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的上班族史蒂芬·秦奔赴1000英里到香港,为的是在这里开个可买卖中国内地股票的账户——他原本在家就能购买。成千上万名内地投资者的资金正进行类似“往返游”,先是流入香港券商设立的户头,再通过“沪港通”购买A股股票重返内地。
原因何在?答案是更省钱。交易佣金打折、
保证金 贷款收费更低,甚至报销往返机票,这些都令香港券商看起来比内地同行更慷慨。而且,内地投资者还能在香港借到更多钱炒股票。“我做过研究,意识到通过香港券商炒股是绝佳机会”,来自山西省晋城的秦说,“现在这么做肯定更划算。”
就在内地券商因有关部门加大监管而收紧保证金贷款业务之际,香港券商发现了可迎合内地投资者的有利时机。由于中国内地股市创下一年内的全球最大涨幅,这种业务正为香港券商提供一种可与内地更大对手展开竞争的途径——后者正在香港扩张业务。
香港耀才证券行政总裁陈启峰表示,该公司约有1.5万个属于内地人的账户,如今其中约50%的资金都被投资到上海A股市场。他说自沪港通启动以来,来自内地投资者的业务已增长9倍。这家香港券商承诺为内地投资者提供1万港元交通费,并称有关费用比内地更便宜,还提供免佣金交易和成本更低的保证金贷款等服务。目前至少已有十多家香港券商在提供各种类似激励措施。
陈启峰表示,大部分寻求在港开户的内地投资者在香港的银行有存款。自启动“沪港通”以来,包括内地“访客”在内的香港投资者已向沪市投入1540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