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记录一些,自己看

15-06-21 14:53 1543次浏览
兰帕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 · 原创: 克拉美书 2015-06-19 21:03只看该作者(-1)·

捧场 点亮(81) 咖啡卡
半杯咖啡 兄好:我们这些职业股民,虽然是赚了些钱,但是人生定位,其实还是模糊的。

雷哥发达了,坐在大红的X6里,说:文章也不想写,估计想写也写不出。他说他要享受生活......
赵老哥贴子里曾经说:半夜开了跑车买夜宵时,才是最快乐的,前几天小报记者也借题发挥了......
我常常也想:除了交易本身之外,徐翔收盘后想的都是些什么?他用什么来平息交易带来的心理波动?
事实上,对于短线交易者,股市,是人生的一把双刃剑。
它带来的急速财富让你获得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也让你灵魂被交易牢牢占据。
你会发现,很难再有什么事情,能比在股市的叱咤风云来得豪气干云。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之物,何等的快意人生。
然而,纵有半壁江山,也只是深深地埋在自己的脑海里,我的股里,我的寂寞里。
所以,我还是蛮理解你说的赵老哥他们,深度交易狂们大都是寂寞的、孤独的,甚至有些冷血。包括我,也是。
但是,相信当拥有了足够的财富,内心一定会向往光明,向往善良,向往一切的美好,这不用怀疑。
至于分享与否,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只是在找一个入口,到时候,会的。另外,超短者普遍不喜欢预测,甚至不屑于预测,只认跟随,所以,常常无话可说。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兰帕德

