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顺鑫农业还在半年报中着力强化牛栏山酒生产工艺,公司称,2014年上半年,牛栏山酒厂已从搭载神舟九号
飞船的牛栏山一号大曲中筛选出两株高糖化力霉菌,并将其培养成为麸曲,开展了"大麸结合酿酒实验",为下一步生产口味独特的牛栏山特色基酒和打造差异化二锅头产品奠定基础。
市场方面,顺鑫农业称上半年精耕北京市场,推进"1+4+5"亿元市场布局,着力开发"长江三角洲"市场。"1+4+5"是指以北京市场为核心,推进周边天津、保定、呼和浩特、沧州4个地级亿元市场和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5个省级亿元市场战略区域的布局、培养与渗透。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认为,牛栏山酒想向北京更泛的外围市场扩张,难度很大:"北京市场既可以‘下里巴人‘,也能够‘阳春白雪‘。在其他区域市场,消费者心目中的牛栏山二锅头仍然是低端产品。"
事实上,顺鑫农业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日前通过非公开增发的形式募集资金17.43亿元,其中将投入9.32亿元用于牛栏山酒厂研发中心暨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一期、二期)项目,投入3亿元用于白酒品牌媒体推广宣传。
"在保持白酒生产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将调整6000吨白酒由低档白酒向中档优质白酒转型,新增高品质基酒储存能力12000吨。"顺鑫农业方面介绍。
对此,晋育锋向本报记者表示:"往上走也很正常,但眼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产能等基础保障上下功夫,仅凭顺义工厂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牛栏山年40多亿的销售额。"他认为,在白酒业下半场,消费者将更加注重性价比,而这就要求酒企在产能、生产工艺上做足功课,基础保障必须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