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推一个股票,
洪都航空,历史新高后继续发力,也是百元股的资质
0
故事还没讲完,继续涨
0
0
不错,滞胀
0
根据
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合并重组,推出航天航空动力集团和卫星导航二个部分
集中力量办军工武器生产集团,要从中央企业改制、重组、规范成为真正市场化的军工企业,步入全球竞争。国家审批程序取消,市场化运营。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参加竞争,生产产品,降低成本,军方需要的武器从企业购买,市场化价格,不再有国家下单任务生产,无偿提供军方使用,业绩靠政府暗补,企业利润不能保证,一旦改革,业绩就会上天,一个导弹就几百万,美国马丁、
通用电气公司都是150、130$股价,所以
航天动力、
航天晨光、
航天长峰、航天科技都是资金进来吸纳时期,持有长期看空间极大。国防安全是国家战略性任务。美国、日本是亚洲不稳定的原因。美帝国主义是制造战争的根原。美国对中国南海侦察横行霸道,对俄罗斯就不敢,原因是我们军事还不强大。航空母舰、战斗机、弹道导弹、核弹头、导弹防御系统,导航、激光武器、卫星、还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几十年体制不是市场化,没有形成战斗力,积极性没有起来,没有和科研院所个人利益集合,以后科技人员持股,参与公司管理,和个人利益集合。就会快速长大。其实技术水平已经世界水平,重组会让军工股成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军工股。2美元股价就消灭了。
0
航天科工集团重组策略
航天科工集团重组,航天系现有6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航天科技、航天信息、航天电器、航天晨光、航天长峰、航天通信。目前,航天科工集团的重组思路日渐明晰,该集团以航天防务、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作为三大主业板块作为业务发展策略,现在重组的路径却以研究院为单位展开,以“军转民”为契机,进一步明确现有上市公司的主业发展方向,其中,重点支持上市公司发展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这两个军民结合的业务板块,航天防务也在推进,军工资产中的移动导弹武器系统一部分可能装进航天通信,估计装备制造是集团资本运作核心中的核心。
航天科工集团对旗下资产的整合可谓一波三折。前两年,航天晨光、航天通信、航天科技和航天长峰等公司都遇到重组困难,并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如航天晨光一年多的立案调查下文现在都没有产生。航天通信于2006年7月,原拟增发价为18.6元至37.2元,发行3000万至6000万股;调整后最低增发价为10.99元,发行不超过11000万股,募集资金约11亿元。该公司筹资一方面拟投资3亿新建2 条导弹总装线,一条导弹系统集成线,用于打巡航导弹的超低空防空导弹及配套雷达、红外测控的研发;另一方面计划出资2亿元收购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66.52%股权。但因增发新股过期或者董事长获刑变更,上述两个项目被无限期延误。到2010年1月26日,航天通信收到浙江证监局发来的《调查通知书》,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决定对航天通信进行立案调查。但航天通信并未在公告中透露遭调查的具体原因。之前有消息称,航天通信已完成收购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捷诚)66.52%股权的工作,但并未发布公告,因而遭到浙江证监局调查。
航天科工系重组虽逾挫折,但展现出来的军工资本整合的战略思路却非常明确。
航天一院主刀航天信息.在信息产业方面,目前航天科工的相关资产集中在航天信息(600271)上,由航天信息技术研究院(一院)主刀重组。2009年8月19日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重组后重新揭牌。该研究院由原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八五一一研究所、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公司等单位重组而成。
航天二院主刀航天长峰.航天防务资产因长峰集团原持有5740万股航天长峰股权或占总股本的19.62%,无偿划转给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防御资产整合平台以航天长峰(600855)为中心渐渐明了,二院实际控制航天长峰27.75%股权,这为其整体上市实现30%的相对控制权提供机会。二院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早期地地导弹控制系统,多代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第一个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固体陆基机动战略导弹的研制生产任务,为军队装备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二院是一个军民结合、技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经济实体,下属1个工程总体设计部,10个专业研究所,一个亚洲第一的仿真中心,三个总装试制生产工厂及若干个服务保障单位,现在拥有总资产50多亿元,拥有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先进的试验手段、测试设备、生产工艺及加工技术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国家认证。形成了机床数控系统、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工业过程控制与系统工程、雷达与广播通信、计算机技术应用、工业设备与仪器仪表、特种器件等系列产品,并拥有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这个航天科工长峰集团有限公司可能率先注入上市公司。
航天三院主刀航天科技.航天科技(000901)由航天飞行技术研究院(三院)主刀重组。2008 年8 月19 日,航天科技计划以11.13 元/股收购航天三院持有的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93.91%股权、北京航天时空科技有限公司86.9%股权、北京航天海鹰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已于2009年9月完成交割,涉及资产3.18亿元。三院曾成功地研制了舰舰、岸舰、空舰、潜舰等多型号系列化导弹,先后承担了20多个飞航导弹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任务,完全具备国家高新武器工程和尖端武器型号研制的实力。
