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日 | 分享绿盟科技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今天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始的第二日,主题为金融日。围绕着网银安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表示,当下网络攻击、网络恐怖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侵犯个人隐私、窃取个人信息、诈骗网民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猖獗。在此基础上,安全周首日发布的《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了个人端公民手机的安全隐患。
近日,绿盟科技针对互联网
金融行业发布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报告收集了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134份安全漏洞,对互联网金融常见的安全漏洞进行了统计及深入分析,并从业务设计角度给出了防护方案,包括越权漏洞代码防护、任意用户密码修改、恶意注册代码防护、恶意短信代码防护等。
互联网金融安全防御
在各种类型的安全漏洞中,大多数常规的安全漏洞(例如XSS、SQL注入等)能够使用Web应用防护设备等措施来进行通用的防护,但是业务设计缺陷造成的漏洞无法用这些措施来进行通用的防护,唯一解决方案就是从设计上避免它、在代码上修复它。
越权漏洞代码防护
针对平行越权漏洞,我们建议让访问和操作的对象增加用户属性,当对目标对象进行访问和操作时,服务端对会话和对象的用户属性进行校验,通过校验后再执行读取和操作。
针对垂直越权漏洞,我们建议使用默认拒绝所有的访问机制,然后对于每个功能的访问,-明确授予特定角色的访问权限,同时用户在使用该功能时,系统应该对该用户的权限与访问控制机制进行校对。
任意用户密码修改
针对重置密码功能中的任意用户密码重置问题,首先要保证短信验证码校验功能本身的安全,给随机验证码的认证次数设定限制,当认证超过次数限制则使当前验证码失效。其次,要保证短信验证码的验证流程不会被绕过,在短信验证通过之后重置密码操作时,需要从服务端会话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经过了短信验证码的校验。最后,要保证重置密码功能不能被换位使用,重置密码的目标账号不能从客户端参数中获得,而应该从服务端会话信息中获得。
恶意注册代码防护
恶意注册漏洞一般是由于手机短信或邮箱认证功能存在缺陷或能被恶意利用导致。在设计注册功能时,要注意对手机短信或邮件的错误认证次数设置限制。尤其要注意邮箱认证内容要具备不可预测性。在经过手机或邮箱认证后,要保证注册的目标账号为会话中保存的认证的手机或邮箱。
恶意短信代码防护
针对恶意短信类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