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千山药机资料贴)

14-10-25 17:53 21964次浏览
还是那个78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序:从20元开始关注并中线投资千山,期间试图波段操作,结果损失不少筹码。选择千山是基于公司转型及成长潜力的判断。由于之前在某吧的帖子常淹没在广告、口水之下,特在淘股吧开贴,以便收藏查阅。

本贴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以公司公告、新闻、研报、互动平台、股友(D兄,股手兄等)亲身经历等为主,尽量准确,但并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
霜降刚过,千山确不冷反热,于10月24日晚发布了三季度报告及一系列公告,转型大旗再次扬起,让我们期待千山成为一家伟大的创新企业,让千山的投资者收获公司高成长带来的利益。


小提醒:公司董事长喜欢在媒体面前展现公司形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言论可能兑现不如预期或者推迟兑现,请谨慎对待。

先从最近的一则小视频开始吧:
http://www.p5w.net/tradingday/zggsbd/201410/t20141023_649508.html走进千山药机 探寻转型期的阵痛与收获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37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还是那个783

15-03-03 08:04

0
业绩抢眼 千山药机涨停
中国证券报

  融资融券标的追踪

  基因测序概念昨日午后表现抢眼,达安基因 、荣之联等相关个股纷纷上涨,而千山药机则因为前晚出炉的业绩快报数据显著向好,全天受到投资者热捧,最终以60.23元涨停价报收。

  千山药机2月27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称,2014年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58.92%;营业收入为5.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8.41%。

  昨日早盘千山药机以54.88元开盘,之后受买盘力量推动,股价震荡向上,午后即攻上涨停,之后涨停板数度开合,但收盘时仍强势涨停报收。成交方面,千山药机昨日成交额达到5.07亿元,环比前一交易日增长逾1倍。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因测序新技术大量涌现,我国二代基因测序重新开闸,涉及基因检测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将收获直接利好。特别在年报窗口出炉窗口期,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该股融资仓位。
还是那个783

15-03-02 16:48

0
医学正在进入3.0时代

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近日,在深交所第六期“创业家思享汇”上,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应邀进行了“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主题演讲。汪建表示,医学正在进入3.0时代,即使像肿瘤(癌症)这样的疾病,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和免疫学治疗,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可以变成可管理的慢性病。

  “工业经历了4.0的发展,现在正在处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时代。但是医学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如果我们把古代医学叫1.0,现代医学叫2.0,那么我们正在进入医学3.0的时代。” 一开场,汪建就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医学现状。

  未来是什么?汪建指出,华大基因有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平台,华大基因要依靠基因技术帮助人们过“三大关”:一是要过出生缺陷关;二是要过肿瘤关;三是要过心脑血管疾病关。这三关过了,人就活到90岁了。

  父母亲遗传给孩子就是基因。汪建以地中海贫血症为例,华大基因的诊断率是99.9%。另一个疾病是唐氏综合症,深圳每年要出生几十个这样的患儿,华大基因筛查了50万人,准确率是99.99%,避免了6000个家庭生出由唐氏综合症导致的先天愚型患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肿瘤发病率和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心脑血管死亡率持续增高。但在美国,肿瘤的发病率开始降了。像乳腺癌是典型的遗传性疾病,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和外婆都患有乳腺癌。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自己患乳腺癌的几率是87%,所以干脆她就切掉了。也就是说,乳腺癌是一个遗传因素清楚的疾病,可以进行早期预测,可防可治。

  “我国癌症五年的治愈率是30%,而欧美国家都超过了66%。通过精准的基因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治疗,癌症五年存活率估计能到70%~80%。肿瘤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应变成一个可以管理的慢性病了。” 汪建说。

  汪建认为,健康产业将是一个超过十几万亿产值的产业,他呼吁大家永远地投身于健康、抗衰老这样的新兴产业,以科技作为指导,发展精准医学。

  未来,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拿自己可穿戴的观察数据、临床检测数据和基因检测数据,打一个包往网上一传,到数据库一搜,基本上就能判断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个怎样的水平。这比的是什么?比的是大数据。这个大数据是什么?是一个完整的生老病死的一幅全景图。

