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炒作马歇尔只是一个借口,本质是对低价蓝筹轮动,炒作还是不错的。
[淘股吧]实际上我们换个角度就知道了,所谓马歇尔之前,中国一直在搞大建设,从项目确定性,收益性和额度来说,远比现在的马歇尔计划要大的多。
但是这些股票得到炒作没有呢?没有的。
为什么中国大建设期结束了,这些股票反而找到理由炒作了?
所以这些理由并不是炒作的真正理由。
那么真正的理由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大建设期结束了,资本开始反冲金融市场。
我从2008年开始就看牛市的,不过给4万亿耽搁了。。。呵呵。
继续说一下这个逻辑是什么。
中国原来一直处于高速的基础建设和重工业产能投入期,这个时间很长,从49年开始吧,到了79年,把基础架子打好,工业人口也培养出来了。
人口要分情况,印度人很多,工业人口很少,中国的工业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比较简单的例子,184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很大人口也多,但是依旧打不过英国,因为工业人口中国几乎为零。
然后79年开始,中国进入一个什么时期呢,就是消灭全球产能的过程,一个个行业的吃掉,从低端向上游一路吃上去,最近全球给吃掉的行业产能是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中国在基础建设和重化工重工业上继续疯狂投资,满足下游产业的原料和运输需求。
这个过程到2008年,基本就到顶了,再投资也没用了,但是来了一个4万亿,很没必要,说实话。
同时出了一部分钱去挽救欧洲,
美国那边也出了一些,但这没办法,他是最大的恶棍,不交保护费不成。
*
所以之后中国一直想绕开目前的国际金融架构自己另外搞一个小的,先满足一下自己的需要。
全世界的现代化国家,工业化的过程基本路数都是这样的,开始工业化建设,对资金非常渴求,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入到实体上去,导致虚拟市场,也就是资本市场很低迷。因为即使是金融资本,如果能锁定一个年盈利20%,市场规模高速扩张的企业,也不会去股票市场买入pe至少20倍的企业。
2008年之后,中国进入节点了,钱往实业上实际投不动了,没有大规模的项目可以投入,而实业逐渐完成垄断或者合谋垄断(比较典型的是染料行业的龙盛和闰土),利润开始暴增,这样钱开始快速回流资本市场。
带来的结果是利率长期一路走低,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