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铁投借壳柳化,近日网站上的一篇思考
广西铁投集团关于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营工作的做法及思考
近年来,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铁投集团”)在全面履行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的为铁路项目筹集配套资金和管理铁路资产的同时,坚持多元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营工作,不断激发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活力,为增强国有资本筹融资能力,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广西铁投集团按照自治区关于深化国资
国企改革 发展的要求,注重发挥大型国企的资本优势和民营企业的市场优势,通过集团二级全资子公司与民营企业合作,主要在集团三级项目公司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
目前,广西铁投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的项目公司主要包括广西铁投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吉大丽原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文化旅游、
房地产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物流贸易、化工等板块。通过利用民营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乘数效应,各板块业务均取得了较快发展,经营状况良好。
二、主要做法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并无成熟的案例可供借鉴。广西铁投集团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坚持大胆创新、小心求证、稳妥推进,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板块业务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对重点企业,在股权结构上,国有资本必须控股,做到有绝对的话语权。对控股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财务总监及重要部门的管理人员由集团直接推荐或选派,做到全面掌握企业发展、重点投资决策及财务情况。
二是加强企业管控工作。在管理模式上,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全部按照二、三级子公司进行管理。在企业重大投资决策上,如企业“三重一大”问题,国资部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办法,并充分尊重合作方意见,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在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上。实行内部统一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加强内控建设和内部监审,开展项目后评价,不断加强企业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的研究和防范。
三是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在部分合作企业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外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全面推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大经营放权,增强自主经营,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范经营与适应市场问题。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对股权分配比例存在不同看法,民营资本期望获得经营控制权,但国有企业由于政策的限制必须获得控股权。由于在公司治理理念上有差异,并且重大经营决策审批时间、程序过长,导致企业管理效率、决策效率相对低下,容易延误商机,不利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灵活发展,也增加了资金沉淀的成本。
二是发展规划与管理制度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相对比较灵活,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比较规范严格。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强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充分发挥产权市场的作用,鼓励调动民营企业对投资市场积极性,要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监管机制和法人治理机制,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系统规划;同时,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亟需改善。
三是企业监管问题。国企注重资金安全、管理规范和发展战略,而民营企业更注重利润最大化。在双方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管理方式往往偏向于民营企业,增加了经营风险。而国有企业派驻管理人员或兼职参与经营,经常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经营事项监管不到位情况,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益。
四是企业筹融资问题。混合所有制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民营企业提供资金能力十分有限,为保证项目建设和后续发展资金,需要国有企业持续的资金注入,而且为其提供融资担保,增加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是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问题。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企派出高管人员多为兼职,监管力度相对不足,加上缺乏一整套市场化的用人用工制度和激励机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业务人员相对短缺,在现有的条件下,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四、相关建议
一是建议自治区层面尽快出台实施方案,为我区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和改革环境。
二是建议调整完善国有资产考评机制,允许国有企业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情况下,容忍必要的失败,增强企业的改革决心和信心。
三是建议加强指导混合制企业规范运作管理,适当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以加快项目公司管理效率,提升国有与非公资本的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