  华大基因提出了大目标,千种疾病能不能控制住?人能不能健康地活到100岁?形成大科学这条路线已经通了,能不能实现大产业?这是对华大基因最大的考验。
还是那个783

15-03-01 17:34

0
聚焦:未来医疗的四大疯狂趋势

纵观当前生物和医疗市场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创新,我们能够想像到未来20年的医疗保健市场状况。从可移植传感器到仿生外骨骼、基因测序和精准药物,医疗保健市场正处在巨变之中。

日前,研究机构Sparks & Honey对未来的医疗保健市场进行了预测,总结起来共有以下四大趋势:

移动诊所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就可以进行许多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对于一般的健康问题,我们有各种应用和Fitbit这样的设备。而智能体温计和数字听诊器等家庭设备能追踪我们的生命体征。甚至还有一些诊断工具能用于诊断严重疾病,如欧盟资助的SniffPhone应用可帮助用户诊断癌症。

Sparks & Honey文化战略家尼克•艾雅拉(Nick Ayala)称:“这些技术将让我们未来不再需要一个全功能的诊疗中心。通过相应的配件或应用,手机就是我们的移动诊所。”

远程医疗意味着患者可以更少地去医院,同时还能更好地与医生交流,因为医生可以随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真正的医疗保健问题变成了如何管理患者的数据,包括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了解患者的背景情况,以及有效地利用数据。

人类将变成“超人”

同时,我们正迈入一个人类“增强”时代。假肢变得更低价、更智能,能更好地与人类身体整合。霍普金斯大学最近展示了让被截肢者用思想控制假肢的技术,正在研发中的人体仿生外骨骼套装能让患者重新走路,也可以用于增强正常人肢体的机能。此外,皮肤、骨骼和器官的培植和3D打印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将来,我们也许能为自己的身体配备新的部件。

通过基因测序破解人体密码

目前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大脑结构和微生物组,我们对身体的细枝末节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将来,我们能从最细微的层面来控制健康,如有益微生物生长的食物,甚至是设计没有基因缺陷的婴儿。

精准及纳米医疗

由于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数据越来越多,将来的治疗会变化更加个性化,而不是“一个药方适合所有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和微生物状况开具药方,并在使用中更好地了解药效,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同时,纳米药物和医疗设备也在研究之中,如谷歌检测癌症的药片。其他潜在的重大突破还包括“模拟器官功能的芯片”,可降低药物研发过程中进行动物测试的需求,减少人体临床试验的时间。

艾雅拉说:“医疗保健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兴奋,以前只能在科幻片中看到的情景正在变为现实。”
还是那个783

15-03-01 16:35

0
转:基因测序行业知识普及一:二代测序无法替代一代测序
作者:我是表好胚
私募工场曦微成长精选1期投资顾问谢潜渊

  在上次的文章发了以后虽然也写了一代测序跟二代测序的区别,但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依然是二代测序迟早替代一代测序,这是一个典型的外行人的误区!

  首先先说明,这里所说的一代测序并非仅仅指一代测序仪测序,而是指效果类似的所有基因分型技术(比如PCR,基因芯片都是),简称为一代测序技术!

  要说一代测序跟二代测序最大的区别,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现在美国要打本拉登,那么就要搜索本拉登在哪儿,用二代测序它只能告诉你大概范围,比如本拉登60%的概率在阿富汗,20%的概率在德国,20%的概率在美国,然后美国不可能把整个阿富汗炸平吧,更不可能炸完阿富汗去炸德国,然后再炸美国吧,那怎么办,这时候一代测序就要出动了,它可以精确扫描每一个洞穴(基因),找到以后扔一个导弹,本拉登就挂了!你不可能一上来就用一代测序去找,因为全世界洞穴太多,你也不可能用二代测序去定位本拉登,因为它显示的只是概率,究竟本拉登在哪儿还是要精确扫描过!

