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大金融改革,这桶金赚定了!

15-06-22 16:35 18182次浏览
求法修慧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先转一帖子.

静待大金融风暴的来临如果有人问明天会不会有风暴,我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按照目前的天气预报能力,气象部门也无法准确的回答你。如果问我,今年夏天有没有风暴,我当然可以回答,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同样的,我无法回答你大金融何时起风暴的问题,但我告诉你它们必定有风暴。目前而言,四大银行股的估值仍然是历史最低的阶段,价格非常接近净资产,保险股也是如此。这是风暴的基础。请看下面的走势周k线图:




他们分别是平安银行中国银行 。从技术走势看,目前处于牛市主升浪前的2浪调整末端(中国银行的这个三角形技术形态最明显,平安银行可能处于主升浪的三--2浪调整末端)。如果说他们进入中期调整,请问他们跌回熊市吗?银行,保险,证券在去年7月发动了一轮行情之后,已经调整了6个月,目前的下跌不是调整的开始,而是调整即将结束。

下面我从更加宽阔的视野谈论本次的牛市和大金融的风暴问题。

证监会主席肖钢最近的讲话说,中国股市不差钱,但最近股市大跌800点是事实,那么,股市不差钱的内涵如何理解呢?我们要用更加高远的眼光来看这个市场,你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

1,先从一个小的事情说起,7月1日,内地和香港的基金互认开始。这是继沪港通之后AH股市场的又一个重大举措。沪港通形成市场的互通互联,但这远远不够,一个市场必须有资金和金融工具这两个层次,仅仅是标的的互通威力还是无法发挥出来,所以资金的互通就成为了急切需要突破的问题。7月1日开始,港市的基金内地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了,内地的基金港资也可以购买了,这就形成了标的---资金闭环生态系统。当然一开始会有额度限制,等成熟了,必定会逐步放开,自由买卖,继而打开发行市场,海外的公司可以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基金,国内的基金公司可以去香港等海外市场发行外资的基金。当然走到这一步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由于有汇率问题,这会生出更多的衍生品种,投资的市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宽阔。如果或问,为什么要在7月1日打开基金的市场壁垒,令香港和大陆的资金首先互通互联呢?我猜想,这是我国金融大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外全面开放的一部分,参照下面第7条的说明来理解。

2,我们继续深入分析沪港通,深港通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部分。从表面上来看,金融改革不如其他的国企改革 吸引眼球,不是多么热闹,如果你这么理解那是大错特错了。我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的改革是目前金融改革,从利率,汇率到注册制度,这是一个整体。由于金融改革风险性极大,必须稳步推进,所以我们并不能感觉到这种改革的剧烈程度。实际上,这个改革目前就差临门一脚了。注册制度和利率放开,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三个标志性特征,预计年底前会实现。这项改革的深远影响我简单说两点:

首先是促进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效率提高。过去尽管我们搞市场经济 ,但由于历史的限制,我们那叫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和这个经济体制适应的金融体制实际仍然是计划经济的那些东西。死板,没有创新,效率低,靠行政命令引导资源配置。所以我们才有09年的4万亿,才有风险高度聚集的地方债。这些东西是那个体制必然产生的恶果。在市场化的配置下,只要央行通过基础利率的调整和债券市场的公开市场操作,就能敏感的引导资源流向高效率的市场,同时又能适度的控制通胀。在稳定和发展达到比较好的平衡。

其次,过去的那套经济和金融体制,严重制约了人的创新和创业动力。计划的核心是权力制约,有权力就必定产生利益寻租,腐败就有土壤。一个公章就是一个项权力,腐败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根本无从谈起。为什么发达国家政府就是名义破产了社会仍然能运行,,最基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达到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是财富,而在法律上的平等,机会上的平等。这就激发了社会的创新动力。一个诚信,法制的社会,行贿受贿是人人不敢行的罪恶。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创新创业无需提倡已经是社会的一种自觉。这种经济金融体制才是最有效率的体制。我们的改革目标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金融改革关乎改革的整体,而沪港通等仅仅是这个改革很小的一个细节。

