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海兰信:两市唯一的无人艇概念横空出世

14-10-20 19:48 7059次浏览
鹰眼看盘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最近市场上,无人机概念被资金反复炒作,然而除了天上的无人机,各国海军已经开始加紧了无人艇研发,10月5日,美国 海军宣布在无人艇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无人艇不仅具备保护本方舰艇的能力,还能以“蜂群”战术向敌方舰艇发起自主攻击,我国也开始了无人艇技术研究。综合各方信息判断,海兰信是目前A股唯一和无人艇概念相关的个股,公司在互动平台明确表示,公司会持续对无人艇领域保持关注并适时跟进。此外,券商的研报中也提及公司的无人艇研究,相信随着今后媒体关于无人艇报道的展开,作为两市唯一具有无人艇的海兰信,未来或许会得到资金的关注。此外,海兰信还公开表示国产航母应用了公司的产品,随着中国制造国产航母步伐的加快,未来公司势必迎来大的发展!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鹰眼看盘

14-10-20 19:54

0
海兰信:布局大国海防,能力与空间兼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劲松 日期:2014-04-22 
1.事件

  海兰信4月17日晚发布公司2013年年报,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上升并实现扭亏为盈,2013年度共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39.07%),收入增长主要因公务船、军船订单及小目标雷达订单执行增加所致;利润总额2157万元(+234.6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189万元(+189.40%)。 2013年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10股、派0.5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自主研发积累推动系统集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海洋防务信息化业务初显峥嵘。2013 年,公司成功研发国内首套全自主新一代INS 系统---海兰信“智慧桥”,为航运业未来转暖带来的全球航海电子市场对日欧企业弯道超越做好准备。

  (二)布局大国海防,能力与空间兼备。海兰信2013 年初在南海三沙市成立注册资本5000 万元的全资子公司三沙海兰信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唯一在三沙注册的航海电子企业,依托公司在航海电子领域的国内企业领先地位和研发实力,通过整合自主的对海防务雷达系列和综合光电系统等综合技术手段,海兰信已具备实现对岛礁、海域的全天候实时监测,看好公司未来在海洋防务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前景。

  3.投资建议

  我们重点看好公司二个方面,一是在航海电子领域自主研发能力的持续积累和国内领先地位,未来受益航运业回暖和国产化配套提升的业绩高弹性,二是公司整合自主的对海防务雷达系列和无人艇、综合光电系统等产品,具备实现对岛礁、海域的全天候实时监测,公司未来在海洋防务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前景乐观。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的收入分别为4.85亿(+35.20%)、6.41亿(+32.22%)、9.02亿(+40.7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128万元(+331.36%)、9375万元(+82.84%)、1.58亿元(+68.32%),2014~2016年每股EPS分别为0.49、0.89、1.50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0、22、13倍,给予“推荐”评级。
鹰眼看盘

14-10-20 19:53

0
鹰眼看盘

14-10-20 19:51

0
海军专家解读无人艇:未来海上作战的“翘楚精灵”  
华夏经纬网  2014-10-20 08:41:16  字号:小 大 
 
 
 

  美国海军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进行了一次无人艇“蜂群”作战演示,安装了CARACaS系统、故障自动防护系统的13艘无人艇,以集群作战模式完成一系列复杂机动动作后,实施了对“可疑船只”的包围和拦截,成功完成了护航作战任务。可以说,无人艇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美国海军的作战方式。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无人车等新型无人装备相继诞生并取得长足发展,无人装备领域发展正从空中陆地向海上不断迈进,无人艇的发展前景如何?未来海战是否走向无人化?本期我们邀请海军军事专家刘伟为您作相关解读。

  自主协同 蜂群攻击

  10月5日,美国海军宣布在无人艇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无人艇不仅具备保护本方舰艇的能力,还能以“蜂群战术”向敌方舰艇发起自主攻击——

  今年8月,美国海军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进行了一次无人艇“蜂群”作战演示,共有13艘无人艇参加,其中5艘无人艇采用自主控制,另外8艘由后方人员实施远程遥控。它们在收到来自直升机提供的威胁报警后,依托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探测目标,以集群作战模式完成一系列复杂机动动作后,实施了对“可疑船只”的包围和拦截,保护本方船只安全撤离,成功完成了护航作战任务。

  所谓“蜂群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攻击同一个目标,这样的攻击具有快速、机动和密集等特点。在海上实施“蜂群”攻击,通常是指同时利用多艘高速快艇协同攻击敌方单一大型舰艇的作战行动。“蜂群”攻击要求为协同行动提供强大的指挥控制、态势感知、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能力,而“蜂群”攻击的实现则要求无人艇在自主操作的情况下完成,即信息化之外又增加了自主化,包括高速的自主信息处理能力和精准的自主路径规划能力,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据美国海军透露,普通的巡逻艇通常需要3至4名海员操控,但是安装了CARACaS系统、故障自动防护系统后,1名海员就能完成20艘无人艇的操控。与无人机不同的是,无人艇还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并且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有人发号施令。