15-06-21 16:52

2
转龙飞虎大师精华帖,您的帖子是我坚持还在股市的信仰和力量
  
  
  2010.09.05  
  晚饭后,写几段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另实盘恐难以坚持,以后就算是每到个关键重要的有纪念性的市值日,来记录下足迹即可。  
  论坛前段时间对实盘之实,以及短与中长线的取向争论不休。这让我想起,我这些年的投机历程。随便聊聊。  我入市很早,当然是业余操作,那时靠的是报纸与收音机炒股,里面说啥股好,就关注,追高,买了小赚就走,套牢后无奈成为价值中线客。不是坐电梯就是追高杀跌。因为自己无中线判断能力,也无过硬技术分析能力,赚钱靠的是运气,亏钱却是必然。结果,家里报纸越来越厚,帐户的资金是越来越少。  时间在流逝,亏了钱当然也会在痛苦的同时,带来些不着边的点滴经验。但成不了系统,依旧无法稳定赢利。这是段无边无际的黑暗隧道,对人的意志力的打击是非常之大的。同时血淋淋的现实也逼迫你放弃这个执着。过中苦难就不必说了,想必感同身受的绝不在少数。这个阶段是充满敌意与迫切寻求他人承认的时段。绝对不相信神话,但又迫切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真正改变你命运的是你的性格与学能力,前提是你还能坚持下去的话。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像春雨,是悄无声息的。在你都快不相信时,它来了。选准了合适自己的一类操作方法,无数次失败后的反思,以及类似论坛这样的交流场所的碰撞之后,慢慢建立起你个人的交易系统,形成稳定的赢利模式。这里有中长线的,也有超短线的,相信都有成功的。最后取决你未来高度的,与你的胸怀、与你的学能力、人生价值观呈严重正比。  
  市场是永远对的,因为他存在着。不必对他人的操作模式存有天然的质疑。这会影响你进一步的提升。我试过几乎所有的交易风格,最后在合适的时候,我找到属于我的合适风格---超短,这对我就是最合理的,也是最高效的。至于将来的进化,这是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这是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个超短玩家的一年是可以这样度过的。  
  每年都有1-3次的大型投机沸腾期,时间大多维持10-15个交易日级别的。这是必须全身心、高仓位参与的时期。目标是完成30-60%的资金收益率。  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日子都是在低能量潮的时期中,满足交易的自我需求以及交易感觉的维持。收益的期望值是10-20%  
  凭着各自不同的偏好,阶段性的耐心捕捉特定题材的机会。比如新股、重组、高送配甚至套利等等。收益的期望值是10-20%  靠着坚固的防守意识与防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回避掉指数的主跌段,以及成交量的极度低迷期。  
  靠着复利的神奇,靠着防守,争取获得年收益50-100%,以及伴随而来的良好的自我愉悦感。  
  月有阴晴圆缺,农民种地都有播种,休闲、收割。高潮之所以令人血脉喷张,就因为低谷的寂寞衬托。职业玩家的松弛有度,更符合大自然的特点,也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以上是在已经成功完善了自我的交易系统之后,靠时间这位朋友,走在不段复利的康庄大道之上的了。直至资金的日益增长与个人的能力出现瓶颈,出现冲突。进一步的发展要靠个人的进化能力与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了。  至于在股市中的技,各有各的神通,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有一点是我非常想说的,很多人也许都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赢利能力,而且很高效。却最终因为性格与能力、概念上的那块致命短板而决堤。每一次大盘的熊市与类似于5.30,或者其他20%以上的指数跌幅段,都会把很多已经初步建立稳定系统的玩家,击溃。很多已经慢慢克制的弱点,比如孤注一掷、犹豫止损、偏执都会幽灵般再现。一个回撤,击倒的往往不只是资金,更是信心与理念。
  量能是超短强势股的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观察点。我不是简单机械的看多么大的量能是具有什么意义。而是看量价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阶段,不一样的量能,有些还需要看量能的持续演变。可以挑选历史上的一些主升清晰的个股,观察他们量能的演变过程。并重点关注强势股,起动、拉升、高位盘整、第2波拉升、下跌大反抽等各个不同阶段的量、价关系。并在未来的牛股身上,小仓参与体会,慢慢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机械的去看书本,寻求秘籍。
  围绕市场的热点,涨停做文章,是我的交易系统的选股策略。不同的个性、理解会出现各自不同的重点参与阶段。有的做拉升段,有的做高位盘整段,有的做2波。还是细化到各个阶段的每个细节,这里绝对是有规律性的东西,变化很多,但是有共性的东西存在。温故而知新,看过历史上几千张K线图的,经历过无数次同类型战斗的,就有明确的心得。至于盘中实时操作,的确如甘于平淡兄所说,更多时靠即时盘感与条件反射。盘后的复盘也很重要,我比较喜欢去揣摩强势股的运行思路,看参与者的进出角度,并在不段的验证之中,逐步接近主流游资的思维、理念。并不化大力气去感知未来大盘的上下、感叹机会的错失。当你高效的跟随了市场,机会几乎是接踵而至。
  复杂的行情下,操作有时完全是为了交易而交易--对于超短选手而言。  
  没有办法,既然是波动中讨生活的人,总得面对。  
  封板也好,逢低也好,重组埋伏也罢,都是交易手段之一,没有厚薄之分。  决定收益的是你的手法是否多样化,你的盘面阅读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强到能无限接近主流资金。  
  单一的手筋很难将红旗举到底,拥有多门火炮,更可能常胜。  
  一直在追求赢利手段的多样化,并增强使用的合理性,再辅以基础的资金、仓位管理,构成自己的操作系统
  一般起来时有充分换手的,后面走的远。人气也足。  量能都达到15-30%区间{小盘股更高,中大盘的小些},而且不缩量。  操作中只要量能不缩,但最好不要放暴量,一般可看成趋势继续。  一个巨牛股,里面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从头吃到尾的。都是接力上去的。  很多一字板个股,要么买不到,买到就死了。而且这样的一字板,跌下来连反抽都难做,常常一路阴跌。  而换手充分的牛股,跌下来反抽机会多多
  
  我是个短线思维很重的投机者,这种风格的战法,考虑更多的是高速在热点板块中切换,有时宁愿牺牲未来相对比较确定的赢利空间而转为追逐新的资金聚集点。所以当头寸既不上涨,也不下跌时,以前更多的只是稍作等待,随即离去。这个时间,一是绝对的时间,取决于头寸本身的市场属性,强势调整,可能会等待1-3天左右,弱势调整,更可能是第一时间就走了。第二是牵涉到总资金的止损额度,由这个来决定你等待的底限。  
  这是我08年以来的一贯做法。我以这个风格,1664到去年底,我把自己的部分资金做到10倍有多,但是感觉自己整个人被掏空了一般。  
  出2010年开始,我在这个帐号的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增加了很多波段持股。这里有自己刻意的人为因素,也有精力不够的原因。  
  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如人意,我也在反复思考,未来的方向。  
  转变的代价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当操作影响到心态后,会引发连锁反应。
兰帕德