3,继续深入研究沪港通和基金互认的意义。沪港通和深港通我简称为“AH通”,这是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一个环节。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下的自由兑换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15年前我们和wto有一个约定,15年的7月就必须打开大门,迎接国际资本的进入。大家知道msci为什么不纳入A股吗?又为什么为纳入A股留下后门吗?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的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大门还没有打开,但年前必须开放,HA通就是先行试点。香港是金融自由港,也是将来人民币的离岸中心之一,我们从资本市场开放中先获得经验,很快我们就会推广到更加宽阔的范围。

4,继续思考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问题。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人民币国家化是国家的大战略,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还是亚洲基础建设开发银行,都是中国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融入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是打破外国对我国的封锁,歧视和围堵,保证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一路一带只是这个战略的一个拳头,而金融大开放才是重头戏。金融的开放和一路一带的走出去,是内外夹击,互相呼应的两个拳头,缺少哪个都不能达成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发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5,继续思考金融大改革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必定要放开利率和汇率。利率的市场我们已经走了99步,大额存单的顺利推出之后,货币的风险定价已经完成,究竟是还要经过再一次的放宽利率浮动范围还是取消这个浮动进入到利率自主定价的阶段,还要看央行的评估和货币国际化的步调。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化还是自由浮动的汇率,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棋子。一旦人民币成为和美元,欧元一样的国际货币,就一定会倒逼利率走低。目前我国的货币价格高和投资收益高是对应的,一旦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成为国际通用的硬通货,外资必将大规模进入我们的市场。因为目前而言,我国的货币价格还是很高的,对外资很有吸引力。当然我不是货币专家,对金融领域的改革还看不明白,改革之后,究竟政府是否对外资的进出有规模限制还是自由放开还不清楚,我估计根据我国的审慎原则,一开始肯定是有规模限制的。这就是肖钢所谓股市不差钱的内涵,他并不是仅仅指国内m1的存量,他的心中有一个国际大金融市场的图景。

6,回头说股市的发行制度。注册制本身是对发行制度的改革,是市场制度建设的必要环节,是克服过去的市场很多弊端的钥匙,但注册制也是资本市场估值国际化的一个中心环节。只有在发行环节和流通环节都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完善的,成熟的,符合国际投资理念的资本市场。尽管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但我国新股发行和垃圾股投机的特色,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少。当然,这还有赖于信披制度,退市制度,监管制度,投资者赔偿制度等的完善。

7,为什么要做金融改革,人民币要国际化呢?很多人可能还不是完全明白。15年前,当我们加入wto的时候,就已经设定了15年后的全面开放。2015年7月wto保护期满。按照协定的要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包括金融市场,运输,能源,基础电信。企业注册等)和知识产权领域将全面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农业和关税都必须符合wto的要求,绝大多数的商品都实行零关税。电器,电讯,农业,运输,技术服务,医院,房地产 ,能源等领域全面开放。金融开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15年前我们已经约定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而走到今天,只是水到渠成。

所有进出口的商品将全部免除海关的关税。因为以前我们国家的海关的关税很高,所有进口商品,将全部加上海关的关税,最低的也是100%,最高的420%,这将会令很多进口产品的价格大幅度的降低。例如苹果 的产品,汽车,名牌产品,等等。

7月之后,知识产权问题也进入wto的开放项目,我们的山寨货不行了。再仿造名牌骗人,估计会被罚的倾家荡产。

8,什么是改革牛?改革牛不仅仅是国企改革的那头牛,而是金融改革的那头牛。资本市场融入国际大市场之后,货币利率会继续走低,外资在资本项目下进入中国市场,券商,银行,保险,其他服务业等全面对外资开放,所以牛市不会结束。这轮牛市所以是改革牛,就牛在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外资的涌入,绝不能简单一说改革牛就去找国企改革,那么理解尽管不错,但也太小儿科了。

9,回望我们的股市,尽管讲故事还会有。但那些低估值的价值蓝筹一定会被发掘。目前的市场而言,和国际市场比较,大金融几乎是唯一被低估的板块,比美国,欧洲,日本的估值都低。中国平安 究竟价值几何?H股按照目前汇率算是86元,每股的内涵价值70元,企业股权激励的买入价格77元,近十年复合资本增长率接近百分之3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百分之20.各位,此股就是破位又能如何?要担心某些主力设置的技术诱空陷阱。