  那么回到基因测序上,*上有朋友说了,他到深圳想做一次全身测序,结果发现没地方做,深入问了之后发现即使做了意义也不大,因为告诉你的只是概率,甚至误差还不小,价格还很贵!美国之前有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她去N个不同的实验室做了基因测序,结果得到的报告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文章可以去百度),原因就是一方面测序的方式不同,导致准确率不同,另外一点就是各个实验室对数据的解读也不同,于是对个体某种疾病的患病风险的评估也会不同!其实这就意味着二代测序对个体而言几乎是完全无意义的。。。。这可能会颠覆很多人想象中包治百病,神之奇技一样的二代测序吧!但是,虽然二代测序对于个体而言没用,但是如果样本足够多了,就有用了!举个例子,首先,解读不同很大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样本数不足,所以大家有分歧,现在全球的样本数也不过就几百万,依然太少,其次,对你个人而言这个基因患病几率50%完全没意义,但是对于整个黄种人而言,如果集体带这个基因,有10%的黄种人有可能患这个疾病,那就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了,对于药厂而言只要研发成功针对这个基因的靶向药就是赚大钱了!接着,二代测序的成本依然很贵,虽然 ILMN 宣称成本降低到1000美金,其实还是不够的,就算1000美金也要6000多RMB,谁会吃饱撑了去花6000块做这个检查,关键是检查完了你能得到的只是海量数据(几个TB的数据),然后你去找专业人士解答,结果5个不同的专业人士还给了你5种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建议。。。所以二代测序注定是一种无痛点,普通老百姓不会花钱买单的东西,所以二代测序真正的买单人是药厂,而数据库的建立过程注定是亏钱拿样本的(比如免费给你做测序,或者100块给你做一次,你就当玩)

  以上是二代测序,所以*上那位指望去做个全身测序,看看自己未来会有哪些病的朋友该失望了,你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在没法做,你要精确知道自己全身的基因要一代测序,但是这个测完估计得1-2年。。。而且价格极其昂贵,最后就是测出来也没用,因为解读不了,因为基因跟大多数疾病的对应研究现在才刚开始(某些特殊疾病的对应已经很成熟,比如乳腺癌之类的,其他大多数病种因为环境还有影响,所以很复杂,真正的研究现在才开始,因为测序成本大幅下降,可以用互联网模式烧钱拿样本了,只有有了足够样本才能更深入挖掘数据,找出基因跟疾病的关系)!

  二代测序未来的模式就是烧钱,亏本拿样本,足够多样本以后做成数据库,数据库给药厂研发指明方向,所以二代测序的买单人一定不是你我,而是药厂,或者CRO公司(罗氏一直在收购这方面公司,最近旗下的基因泰克又收了23andme的帕金森氏病数据,药明康德收购了NEXT CODE)

  等到药厂研发完靶向药以后需要做临床实验,以及到你头上准备用药的时候就需要一代测序技术了!举个例子,药物X对A型糖尿病有特效,Y对B型有特效,Z对C型有特效,某病人有糖尿病,去看病的时候医生就会让你去做个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最典型的就是现在的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就是一个玻璃片,上面有N条碱基链,学过生物的都知道,DNA是两条碱基链配对的,C对G,A对T,那么这个玻璃片上比如有100条碱基链,把你的碱基链拆开以后跟它去配对,一旦结合了就会发光,然后就知道你是哪种基因型了,然后就可以个性化用药了,这个过程你不可能用二代测序来完成,一方面成本太高,另外一方面准确率也有问题!

  所以一代测序跟二代测序是基因测序行业的2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不可能互相替代,但是又缺一不可,没有二代测序的爆发,就不会有大量靶向药,一代测序的市场就会有限(比如现在几乎只用在癌症上),而没有一代测序技术的成熟,应用二代测序数据库做出来的靶向药就无法用在个体身上!未来这2个方向都可能出大公司,我打比方,一代测序是出像罗氏,西门子雅培那样的诊断试剂巨头,而二代测序是出像谷歌,百度那样的大数据库巨头,但是两个方向也不是没风险!一代的风险在于你要领先你必须不断研发投入,因为一旦专利到期,必然无数仿制者竞争,你要做到罗氏,西门子那样就必须不断投入研发,幸好这块中国还是有专利保护的,同时幸好中国这块跟美国是同一起跑线!二代的风险是数据库最终没有做成一家或者几家独大,而做成了现在JD的格局。。。那就得烧很多年钱,最终要么寻求被并购(被并购也肯定能卖好多钱,尤其是卖给药厂),要么做最后剩下来的才能赚钱!
还是那个783

15-02-28 16:33

0
中国有望翘楚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
PharmAsia News 2015-02-28

【摘要】从癌症筛查到提供个体化治疗,从罕见病到首个基因筛查体外受精(IVF)婴儿诞生,中国在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日趋白热化的全球竞赛中表现非凡,大数据和基因组网络仅是其中之一,全球最大基因组机构——华大基因(BGI)CEO王俊如是说。

