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发布2015年5月5日发布公告,全资孙公司大连汉信和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就“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用噬菌体联合制剂研究”项目开展合作并签署了技术开发合同。
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各种致病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正在逐渐下降。目前临床分离到的各种致病菌中,对较常用的抗菌素均已产生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对临床治疗更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并明显的增加了病死率。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针对各种细菌(包括各种致病菌)的病毒,可视为一种“捕食”细菌的生物。一旦离开了感染的细菌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随着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抗生素治疗逐渐受到威胁,噬菌体的研究与开发迫在眉睫。
噬菌体制剂具有许多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噬菌体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针对相应的病原菌,而不会破坏正常菌群;噬菌体的作用机制与抗生素完全不同,细菌不易对噬菌体产生抗性,而且噬菌体可产生适当的变异以适应宿主菌的变异,传统抗生素则不具备这种优势;噬菌体是宿主菌依赖性的,只在细菌感染部位发生作用,随着宿主菌的清除而死亡,不会残留在体内,因而更比抗生素具安全性;噬菌体的指数增殖能力是噬菌体治疗的一个显着优势,在治疗中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噬菌体不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治疗的副作用小,很少有噬菌体治疗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噬菌体对各种造成伤口化脓性感染的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的化脓感染,包括化脓性伤口感染、胃肠炎、脓毒症、骨髓炎、皮肤化脓性感染、脓胸、肺炎、脑膜炎、细菌性腹水以及支气管深部的化脓性感染等。
另外,噬菌体的其他方面用途也相当广泛。利用裂解性噬菌体的杀菌特性,在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中抑制上述病原菌的传播,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动物性食品生产、加工或贮藏过程中应用噬菌体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消除病原菌的污染;亦可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的添加,从而降低目前过度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对养殖业,鱼类及高价位海鲜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