我坚定的认为,牛市没有结束,在调整了6个月之后,大金融股突然下杀,暗含启动前的黄金坑走势。完美复制07年的走势,大金融将会顺势崛起。


打开淘股吧APP
35
评论(5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红薯哥

15-06-23 16:56

1
  静待大金融 风暴的来临如果有人问明天会不会有风暴,我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按照目前的天气预报能力,气象部门也无法准确的回答你。如果问我,今年夏天有没有风暴,我当然可以回答,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同样的,我无法回答你大金融何时起风暴的问题,但我告诉你它们必定有风暴。
红薯哥

15-06-23 16:55

0
加油!双推!
U+

恭喜发财!
求法修慧

15-06-23 16:50

0
资本账户开放将利好今年资本市场、人民币乃至中国经济发展。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dc21

15-06-23 16:12

0
中国人民币自由化避开资本管制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 加布里尔•维尔道 上海报道 
  
中国央行一位高级官员称,中国距离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已不太远。显然,北京方面的看法是,严格控制跨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可兑换并不矛盾。

中国正积极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支持人民币成为官方储备货币,而这要求货币可“自由使用”。

不过,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副行长潘功胜的此番言论突显出,中国所设想的人民币可兑换,离很多外国投资者和热衷于推动放松监管人士所希望的那种不受限制的交易差得很远。

“经过多年的改革,目前我国距离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已不太远。”潘功胜在“2015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称。

潘功胜提到,中国将要推出一个允许中国个人投资者直接购买外国金融资产的项目,扫除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仍然存在的少数几个障碍中的一个。

1993年,中国首次将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确立为长远目标,自那以后反复重申过这一目标,包括在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不过,中国央行也指出其设想的“可兑换”,不涉及不加限制的资本流动。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这种不加限制的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造成了极大破坏。

“中国正在寻求实现的资本账户可兑换不再是基于完全可兑换或自由兑换这样的传统概念,”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于4月向IMF称。

“取而代之的是,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将采用的是‘有管理的可兑换’的概念。”

中国最近几个月已经采取了重要步骤来扩大其国内资本市场的准入性,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公民更大的跨境投资自由度。

去年11月,中国推出了“沪港通”,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购买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而无需事先获得批准。上周日,潘功胜提到中国有计划推出一个类似的里程碑式项目——“深港通”。

5月,中国央行批准32家境外机构进入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

即便有资本管制,中国在2015年第一季度仍然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资本外流,这突显了进一步放松监管的风险。

本月,指数提供商MSCI明晟决定不将中国内地A股纳入其全球基准指数,援引的理由是A股对国际资本进入仍然存在一些限制。但是,MSCI也释放信号称,很可能在几年内纳入中国A股。

中国并非追求人民币完全的可兑换,其重点反而在于,对IMF《汇兑安全与汇兑限制年报》追踪的40个资本账户子项交易实现至少部分可兑换。

根据IMF 2014年度报告,人民币在35个子项上实现了“完全”或“部分”可兑换,剩下的5个子项主要涉及个人跨境投资以及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发行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

分析人士称,一旦剩余的5个子项全部或绝大多数实现“部分可兑换”,即便投资仍然需要批准以及受到配额限制,中国央行也将宣布已经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跨境资本市场投资最大的渠道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利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或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项目的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获得执照,其投资规模受限于配额。而即将启动的被称为QDII2的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也将受制于配额。

周一,瑞穗证券亚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的中国经济学家沈建光在一份纪要中写道:中国央行希望“打造有利的监管框架,为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保护中国经济避免资本流动波动的风险”。
dc21

15-06-23 15:24

0
银行股确实是低估了,也确实是横盘半年了,就算是估值回归,也该来一波了。楼主的双杀(金融改革+低估蓝筹回升)一定会有,支持。
求法修慧

15-06-23 14:13

0
今日大盘能否单针探底!
求法修慧

15-06-23 13:56

1
医者需有医德,股者也应有股德,有些人并不真看空,只应手中无股,恶意唱空,可怜那些追谁他的粉丝!
求法修慧

15-06-23 13:47

0
券商、保险、银行最近半年基本上处于横盘位置,严重落后大盘,散户已经彻底离开金融股,金融股低估严重。
求法修慧

15-06-23 12:19

0
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寻找低估值品种,规避风险!
阿紫88

15-06-23 10:17

0
楼主说得好,顶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