北京——2012年8月24日,当世界首例胚胎移植前接受全基因组筛查的试管婴儿(IVF)在中国湖南省诞生之时,喜悦之情洋溢在中国基因组学者和医学专家心中。

中国属于出生缺陷率较高的国家,高达5.6%,即100例新生儿中出生缺陷婴儿超过5例。总体上,约有8,000种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缺陷疾病,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因此,产前基因检测在中国就显得非常重要,全球最大基因组机构华大基因的CEO王俊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未来论坛上指出。

“在1,500对进行基因检测的新婚夫妇中,我们发现85对夫妇具有生育出生缺陷婴儿的高风险。”

而在中国某些地区,这种风险更高,这也将改变生活在出生缺陷疾病高发地区人们的命运。这些地区包括中国南方省份广东和广西,一种罕见血液病地中海贫血在当地居民中发病率较高。

华大与湖南中信湘雅医院合作,应用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对IVF胚胎开展基因异常检测。通过胚胎植入前测序,该研究院从受精数日后形态学正常的胚胎中去除了7~12个受精卵。

自2010年以来,已有33对夫妇的胚胎经测序后植入,22对成功受孕,成功率为66.7%。截至目前,已诞生17个健康婴儿。

此外,唐氏综合症无创产前筛查越来越价廉,一次检测费用为1,000~2,000人民币元(160~320美元)。基因检测不仅可预防出生缺陷,还可发现出生后的潜在风险,如链霉素导致的耳聋,王俊说道。

对于携带遗传性基因异常但未出现疾病症状者来说,他们是真正的“超级英雄”。这些万幸中的幸运儿只占人群中的17/1000000,但他们可以提供破解这些疾病的宝贵线索。

基因检测, 免费?

王俊指出,基因组检测发展之迅速,费用下降之快,已远远超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

英特尔总裁Gordon Moore首次提出的这一定律认为,每隔18~24个月,半导体容量将翻番,而价格下降一半。

在人类基因测序检测之初,每个基因组检测费用约1亿美元,而现在的费用降为数千美元,相当于数千元人民币。

王俊预测,按照目前趋势发展,基因测序最终将会免费。再过4年,即到2019年将有可能变为现实。

如同计算机的演变,从个人计算机发展到互联网,基因组研究正从个体检测向“基因组互联网”发展。

这种基因组网络将分享相同疾病患者的经验,提供相互帮助。在美国, Patientslikeme 网站已经提供这类服务。

与此同时,获得基因组信息的医生,将能够提供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诊断。实际上,未来医生的患者诊断工作甚至将会被完备的基因组网络所取代。

但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隐私保护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平衡,王俊说道。

大数据,竞争炽烈

全球范围内基因组测序竞赛急剧升温。政府、研究机构以及研发合同组织CRO均试图建立大型基因库以解决日益昂贵的医疗问题。

王俊称,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解释输入与输出,即程序化工作程序。目前,华大已明确将大数据作为突破重点。

为此,BGI与研究组织全力合作,开展肿瘤转化研究及农作物和动物(如水稻和猪)基因检测。

BGI将关注点锁定在建立一个含有1亿人的DNA组合的数据库。目前全球3大基因组机构的基因测序能力仅为一年18,000份样本,因此这一目标显得颇具野心。

BGI的BGISEQ-1000测序仪已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首个批准,这是该公司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后得到的基因组测序平台。

中国最大的合同研究组织无锡药明康德也收购了美国NextCODE Health,整合至自己的基因组实验室,以提高其服务提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世界各地展开纷纷开展基因组测序的浩大项目。在美国,此前领衔人类基因组计划的NIH院长Francis Collins已警告说,美国的领先地位正在遭受中国的快速侵蚀。

“不过,如果你现在问我全球基因组投入最大的地方在哪儿,它不在美国,而是在中国的深圳,” Collins在去年9月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道。

“他们在研读我们的范本,他们寻找机会所在,他们在利用这个机会。”(生物谷Bioon.com)
还是那个783

15-02-28 15:20

0
精准医疗开启医疗新时代
2015-02-28  大众证券报

精准医疗又叫个性化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华泰证券认为,精准医疗是下一个新兴朝阳行业。