15-06-21 16:52

0
· 原创: 克拉美书  2014-04-25 22:05 只看楼主(-1)  浏览/回复108853/729 ·
捧场
收藏757
推荐440
加油券 1/75
  股市近期很惨淡,自然股民的心情,心态都不会好的。晚饭后上论坛溜达,到处弥漫着哀伤的气息。做个股民真不容易,尤其是职业投资者,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在长期畸形的市场制度的背景下,几年来,事实上股市都是在靠着编织各种各样的故事,来维持着人气。而这种高度投机的炒作,必定是如骄阳般热烈,如寒冬般刺骨。刀光剑影之下,一地的爱恨情仇,还有那珍珠般散落的年华…..看见太多熟悉、陌生的网友情绪化的帖子,感叹流年似水,昭华易逝。股市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确已过重,如能放下,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在逆境之下,选择做一只鸵鸟,不是隐忍而是逃避。忍自己所不能忍,逃自己所必须逃。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目前的股市完全是场内存量资金的困兽犹斗,忍过这种低效的日子,等待新股再次上市、市场再下台阶,等待间断性的投机高潮来临后,再全力参与。
  市场是无法战胜的,我们只能控制自我。

[第197楼]引用 @Ta
· · 原创: 克拉美书  2014-04-25 23:47只看该作者(-1)·
捧场  点亮(157) 咖啡卡
  多谢大家关爱。
  
  有朋友提到现在做做超跌反弹的事情。对于高频的超跌的交易者,适度少量参与,也是常态。但当下,不是决胜负、定乾坤的时候,控制交易行为,不只是为了保住本金,更多的是学会顺应市场,顺应趋势。
4月份,要想彻底回避掉那些快速主跌段,很难很难。除了控制,你说还能怎样应对?
兰帕德

15-06-21 15:33

1
原创: 克拉美书  2015-06-20 11:48只看该作者(-1)·
捧场  点亮(69) 咖啡卡
  @chzhshch @gucky 
  
  昨天我关于抢反弹的描述里,引用到明王兄的超跌反弹模式。曾经看见明王兄提示他的粉丝们,暴跌中买在他被套牢之后。所以我调侃了下,可能不太合适,抱歉了。两位兄弟就不必相互误解了。
  这些年来,看明王兄的贴子成长,期间学到非常多的短线看盘方法、资金管理,继而良好交易心态的构筑。2008年那时,明王兄的超跌反弹实盘,非常精彩,对我早期交易系统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次感谢明王兄。
  既然谈到明王兄,我分享一个他的名句,以及感悟。
  ”购权因为有价,所以有价;沽权因为无价,所以无价“
  原句的背景是:大约07.08年吧,权证是当时超短最大的神话诞生地,一天几十个点,屡屡上演。购权是买多权证,一般都是有实际价值的,几毛到几元不等。沽权是卖空权证,一般都是负价值,废纸一张,二级市场仅仅只是几毛钱。
  当时的权证炒作,如火如荼。大致分两派,
  操作购权的,更多的以投资心态进入,辅以超短交易,利用T+0 来实现盈利。
  操作沽权的,更多的以投机心态进入,依托低价,想像力,人气,大盘熊市的背景,现在满屏的”天空才是你的尽头“,老祖宗就是它了。
  很长时间里,购权炒作就如温吞水一般,甚至出现负溢价,而购权在成为废纸一张时,反而变得股性活跃,绝对价格令人瞠目结舌。甚至会出现废纸比有价值的更贵的奇观。
  很多人不解,所以明王兄有了那句话 ”购权因为有价,所以有价;沽权因为无价,所以无价“
  购权,因为有客观存在的价值,所以它的价格反而真正是围绕它的自身价值,而上下波动。
  沽权,因为它没有客观价值,但它有无穷的想像力,有黑天鹅变凤凰的可能,所以它也是有”价值“的。而它的价格,因为没有实际的”价“可以用来衡量,所以,它就是无价的。它的炒作就是天马行空,在宇宙中寻找尽头......
  这样的体悟,随着我投机生涯的深入,而越来越感受到这是投机的核心理念之一
  还能记起,那几年,当一个做多龙头,摆脱地心引力,妖魔化之后,就被市场打造成带有沽权气质的股票,只要大盘一跌,它立马飙升,如果手可以伸入屏幕,你一定想抽它。
  在南北车阶段,疯狂的三板加六板的阶段,因为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组 ,市场把它的潜在想像力发挥到极致
  我知道,理性的投资者是摇头的,是难以说服自己,做追涨买入的。因为它完完全全地摆脱了基本面,透支了未来,它让波音都只能面隅而泣。
  可事实上,这是一场投机的盛宴。核心原因就是无法定价的想像力。因为无价,所以出现天价。
  至于后来的屠杀,的确残忍。投机很无奈,也很无语。。。
  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市场疯狂炒作,越来越感觉到,优秀的投机者,要能打开既定思维,对新生事物,新的一切都给予足够的接纳度,勇于对想像力支付你的对价,慷慨的。
  而在大众争先恐后,接受一个已经兑现的逻辑之时,冷静孤独地选择离开。
  记得,这一路,一定是少有同伴,多有异议的。
兰帕德

