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要想击败市场,第一个条件当然就是不要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而不受市场情绪影响,首要条件当然是为自己确定一些选股的准则。因此你在分析优秀公司时,应该翻查有史以来有关公司的本益比资料,然后再股市低迷的时候,看看这家公司的本益比,是不是已经跌入前所未有的地步。
0
股票、期货市场一方面以零和博弈为特征,从而决定只有少数人能成为最终赢家。但另一方面,股票、期货市场又能够长兴不衰,并且日益扩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日常波动引诱投资人不断为市场注入了新的资金。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具有与一般大众投资者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一般投资者看来,每日间的股价波动是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热线、网络等媒体上的信息,将投资这的注意力也集中于每日间的股价波动,结“果就像“有效市场假设指出的那样,但它没有指清楚推动市场价格的动因是什么,而仅仅认为市场的波动是信息或者消息引起的,因此关注每日波动不会对投资者有实质性帮助。由于投资成功的概率直接取决于投资人抵抗日常波动干扰的能力,因此投资者不但必须明确抵抗日常波动干扰的重要性,而且必须需找到切合自身情况的能有效抵抗日常波动干扰的具体措施。
美国历史上的大投资家,都非常注意避免日常波动对自己产生的干扰。这些投资家的操作地点,有的在原理人眼的湖畔,有的在远离人眼的深山,有的在远离陆地的游艇上。这些著名投资家所能给予一般投资大众的启发在于,不是其具体的投资操作方式,而是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0
日常波动的主要功能是诱导大众投资人进入市场,使其市场能尝到某种甜头,即有某种浮动获利或小额的终结获利。几乎没有多少投资人没有过在股票或期货市场上赚钱的经历,这种赚钱的经历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主要是在日常波动的水平上实现的。因此,形象一点说,日常波动的主要功能如同钓鱼时不断地饲喂的鱼饵,引诱投资人不断上钩,随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0
市场先生看起来不大正常,你完全可以忽视他,甚至于可以利用他这个弱点。但是,如果你完全受他左右,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要因别人的错误判断而落荒而逃,这就是格雷厄姆教会我们的一课。巴菲特经常提醒成功的投资家不仅需要良好的对企业的判断力,同时也需要保护他们自己不受市场先生情绪旋涡影响的能力。正如他经常用市场先生的故事提醒自己一样,在市场的愚蠢面前一定要防微杜渐。
0
日常波动并无规律可循,有的只是实战投资家总结出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对于这些经验的把我和灵活运用还具有机打的艺术性成分,其运用效果的好坏与投资者基本素质的高低以及对于理论的理解有着机打的关系。在实际投资活动中,绝大多数投资者被盘面的日常波动所左右,不停地追涨杀跌,结果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亏损灾难。
在故事的具体运动阶段之中,就算是庄家,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坐庄股票的日常波动,而且这种控制是有一定得大盘背景和时间体检限制的,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绝对无条件地控制股价的各级波动,他们也只能是相对的控制和把握。并且这种违背市场运动规律的认为控制,在庄家出货的环节上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0
次级运动有暴涨暴跌的运动倾向。
0
我们有连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级运动。任何与基本运动方向相反,持续至少3个星期并且回撤到上一个沿基本运动方向上几个推进距离至少三分之一幅度的价格运动,即可以认为是次级运动。尽管这样,次级运动经常令人捉摸不透。对其识别,确定其开始并进一步发展的时间等,对道氏理论的追随者来说都是最困难的事情。
0
当熊市第一期跌了一大段之后,就会不如熊市的一期中的反弹,然而,这并不是熊市结束,只不过在这个时期,因为出现了谷底买进的现象,使人产生了错觉。
在这时期,买盘会增加,跌势有了承托力,正因为有这个现象,才有很多人误以为这已经到了谷底。但实际上,这时离真正的谷底尚有很远局里。第一期熊市过去后,股市指数下地跌的幅度放缓,甚至停顿,然后增加了买盘,这时会突然反弹起来。
熊市第二期市场状况,第二期是主要下跌的过程,股市下跌的原动力是其他投资者也发觉原来企业的盈利能力被地高估了,企业股价不应该是如此高的。于是他们开始感到恐惧,害怕股价任然会有很大的下跌空间,于是就争相卖出手中股票,和他们在牛市时争相买入股票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在熊市第二期的反弹是回光返照的时期,可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次级波动,在这段期间,好消息有时可听到,单页夹杂着不少坏消息,互相对抗,单大体上,实际的经济情况还是很差,未见真正好景,令人乐观振奋的经济数据未有出现,到了第二期反弹的后期,真相就更加清楚。