传统医疗的又一次革新
相较传统医疗,精准医疗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及预防性等特征,将开启医疗新时代。
医疗走在前列的美国已在积极推行精准医疗,目前也收获了许多成功案例。除了好莱坞女星安吉利亚朱莉在基因测序发现患乳腺癌风险高以后切除乳腺以预防该疾病发生,精准治疗也治愈了患有白血病的六次NBA最有价值球员贾巴尔。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20日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一项名为“精准医学”的计划,提议在2016财年向此计划投入2.15亿美元,打算通过分析100多万名美国志愿者的基因信息,更好地了解疾病形成机理,进而为开发相应药物、实现“精准施药”铺平道路,以期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可见美国非常重视精准医疗,一直在积极推进。

国内迎来发展东风
精准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的关键在于筛查和诊断,因此基因测序等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关键。
在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及新生儿残疾率严峻的形势下,精准医疗作为医疗模式的革新对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未来的投入有望提升,将在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迎来黄金发展期。
以无创产前筛查为例,我国每年的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次计算,市场空间约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继续下行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假设下行至1500元/人次,渗透率至50%,则市场空间有望上行至120亿元/年。考虑到每年三四百万的癌症发病人数,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的应用空间更加巨大。

投资建议
精准医疗是下一个新兴朝阳行业,建议积极关注基因测序、肿瘤诊断及个性化用药等相关投资机会,对应可关注达安基因迪安诊断紫鑫药业千山药机新开源北陆药业恒瑞医药等个股。
还是那个783

15-02-28 14:06

0
千山药机】鸿运当头照,2015“羊”帆起航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月26日上午8时8分,千山药机全体员工齐聚新产品车间,举行开工仪式。


鞭炮与礼花齐声鸣放,公司董事长刘祥华致新春贺辞并派发开门红包,为大家点燃了新的激情,带来了融融暖意。


春寒料峭,细雨蒙蒙,却挡不住所有千山人的热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大家互道问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还是那个783

15-02-28 13:59

0
谁是奥巴马精密医疗计划的最大赢家?

  奥巴马总统已经宣布了关于其资助精密医学计划的更多的细节,该计划中,政府希望医生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患者选择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

  该计划将加速个性化医疗,其中包括了一项2.15亿美元的资助,该资助希望能够加速Illumina基因测序解决方案的研发。

  背景
  使用遗传学的方法来研发新的药物,并了解哪一类患者对这些药物具有最好的反应,这种理念并不新颖。这种研究在肿瘤治疗中已经进行了多年,其主要包括病人筛选和革命性的药物研发。

  最有名的例子,是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癌症中心进行的个体化癌症治疗研究。

  该中心主要进行肿瘤基因检测,其尝试为患者寻找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FDA批准的例如施宝贵的Opdivo和其他正在临床实验的药物,例如BioMarin制药公司的BMN-673。

  而该中心的基因组医学或者IGM,很多遗传学研究都是在Illumina的基因测序仪器的帮助下完成的。在IGM中,Illumina HiSeq 2000、Illumina HiSeq 2500、Illumina MiSeq和Illumina HiScan系统都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转折点

  根据MD安德森癌症中心寻求个性化癌症治疗的Sheikh Khalifa Bin Zayed Al Nahyan研究所的说法,我们在个性化癌症治疗中正在汇聚成一个“完美风暴”,可能会“提供实现癌症个性化治疗巨大飞跃的机会”。

  这个机会出现的驱动力之一,就是过去十年中,基因测序的速度和成本方面的显著进步。

  而这些进步创新都是Illumina的成果。2001年,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报告说,对基因组进行测序的成本平均是1亿美元。而今天,Illumina公司的HiSeq X Ten已经将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下降到了低于1000美元,但不仅仅是价格的降低使得药物研发和治疗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速度也对此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例如,HiSeq X Ten-一个包含十台仪器的系统-每年可以测18000个基因组,这意味着更多患者人群的数据可以被收集、分析,从而让研究人员获得更大的观察样本。

  这意味着一掷千金

  Illumina的新系统HiSeq X Ten的标价大约是1000万美元,但是其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Illumina2014年1月做出将有五名客户的预测。

  在Illumina四季度的电话会议上,该公司已经有18名客户(2014年三季度有13个),这些客户总共订购了201套HiSeq X Ten系统(2014年三季度有144个订单)。总体而言,Illumina公司去年售出了134套HiSeq X Ten系统。

  其结果是,Illumina公司的销售额,与七年同期相比,第四季度增长了32%,达到了5.12亿美元,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Illumina三季度的公司报告表明,其增长了29%,销售额达到了3.46亿美元。

