场的冲击。面对融资杠杆放大的合理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市场冲击,监管者要心中有数,下好先手棋,做足预案。
  
  要摆正市场化改革与监管干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大方向不动摇,让市场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干预。另一方面,一旦市场波动超出预期,出现了系统性风险苗头时,则必须毫不迟疑地出手,以责任担当精神,善于作为,敢于作为。这种干预不是为了维护某个特定的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不是救市,而是维持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近期市场的剧烈波动,给所有参与各方都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那些因股市波动而陷入窘境的投资者都应该反思一下:在融资加杠杆博取高收益的同时,是否做好了承担高风险的准备?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到融资杠杆的双刃剑效应,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即市场上杠杆运用越便利,要在市场上生存下来,自己的投资行为就要越理性,就越需要关注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基本面。脱离了基本面的投资行为在杠杆时代面临着比以往更高的风险,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热衷于炒作概念和题材,无异于火中取栗。对于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也缺乏足够精力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将自己的投资委托给专业机构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曾在5月5日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中呼吁,市场参与各方都要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辙,呵护慢牛行情。一个多月下来,事与愿违,市场还是又坐了一回从过快上涨到恐慌下跌的过山车。不论是之前的狂热飙升,还是上周五的千股跌停,都带有很强的不理性色彩。市场各方需要尽快从这种不理性状态中走出来。应该看到,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一个稳健发展的股市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升级。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对创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前,市场虽然出现了较大震荡,但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仍在改善中,改革开放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措施的持续发力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监管部门对股市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将更加有力,应对两融杠杆挑战的手段将更加丰富,保护投资利益的制度性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之中。可以预料,历经波折的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环境会更加完善,基础将更加扎实,前景依然光明
psxkwjw353

15-06-28 23:16

0
券商外接信息系统自查结束 暂停新增信托等交易功能
 时间:2015年06月28日 23:00:32 
  据证券时报报道,为期月余的券商信息系统外部接入自查已基本结束,正陆续向监管层提交自查整改报告,预计近日将发布证监局的复核结果。证券业暂停新增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外部账户接入券商的信息系统,等待并呼吁证券业协会尽快出台相关细则。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的这一轮行情,给股市所有参与者都上了一堂生动的“规范”课。也正因如此,监管层剑指场外配资和违法证券行为的“规范”课并未因大跌而停课。
  其中剑指场外配资两个重要课题格外引起行业内外重视:
  一是证券公司应于7月1日起逐月填报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情况表及账户明细;
  二是证券公司使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证券交易指令必须在证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统内全程处理。
  6月中旬,中国证监会要求各地证监局和证券业协会配合证监会严查券商信息系统外接风险,剑指场外配资和违法证券行为。两周过去,已大获进展。
  一个好消息是:证券业对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情况的自查已经结束,正陆续向监管层提交自查整改报告,预计近日将发布证监局的复核结果。
  一个坏消息是:证券业暂停新增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外部账户接入券商的信息系统,等待并呼吁证券业协会尽快出台相关细则。自查已结束。
  为期月余的券商信息系统外部接入自查已基本结束,这些自查包括全面梳理外部接入情况及业务开展情况,深入排查信息技术风险和业务合规风险。自查发现问题的,被要求及时纠正,并提交自查整改报告。
  据券商人士透露,监管层多次强调,证券公司在使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开展证券业务时,不可从事六项活动:
  一是未经证监会批准,为客户与客户、客户与他人之间的融资、融券提供便利和服务;
  二是为客户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规避信息披露义务及其他不正当交易活动提供便利;
  三是为外部机构和个人非法从事证券活动提供便利;
  四是向客户介绍场外配资活动;
  五是进行利益输送或者商业贿赂;
  六是其他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自律规则禁止的行为。
  此外,监管层还要求各证券公司加强信息系统外部管理,充分评估信息系统的支撑能力,加大资源投入,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切实防范信息安全事件,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监管层还要求证券公司自7月1日起,通过机构监管综合系统,按照规定格式,逐月填报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情况表及账户明细。翘首以盼细则除监管层外,作为行业自律组织,证券业协会之前也发布了《证券公司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评估认证规范》。
  其中明确规定,证券公司使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证券交易指令必须在证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统内全程处理,即从客户端发出的交易指令处理应仅在发起交易的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进行,其间任何其他主体不得对交易指令进行发起、接收、转发、修改、落地保存或截留。
  此外,协会还强调证券公司需要使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应当经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评估认证。自规范下发之日(6月12日)起,证券公司不得接入新的未经评估认证的外部信息系统。向证券公司信息系统提供外部接入的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等相关方应当是协会会员,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
  多家券商向记者表示,鉴于目前协会并未出细则,而且已明确表示要先评估、认证,新增外部账户方能接入券商系统,目前已经暂停了所有新增的信托和基金子公司账户的交易功能,即便是资金已经到账的账户。但对存量尚无影响。
  接近协会的券商人士称,协会已在抓紧制定相关业务规定的细则,包括新开账户信息系统的认证和接入规则,也包括对存量账户的合法性的认定

□ .顾.成.琦  .华.尔.街.见.闻
psxkwjw353

15-06-28 20:17

0
地方交全国社保统筹管理方案将出台 规模约两万亿
时间:2015年06月28日 16:30:48 中财网  
  路透香港6月28日 - 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周日表示,地方社保金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统筹管理的方案已获得中国国务院通过,方案最快将在年底之前落实。此次纳入全国社保统筹管理的地方社保资金规模约在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方案的落实,不仅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稳定的长期资金,也将令地方社保金的收益增加,解决中国养老金捉衿见肘的问题。“方案已经获国务院通过,整体资金规模约两万亿,近期股市大跌,可能会推动相关部门加快落实。”上述消息人士称。
  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报显示,社保基金2012年首次受托运营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以来,累计投资收益173.36亿元。而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初山东省1,000亿元基本养老金结余也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
  今年初,中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没有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贬值的状态;人社部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报请国务院审定,该方案适当地将养老保险集中委托给专业的投资机构来进行投资运营。
  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报称,基金去年共计实现投资收益率为11.69%,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38%,去年权益投资收益额1,424.60亿元,收益率高出其年均投资收益率3.31个百分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2015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夏季论坛上称,社保基金目前在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规模已达1,700亿元,占其资产配置份额的30%左右。社保基金理事会官网显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于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与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是不同的基金,资金来源和运营管理不同,用途也存在区别;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新.浪. .赵.红.梅.)
bitshow

15-06-28 14:25

0
国家出面,我们小散就不怕了,加油!
交易就是修行

15-06-28 11:55

0
现在跑就是了!利好出来就卖不错的。
psxkwjw353

15-06-28 11:43

2
心存善念
共生共存
完美弧线

15-06-28 11:43

0
所谓牛熊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仅仅因为某种外界力量指定的,还不是各种综合措施的结果,08年端午节逆巿加息,直接导致节后股指大崩盘,3000点被破,最惨烈的下跌开始,如果没有那个政策会这样?哎!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psxkwjw353

15-06-28 11:40

0
沪指暴跌7.4%,银发股民不忍直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