15-06-21 15:23

0
· · 原创: 克拉美书  2015-06-19 22:14只看该作者(-1)·
捧场  点亮(70) 咖啡卡
  也是在这个贴里,3月份我跟贴说, 牛市是不用测顶的,也无法测顶,
  
  6月4日那天中午,我觉得很有可能进入筑顶阶段,也跟了个贴。
  既然不测顶,那为什么又要主观预测呢?
  牛市以来,主线明确,一路攀升,上海依托30日线,最强指数创业板依托20日线,稳步上涨,在强大的趋势面前,天天测顶只能固步自封。唯有遵从趋势。整个5月,创业板加速飙升,新股的一字连板,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同期创业板个股普遍改变上涨速率,加速主升浪,5.28大阴线后,尖顶直接下跌30-40%,带动大批创小板个股,大幅回落。5.28后上海部分蓝筹启动,再次创出新高,但是前期最有活力的中字头 低价品种,无一能新高,哪怕双头。再次享受巨大成交量的证券板块,无法新高。中车的屠杀。这些巨大的变化,非常值得警惕,很可能改变既往的趋势,这时就应该把战斗策略改为防守反击了。如果指数走稳,板块新高,量能充沛,再切换回积极的进攻模式。
  如何防守?
  1.去杠杆,杠杆的意义在于在锦上添花,而不是力挽狂澜。那种天天满仓加融资的玩法,是最接近出局的一族。当山雨欲来时,卸下杠杆,当风和日丽时,再轻松加上,这才是融资的价值。
  2.当市场最强的板块,出现大于20%的下跌幅度时,市场大概率会出现投机气氛下降的节奏。自然,你也应该把仓位控制到一个合适的水平。
  3.当指数连续开出组合性的中长阴线后,止损成为第一要务,而不是机械的等待反弹后再出货。事实上,真正的下跌是不会给你反弹走人的机会的。另外,在连续大阴面前,放弃做那些镜中花的强势股,因为一旦倒戈,就是重伤。
  4.当巨大的下跌空间展示在面前时,对手握现金的人,是无比诱惑的。但,如果不是擅长做超跌反弹模式的人,看戏更健康。等到段子手也无意自嘲,等到明王兄也套牢,那就下一注吧,小注怡情。
  防守就是生死存亡,它没有小资情调,它甚至没有色彩,就是冷冷的、机械的朝自己不羁内心的,一声扳机。