  不过,虽然Illumina昂贵的设备产生了巨额收入,但Illumina真正的机会并不是来自昂贵的仪器,而是这些仪器产生的基因组学数据所带来的创收。

  Illumina已经通过销售耗材赚得了该公司57%的收入,并且在四季度,其耗材收入同比增长19%,相比较于去年,其总收入达到2.9亿美元。

  然而,Illumina销售额最显著的部分最终可能来自软件方案,这些软件可以实现工作流程和数据分析的自动化,或者在交易中,Illumina为新型个体化药物做伴随诊断。

  例如,在2013年Illumina宣布,FDA批准了其用于检测囊性纤维化的诊断试剂盒,该试剂盒能够同时检测139个临床上与造成疾病相关的突变以及内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或者CFTE基因的突变。Illumina公司还和阿斯利康强生、赛诺菲合作开发基因检测,这些检测可以更好地确定哪些患者对某种具体的抗癌药物具有最好的反应。

  前景

  总统的计划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活动将远大于政府财政预算的估测。一项由美国医学院校2011年进行的研究表明,每投入一美元在医学院和教学学校,将会产生2.60美元的经济活动效益,这还不包括商业化的药物研究发现所产生的利益。鉴于已经有如此多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已经开始将医学院校的研究成果进行商业化,那么随着时间推移,NIH对Illumina公司的资助将超过其自身需求也在意料之中。

  无论如何,NIH今天强调其计划用2.15亿美元预算中的1.3亿份额,来招募至少100万名志愿者分享其健康数据。另外7000万美元将给予国家癌症研究所用于基因研究,而剩下的部分将会分给其他政府机构,用于建造必要的基础设施来处理信息及解决新药申请相关事宜。在此基础上,2亿美元的花费可能促进Illumina的销售,这可能意味着,Illumina公司将会是这一举措中受益最大的赢家。

  这个重磅炸弹将使每一个生物企业感到嫉妒

  最好的生物投资者一贯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发现某些产品的潜力,因此其往往比任何人都能获得巨大的利润。现在有一种研发中的产品,其不仅仅能革命性地改变我们治疗慢性疾病的方式,并且可能对整个健康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分析师们已经关注到其巨大的潜力。如果你希望能够有超过华尔街的能力,并实现更多的回报,你需要进行更早的决断。(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是那个783

15-02-27 18:32

0
还是那个783

15-02-27 16:58

0
千山药机( 300216 )2014 年年度业绩快报

一、201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单位:元 
  项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总收入  591,349,999.17  460,530,933.81  28.41% 
营业利润  134,005,544.77  80,348,737.50  66.78% 
利润总额  160,878,539.08  97,307,558.57  65.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4,480,087.65  84,619,198.44  58.92% 
基本每股收益(元)  0.73  0.46  58.7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4.74%  10.33%  4.41% 

  本报告期末  本报告期初  增减变动幅度(%) 
总 资 产  1,705,062,065.17  1,227,490,894.64  38.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950,129,385.44  868,558,754.35  9.39% 
股本  180,797,660.00  184,600,000.00  -2.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  5.26  4.71  11.69% 
 
注:1、本表数据为公司的合并报表数 

二、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1%,营业成本26,029.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2%,实现营业利润13,400.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78%,实现利润总额16,087.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48.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92%。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主营业务收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增长,其中:塑料安瓿生产自动线受市场青睐,该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93.27%;新研制的压缩成型机、玻璃管制瓶生产线已投入市场,促成了新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点;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入生产经营期,实现业务收入2,313.85万元。营业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幅度,主要原因是新研制的压缩成型机及基因芯片等产品的毛利率高于传统制药机械的毛利率所致。 
公司的总资产较期初增长38.91%,主要是因为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应收票据、应收帐款等流动资产相应增加,同时增加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的投入,相应的非流动资产也同时增加所致。
三、与前次业绩预计的差异说明 
本次业绩快报披露的经营业绩与2015年1月31日披露的2014年年度业绩预告不存在差异。 
四、其他相关说明 
本次2014年度业绩快报的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尚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可能与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存在差异,具体财务数据公司将在2014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截止目前,公司董事会尚未就2014年度利润分配情况进行任何讨论。有关公司的信息均以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五、备查文件 
经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刘祥华、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周大连、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姜纯签字并盖章的比较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