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是下一个“大风口”?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宣布,就中港基金互认工作安排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初期投资额度为双向各3,000亿元人民币。
有业界人士指,基金互认可吸纳内地资金及引入外地基金产品,相对沪港通,对香港金融市场作用更大。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欢迎。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这是继沪港股市互联互通之后,内地资本账开放的另外一个里程碑。这举措亦促进香港发展成为亚洲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中心。
对于基金互认初期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规模较沪港通额度更大,香港证监会指,投资额度是以净额计算,认为北向及南向的额度各3,000亿元已不算小数目,预料足够两地基
金业界需求。
香港证监会投资产品部执行董事梁凤仪表示,如果额度用至约2,500至2,800亿元,或会研究提升额度规模,但相信额度不会在短期内用尽。她又指,中港基金互认的额度由外汇局控制,每只基金不会设有个别额度,会在交易完成后才会计算额度。她期望内地首只在港销售的基金可第三季推出。
香港立法会议员张华峰相信初期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参与,不会炒二、三线股份,不担心会引致股市大上大落;基金互认可吸纳内地资金及引入外地产品,相对沪港通,对市场起更大作用。
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陈立德表示,基金互认提供多一个渠道,为香港市场增加多一笔资金,虽然未必全部投资香港,也可投资海外市场,但相信对港股有一定作用。
广发证券陈果认为,基金互认成行 港股盛宴第二波需重视。
A股资金将泻洪南下,新一波港股盛宴一触即发。新一波港股行情在深度、广度与持久度上都将远超第一波。从价值面来看,港股市场估值洼地现象越发显着,上行空间巨大;中港基金互认、深港通一系列政策是力度极强的催化剂,将带来大量实际的南下资金。
内地基金行业背靠庞大市场,造就不少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内地十大基金公司中,许多如华夏、易方达、嘉实及南方等更走出国门,以香港为其海外业务的桥头堡,自RQFII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业务推出后,亦成为首批实物A股ETF的发行商,提升对香港投资者的知名度。数据显示,作为内地基金一哥的华夏近年资产管理规模一直超过二千亿元人民币,其他十大的常客如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及汇添富等,资产管理规模都逾千亿元人民币。
周五港股收市后公布中港基金互认,恒指夜期低水转高水,升逾225点见28,207点,已经充分说明下周港股注定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