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国将推出网络身份证 公民可直接用于网络注册

15-06-10 00:57 1447次浏览
讲股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解放日报  2015-06-09 16:57

记者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在科技部、发改委和公安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建立起“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安全审查,开始向公民签发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

据悉,eID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芯片为载体,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目前,eID的主要载体是银行金融IC卡,采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在网上验证身份,私钥生成于安全智能芯片并不能被窃取和非法使用。公民在使用eID注册网络服务时,只需将eID卡往NFC手机背面一贴,就可通过“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向网络应用机构证实有效身份,用户将来也无需再记忆越来越多的账号和密码,从而享受eID的“一次签发、各处使用”的安全和便捷的服务;eID的服务体系使得用户在不同网络应用机构中被分配的身份代码是不相同的,这样既保护了个人身份信息,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个人在云端的行为数据被汇聚、分析和追踪。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讲股事

15-06-10 01:01

0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外媒称,除了个人身份证以外,中国公民可能增加一个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当局称这能避免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但也有分析认为,有关部门对公民网上活动的追踪掌握也会得到强化。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9日报道,上海《新民晚报》报道称,该报记者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独立于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之外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安全审查,开始向公民签发eID,用虚拟身份的推广,避免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

  报道引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eID事业部负责人严则明介绍,中国缺少网络身份识别和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绝大部分网络应用只能以姓名、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在网上认证身份,这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层原因。

  他说,eID的加密算法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这样公民在网络信息注册或网上商业行为时,就不需要明确的个人信息,出示eID即可。用户将来也无需再记忆越来越多的账号和密码,每个公民只能有一个与其真实身份对应的eID。

  报道说,截至今年5月,加载eID的工商银行金融IC卡已在全国发行1600余万张。上海银行、民生银行信用卡等也即将发行加载eID的金融IC卡。

  中国政府近年提升对网络身份制度的建设与管理,从国家层面进行相关规划。中国网信网发表文章,指“做好网络身份管理是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的基础”。文章认为,网络空间身份管理有利于促进网民自律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也有利于建立网络信用,发展电子商务。
讲股事

15-06-10 00:59

0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东方集团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互联网安全服务公司。金联汇通eID业务是基于“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为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互联网交友、专业服务机构、电信、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企业提供网络身份和交易保护服务,并保护eID持有人的个人隐私。金联汇通旨在打造互联网生态 的基础身份安全平台和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基础平台。
金联汇通与公安部eID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安部eID中心授权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eID交易保护平台(金联eIDLink)。金联eIDLink平台做为公安eID平台的应用接入机构和eID应用推广单位,共同为eID载体持有人提供实名身份认证服务和数字签名服务,保证eID持有人与交易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易实名、安全和可靠。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