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目前航天科工的相关资产集中在航天晨光(600501)上,最近航天科工集团已经无偿划转股权给4院,说明晨光由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六院)主刀重组,资产整合平台可能涉及相同董事长(杜尧)的航天晨光和航天通信(600677)两家公司,后者真实资产实力大于前者,可能吸收合并航天晨光完成战略重组,同时,航天科工所属的航天汽车优质资产(民品)注入重组后的新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对该汽车板块的资产整合实际上已经开始。因航天通信的武器系统涉及(四院),而四院分布于北京、江苏两地,航天通信前两年增发新股拟计划出资2亿元收购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66.52%股权。
随晨光集团将其持有的航天晨光公司股本总额的23.98%(共计7,780万股)股权无偿划转给航天科工运载研究院(6院),航天科工的资本运转架构以研究院为核心的战略思维非常清晰,现在一院、二院、三院、四院都有上市公司,唯独4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没有上市公司,而航天科工系5只主板股份里唯独航天通信大股东不是研究院的。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设计、研制、生产和各种试验基地。在我国成功发射的卫星中,有40多颗应用了四院研制的固体发动机。成功为我国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事业研制提供了80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由四院提供动力装置的我国新型远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三战连胜,强了国威,壮了军威;四院参与研制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飞船六次遨游太空,六次胜利凯旋,圆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
航天晨光是国内最大的特种改装车辆生产厂商,民品汽车产业主要通过控制34%权益的航天汽车平台进行。前两年经国防科工委批准,出资585万元收购航天信息(600271)持有的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14.74%的股权,并出资3100万元对其进行增资扩股,控股比例为52.5%,其余47.5%的股权由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持有。重庆航天新世纪专业从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动中通)、激光陀螺、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快速定位定向系统、航空航天遥测遥控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动中通是指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移动载体在运动(姿态不断变化)过程中,能够保证卫星通信天线电轴精确对准同步卫星的天线跟踪平台。动中通系统主要由动中通天线平台、集中控制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音视频系统等组成,在此平台上可以实现载体移动过程中宽带卫星通信,传输视频图像、语音、数据信息。主要应用于安全指挥调度,移动收视系统,安全防护监视报警系统,立体安全信息中心系统,领导出行或出国访问通讯安全指挥专用系统。
航天通信曾计划出资2亿元收购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我国最早集研制、开发、生产车载电子信息系统集成和特种车辆改装于一体的专业厂家。产品以车载电子信息系统集成和特种车辆改装,包括厢式车,轿式车,特种电子方舱等八大系列400多个品种,主要服务于部队,海关,电信,通信,医疗卫生、公路运输以及工程机械等国内外高尖端行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二级保密单位,中国500家最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
从重组思路上分析,航天新世纪资产由航天通信持有更合适,而捷诚车载电子与航天晨光特种改装车辆在产业链上存在上下游关系。但航天系内资产交易,一方面透露系内同类资产开始整合,另一方面显示航天晨光与航天通信可能存在进一步整合成航天装备制造业务板块之机会。未来不排除航天科工四院与六院重组成一个类似航天装备制造的新研究院,如同信息研究院重组一样,而航天科工系研究院改革方向是变研究院为事业部制。但从航天刻工集团股权划转来看航天晨光和航天通信合一的可能性减少。航天通信重组转向军品核心领域概率提升,而航天晨光转向以汽车装备为主的民品路线机会较大。
目前,航天汽车注册资本为71,942万元,法定代表人谢柏堂,航天汽车股权结构为航天科工持有50%;航天晨光通过2004年收购持有34%,沈阳新光集团持有16%。航天汽车主要投资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30%)、北京广汽航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天台全机电有限公司和苏州航天紧固件有限公司。59岁的谢柏堂,既是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运营部部长,又是航天通信新加盟的董事,可能是最后主刀航天通信重组的航天系末日功臣。
航天汽车的前身为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公司,由航天科工集团与珠海华晨控股共同组建,并于2001年5月10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核准登记注册。2003年8月15日,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受让珠海华晨控股所持有的该公司50%的股权,并于2003年11月28日经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核准变更登记,同时公司更名为中国航天火炬汽车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6月11日,航天科工集团和其全资子公司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受让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的名称)所持有该公司34%和16%的股权,并于2004年7月8日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核准变更登记,同时公司更名为中国航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航天科工曾计划将新光集团(资产质量一般)与沈阳新乐公司和新星机电合并注入航天通信,但因前董事长陈鹏飞反对而停止。
