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函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某杰出科学家警告称,中国的核电站扩张计划“十分疯狂”,因为中国在核电站安全控制方面投资不足。
发出此警告的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他表示,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这一灾难性事故发生后,中国暂停了建设新核电站的步伐,然而现在在中国内陆地区加快建设核电站的建议尤其危险,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对数百万人用水依靠的河流以及大片重要农田的地下水供给造成污染。
中国望在2020年赶超日本核电站发电量
2011年,为了重新审核其安全标准,中国对新反应堆的建设申请予以停批,但是今年3月却批准了两处新反应堆的建设,这部分表明中国试图在2020年前赶超日本的核电站发电量,从而在十年后跃升为世界上最大核电使用国。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续签了与中国的核合作协议,该协议将允许中国购买更多美国设计的核反应堆,并且还可能获得“从用过的核燃料中重新处理钚”这一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热衷于增加核能发电量,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核能发电也有助于减少对进口油气的依赖。
中国核能问题上的两种声音:要安全还是要发展
何祚庥表示,中国的核电站扩张的太快,以至于无法保证它具备安全性和专业的监测水平。这两者对避免核事故发生非常重要。
何祚庥在中国科学院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中国就核能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以安全为重,另一种则以发展为先。”
他谈到的风险包括了“腐败、较弱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他还指出:“他们想在2020年前使核能装机容量达到58千兆瓦,最终达到120千兆瓦至200千兆瓦之间。这是十分疯狂的。”
何祚庥对中国核计划提出的质疑特别具有权威性,不仅因为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更因为他此前在一系列争议问题上都坚定的支持政府。 在20世纪50年代拆除北京市城墙等一系列事件中,他都一直拥护政府的立场。
何祚庥更愿意看到,当通过审批或已在建的核电站都竣工时,中国能停下核电站扩张步伐,然后用上数十年的时间积累安全运行这些核电站的经验,之后再谈扩张事宜。几乎中国所有在运行的核反应堆都建于2000年之后。
中国核能便宜,因为我们降低了安全标准
何祚庥表示:“目前中国还没有足够多的经验来判断(核电站)是否会发生事故。”他认为,评估核电站是否会发生事故,“核反应堆的数量和这些反应堆已经安全运营的时间长度都至关重要。”
何继续说:“在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后,中国也对国内核电站做了安全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只是一些小问题,最终的结论是中国的核电很安全。但是安全检查是按照旧的标准进行的,这些旧标准本身需要提高。”
何称,中国政府官员认为核技术自切尔诺贝利和三厘岛核事故后就已经得到改进,但是他们或许忽略了在两起核事故中的人为错误和有缺陷的安全机制。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操作员已经承认,在地震和海啸前,公司因担心法律诉讼和民众抗议而未采取更强有力的灾难预防措施。
对此,何认为:“尽管日本有着更精湛的技术和更好的管理,同时也非常努力地向美国和前苏联学,但是它仍不能避免事故发生。”他还补充道,中国在核监控上配备的人员比日本配备的更少,提供给这些人员的工资也很低,这样这个岗位就吸引不到好的年轻科学家。
何祚庥还表示,中国曾考虑对核电站实施更严格的安全标注,但后来又放弃了该计划。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核能面对非常大的扩张压力,同时大型能源企业也有足够的权势将企业的经济利益置于国家安全之前。
何祚庥说,“过去四年在更新标准方面曾进行内部讨论,但是这么做需要更多的投资,这将对核电的竞争力和盈利性造成影响。”他表示:“中国的核能成本很低,因为我们降低了标准。”
何称:“现在环境保护部正考虑设一个新的监管职位。当他们邀请我参与讨论时,我告诉他们——‘你们的安全监管不是独立的,因此对核电的监督往往是假的’。”
最大担忧:核电站总建在人口密集区
何最大的担忧之一是“通过在内陆兴建核电站来实现积极扩张计划”这个建议。三个省已经被选定作为核电站建设点,并且已经开始初期建设工作,还有更多的省已经相继提出核电站建设方案。
中国缺乏水资源。内陆核电站需要建设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以便于在日常运营或发生紧急事故时冷却。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因此一些内陆核电站往往建在人口密集区。何表示:“他们说可能把核电站建在沙漠中,但问题是沙漠里没有任何水。”
将核电站建在人口密集区(例如城市和农田旁边)的一大威胁是,任何事故都可能使数百万人陷入类似于福岛核泄露事件后所面临的核辐射和长期污染危险。
何祚庥表示,“如果他们将核电站建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核泄露的后果将极为严重。如果他们能保证核电站100%安全,我绝不反对,但是没人能保证这点。”
“老实说,我已经88岁了,不管核电站是否安全,它对我的影响都不大。但是我担忧我们后代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讨论核电项目时,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赢利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