熊市第三期市场状况,在经济装方面,第三期为失望期,随着人们对经济失望时间的延长,投资者对失望的利空消息有了免疫力。在投资行为方面,第三期为绝望期,市场由绝望气氛所笼罩,投资人对经济和股市感到看不到任何前途。但这时企业的盈利不但没有改善,没有提高,反而是越来越差,经济金融消息和以前在上的主要趋势之时相反,差不多都是利空消息,使人心灰意冷。在熊市第三期,将指数推低的原动力有时另外一种。这是由于某些投资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筹集现金而越来越多地抛出其所持股票。在这个时期股市之所以再下跌,其原动力就是,在熊市第一期和第二期没有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对于这些连续不断的坏消息感到很无奈,对前景已经完全失去了希望。当多数人都抱有这种观念,很多投资者都采取卖出股票的行动之时,卖出的原动力就因此出现,指数因此而下跌。
熊市第三期是一个漫长的下跌时期,虽然之前总会出现大跌的酝酿期,但很多投资者却任然走避不及,在熊市第三期损失惨重。因此熊市第三期的主要特征,就是再次有一窝蜂的抛售潮,抛盘多,买盘少,波浪越反越低,一直跌下去。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最终跌倒极低位。而熊市底单气的下跌,和熊市第一期一样,都是以每日很大的幅度下跌,有时使人以为这是熊市的第一期。当大市下跌之后,很久都不能都重新回升,不论是股市或整体经济,都已怨气大伤。熊市第三期会持续很长时间,和经济情况对照,那是处于萧条期,当回消息被证实时,而且预计行情还会继续看跌,此时这一轮熊市就该结束了。
0
熊市有三个向下的运动阶段。第一个下跌运动的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卖出时,第二阶段下跌标的是恐慌,由于刺客公众以任意价格进行可怕的抛售,是的最近刚刚买进同样的股票快要疑问不值了。最后的下跌是由挥泪斩仓和急需现金导致的
熊市是基本运动向下的走势,期间夹杂着重要的反弹。它来自于各种不利的经济因素,唯有股票价格充分反映可能出现的最糟糕情况后,这种走势才会结束。熊市会历经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市场参与者不再期待股票可以维持过度膨胀的价格,第二阶段的卖压是反映经济状况与企业盈余的衰退,第三阶段是来自于健全股票的失望性卖压,不论价值如何,许多人基于求现至少一部分的股票。重要的次级特色反弹是熊市的特色,但搜绝对不会穿越牛市的顶部,连个指数也不会同时穿越前一个中期走势的高点。不利的经济因素是指整形为的结果,干预性的立法,非常苛刻的税务与贸易政策,不负责任的货币或财政政策以及重要战争。
熊市末期,市场对于进一步的利空消息与悲观论调已经长生了免疫力。然,在严重下挫之后,股价也似乎丧失了反弹的能力,种种征兆都显示,市场已经达到平衡的状态,投机活动不活跃,卖出行为也不会再压低股价,但买盘的力量显然不足以抬高价格,市场笼罩在悲观的气氛中,股息被取消,某些大型企业常会出现财务困难。基于上述原因,股价会呈现窄幅盘整的走势。一旦这种窄幅走势明确向上突破,市场指数将出现一波比一波搞得上升走势,其中夹杂的跌势都为堤坡前一波跌势的低点。这个时候 明确显示应该建立多头的投机性头寸。
0
第一期是建仓阶段,是由恐惧阴影主宰到先知先觉者先人一步。实际上在这一阶段经济还是处于最萧条的状体,公众为股市状况所迷惑而与之完全脱节,市场活动停止,但也开始有少许回弹。所以牛市第一期只是慢慢地是股市上升而已。这时候入市,因为股价已经是在低位上,再跌的风险极少,购买个别股票,只要按照常理,分辨哪些上市公司具有赚钱实力,就选择哪些股票。可以选择大蓝筹股,而且很多而、三线实力股,一样实力充足,将来股价升幅也许会比蓝筹股大的多。
第二期为企业盈利增加期,在股票投资活动方面,这一时期是乐观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的信息不断次级股价上涨,投资人对企业前景处于乐观状态。股市指数上升的原动力不再是那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在低位开始收集使股价和指数得以推高。这时的上升原因是公司的业绩开始一路改善,投资这的信心恢复。经济低潮已经过去,股市低潮也因此成为过去。当经济环境改善、企业的盈利业绩转好时股市指数上升的原动力不再是那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再加投资者对前景有信心,他们就会认为投资股票会带来可观的回报,于是就争相入市买股票,因此促成股价和指数的上升。
在经济状况方面,第三期为投机旺盛期;在股票投资活动方面,这一时期是狂热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股价上涨已完全脱离了企业效益的基础,而完全有投资人的主观愿望所驱动。在牛市第三期中,上升的原动力又不一定是企业盈利的改善了,这些企业盈利改善所引发的上升已经在第二期中出现。这时吸引投资者买入股票的原因,是所有消息都是利好的。一,一个牛气冲天的时代,所有信息都令人乐观,价格惊人的上扬,并不断创造崭新的一业,新股不断大量上市,市场牛气冲天,歌舞升平,一片好景。此时,你忽略了一个事实,涨势可能持续了两年,已经够长了,现在到了该问卖掉那种股票的时候了。在这一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交易量惊人地增长,而卖空也频繁的出现。二,这时候的投资者心理具有极重的羊群心态,很多不懂得投资为何物的公众,或未有受过什么教育、连股票也未见过,现在都说要炒股票,并且夸口一买一卖赚了多少,但自己到底买什么股票却可能并不知晓,只是跟风去买,却又竟然赚钱。显然,很多人都在盲目入市,大家以为好景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