航天通信因杭州中汇整体搬迁获得补偿总额约6亿元。本次收储土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工人路59 号,面积170879.79 平方米(合256.32 亩),用途为工业用地。
杭州中汇此次整体搬迁补偿60443.92 万元,其中经济补偿、奖励费共计人民币56147.97 万元,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补偿:4295.95 万元。其中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补偿用于偿还杭州中汇所欠杭州市企业产权交易所人民币4295.95 万元。
补偿金额分四期支付
$在协议生效后萧山建发公司向杭州中汇支付首期款项人民币25670 万元;
$在杭州中汇取得新厂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且取得杭州市企业产权交易所遗留问题款项缴讫收据并书面通知萧山建发公司后,萧山建发公司向杭州中汇支付第二期款项人民币5130 万元;
$在杭州中汇完成新厂房建设、老厂区开始实施房屋拆除时,萧山建发公司向杭州中汇支付第三期款项人民币5130 万元;
$杭州中汇完成整体搬迁地块的净地交付后,萧山建发公司向杭州中汇结算支付全部余款。
航天科工将收购两电子公司进军智能电网
2009年08月13日 网易财经8月11日讯 中国航天科工(深圳)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宣布将收购深圳市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瑞捷”)和西安亮丽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亮丽”)。航天科工总经理谢伟良表示,这次三家企业的合作目的主要是为进军国内智能电网的建设。
谢表示,收购完成之后,三家公司将会以泰瑞捷为上市平台,业务为表计等业务,致力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关于在回答在那里上市的问题时,谢表示个人倾向于国内市场,并且他认为未来的上市公司泰瑞捷,将会是 中兴通讯经营模式的翻版。“国有民营”是未来这家公司的特点,一言概之就是引入上市公司的规范管理,但是控股股东为国家。
作为央企中的高科技龙头企业,航天科工看好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和重大机遇。这是我国国家电网改造工程和国家智能电网规划的启动后的一次重要收购,航天科工通过此次连环收购,将整合电力设备市场的优秀资源,优势互补,强强合作,以专业队的阵容更快、更佳地参与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
所谓智能电网,是指通过建立数字化的电网系统架构,从整个网络系统的各个节点处(电表、变电站、发电厂等)获得所需的智能化的信息,更好地管理电网结构中上至数量众多且分散的小型发电站,下至居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它包括先进计量体系(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和高级资产管理(AAM)四大模块。其中,AMI是智能电网的关键体系,而智能电表又是AMI的核心。
航天科工一直在电子式电能表行业占有相当市场份额,是东南亚、中东、独联体和拉美以及我国南方电网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拥有300余名专业人员从事电能表计和电力自动化产品(集抄系统、用电计量一体化管理系统等)的研发。
作为深圳市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泰瑞捷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拥有完善的专业研发验证、品质监测设备和基于ERP的生产管理系统,聚集了国内第一批从事电子式电能表研发和生产的优秀人才,是电子式电能表、电力监测控制仪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安装式数字仪表上的技术翘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电能表方案供应商。
西安亮丽则是我国西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科技表计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资质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及厂房。同时,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西安,也将为航天科工在电力技术上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收购泰瑞捷、西安亮丽后的航天科工,将朝着智能电网全方位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方向发展,并已经成为全球领先、国内一流的表计和电力自动化供应商。
因此,此次收购后,航天科工集团将以其深圳公司为管理平台,将积极参与国家坚强的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其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网产品供应商的步伐。
航天科工总经理许达哲表示“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进改革调整,是集团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此次完满收购泰瑞捷、西安亮丽,体现出航天科工为电力行业再造一个“中兴通讯”的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目标会成为现实。
借助泰瑞捷和西安亮丽在北方的区域优势,收购完成后,航天科工将实现电力设备的全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