 这次的下跌,如论指数下跌速率,板块下跌幅度,已经足够展开一次K线级别的反弹。
  上海,这是上涨趋势一年以来,第一次跌到60天线,这是牛熊经典的中期均线。创业板,再下探也会去触碰。
  即使6124见顶后,股指也会围绕60天线,这个市场的中期成本区间,作反复的拉锯,内因是:如此强烈的牛市趋势,如此大的成交量,要想彻底结束上升趋势,是需要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的。
  现在面临的特点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全面杠杆的牛市,这在中国股市是破天荒第一次。
  这次的下跌,非常有可能因为杠杆,因为连锁平仓效应,而使第一波下跌出现过度的情况。市场可能会逼迫大批杠杆资金,配资资金认赔出局,再次返身向上,或双头,或新高,这就不是我这种级别投资者所能参悟的了。
  后面的怎么发展,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波挤压杠杆资金的过程中,提高操作买卖的标准。下周初,如果先反弹,是没有力度的。短暂反抽后,如再一次的全面崩溃,则可能诱发真正的反弹发生。抢反弹的尽量在再一次的崩溃后,尽量买在右侧,持仓者,尽量降低下仓位,就算不能全身而退,也不能身陷囹圄。
  对超短模式来说,重点就是回避掉像这二天一样的大阴线,随后指数的相对平稳期,随着投机气氛的恢复,会自发的展开突击。故事又会一一展开
  对中线模式来说,退出那些前几个月疯狂涨幅的个股,后期如果指数能在60线,甚至30天线上企稳运行,那就乘调整,换入那些前期上涨幅度偏小的,有潜在主题支持的品种。如果指数挣扎过后,继续向南,那拿着盈利,享受生活也是必然了。

· · 原创: 丁一熊  2015-06-20 00:11只看该作者(-1)·捧场  点亮(33) 咖啡卡
  呵呵,市场不如此大跌,狂跌,跌后再跌,跌中又反转,刚割完就全线踏空,刚下完决心追涨大盘翻脸又再大跌,狂跌。。。
  
  不 如此 这般
  你可能觉得炒股,很尼玛简单,捡钱玩是不是,感觉那些以前炒股亏钱的都是白痴
  
  市场顺的时候 ,又有加倍融资,你可能自己都崇拜自己,觉得天才呀,环顾周围人都是低等生物,惋惜他们的愚笨
  其实市场顺的时候很少,牛市也是一波三折,不杀尽短线冲浪客誓不罢休
  而长线客,是不关心这个波动的,这就过滤了风险,因为你看得远,只需时间等,而且由于持股成本低,多大的震荡也无所谓,持股也就更稳
  如果你收入高,还可以利用大跌,意外事件的惊慌,用余钱来加股
  
  现金是需要变成其他资产的,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信用的本质冲动是扩张,现金不值钱,而有价证券是好东西,你把股票变回现金干嘛
  牛市,让它折腾,没人知道哪是顶,顶部是感觉得到的,无力回天大势已去,这需要时间去衰竭,也不需要那么精确,顺势而为
  
  我做过投行,很多企业的上市和再融资是我做的,这么多年,中国股市真的越来越规范和真实,我是过来人,很多人抱怨市场黑暗,我觉得你们都没研究过企业的价值和交易所证监会的运作
  
  我唯一硬做,而没有考虑价值的逆势操作经历,是97年香港,在中银,我们公司在香港有挂牌上市公司,当时配合香港财政做盘,和索罗斯对抗,护盘,我们的对手,都是国际顶尖机构,而且香港市民基本是做空,我也觉得该做空
  结果,香港财政赢,这些筹码后来都翻倍了,有无数的解释认为必赢,而且政府还修改规则作弊。我是亲身经历,知道那种惊心动魄,屁的必赢
  这世界哪有必然
  
  结构保本产品,都是国债保底,溢价部分的资金做高杠杆,它的赌法和量化,是值得学的,就是你必须先保有收益,再去博高收益,而且又有把这部分全输去的准备
  股市炒家很少有这种思维,都是全速前进,每天按10%的预期在计算自己何时过亿,因为隔壁文盲张大爷都赚了1000万
  靠炒股发大财,一劳永逸解决人生困扰,赌徒都是这样想的
  顶尖赌徒都是九死一生,何况你们
  
  你不是C罗,但你觉得自己是,短炒有人赚10亿,但那不是你,股民有多少人,赚亿的又有多少?!
  赌符号和价格波动,很有把握?!
  
  如果经过这个牛市,你觉得不再炒股了,恭喜你,你进步了
  这世界,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个普通人,怎样去增加年收入,怎样让自己更有用,怎样去理财投资
  这才是对的思维
  普通人
  ================================
  龙飞虎兄和丁一熊兄的文字,两种风格,两种思路。
  一个偏重战术,一个偏重策略。
  适合不同人群去研读。
  
  两盘菜,找到适合自己的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