  美国海军之所以大力推进无人艇技术研究,与2000年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直接相关。在那次袭击中,一艘装满炸药的小艇突然撞向停靠在也门亚丁港的“科尔”号驱逐舰,造成17人死亡,39人受伤。美国海军认为,基于网络自主化的无人艇将在保护海军舰艇、港口和海上设施免受类似袭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使海军和舰艇装备从这种危险的防御任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执行其他任务创造条件。

  蓄力研发 不断创新

  在过去20年中,无人装备尤其是无人机的军事应用取得了突猛进的发展,各国对无人艇技术的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的无人艇主要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等10余个国家研制,能够完成情报搜集、物理表征、反水雷、海事安全和训练测试等方面任务。

  目前在全球无人艇市场,共有60余种无人艇,已经投入使用的型号中,军用无人艇数量约占70%。在无人艇的研发方面,美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世界上近一半的无人艇是由美国研制。美国海军始终重视对无人艇自主化方面的研究,并积极吸收民事部门针对自主化和网络化操作的研究成果。此外,美国海军还资助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发了机器人智能指挥与感知的控制体系架构(CARACaS),旨在使用最少的人工干预完成无人艇的操控和导航。在此次无人艇“蜂群”作战演示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CARACaS系统。CARACaS系统成本极其低廉,并很容易安装在巡逻艇及其他船只上,配备该系统的无人艇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完成运输特种部队、保卫港口和码头的任务,真正做到了“低投入高回报”。

  反复测试 攻坚克难

  截至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在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上对CARACaS系统进行了长达8年的全面测试,下一步美国海军还将组织更多无人艇参与试验,并将引导无人艇开展更为复杂的协同行动。总的来讲,其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无人艇协同自主化。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构建安全的舰艇网络、具备自主机动和待命以及清除障碍的能力,是美国海军对未来无人艇能力构想的重要方面。由于无人艇所处的水面环境十分复杂,不仅包含静态障碍物,同时还受海况、其他舰船航行的影响,对自主化操作的要求很高。因此,相比于其他无人系统,除了传感器、通信与数据接口、动力等所有无人系统都存在的技术问题外,高度自主化是影响未来无人艇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随着未来无人艇向执行侦察监视、反水雷、反潜等多种任务的方向发展,对其续航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要与速度、耐波性以及有效载荷和动力等方面进行权衡,制约了续航能力的发展。为此,美国海军将提高无人艇的燃料有效载荷率作为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同时还在研究通过转化太阳能、海浪能量等方式为无人艇提供持续不断的能源供应。

  此外,武器化也将成为未来无人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如无人机近年来走过的历程一样,无人艇未来最有可能首先具备反潜攻击能力,可发射鱼雷或小型反鱼雷武器,其在反水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进一步拓展,可以执行目前由有人驾驶直升机和反水雷系统承担的任务。无人艇还将在电子战领域得到应用,帮助海军舰艇对敌实施引诱和迷惑。

  制图:梁淼隆

  世界无人艇发展进行时

  ★1898年

  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进行了遥控无人艇试验,其试验艇成为人类第一艘水面无人艇。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将一型V-8汽油机驱动的小艇,改装为遥控扫雷艇。

  ★20世纪90年代

  美国研制的“遥控猎雷作战样机”成功在波斯湾进行了海上作业。

  ★2003年

  美国海军研制的“斯巴达人”无人艇首次演示,可通过换装任务模块,执行多样化任务。

  ★2005年底

  以色列展示了“黄貂鱼”无人水面艇,其具有出色的自主导航与定位能力。

  ★2006年

  以色列海军对“保护者”无人艇进行了新一轮作战评估海试,旨在研究未来无人艇发展的突破口。

  ★2010年

  美国“食人鱼”无人艇亮相,可执行海岸部队的任务。

  ★2013年9月

  新加坡大型无人艇完成海上试验,可进行连续48小时的自主航行。

  ★2014年

  美国海军研究局取得新突破,无人艇不仅具有保护本方舰艇的能力,还能以“蜂群战术”向敌方发起自主攻击。

  未来无人艇发展路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刘 伟 解放军报)
鹰眼看盘

14-10-20 19:50

0
鹰眼看盘

14-10-20 19:49

0
美国海军无人艇重大突破 
2014-10-19 20:29:04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无人艇执行护航任务模拟图。

10月5日,美国海军宣布在无人艇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无人艇不仅具备保护本方舰艇的能力,还能以“蜂群”战术向敌方舰艇发起自主攻击——

今年8月,美国海军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进行了一次无人艇“蜂群”作战演示,共有13艘无人艇参加,其中5艘无人艇采用自主控制,另外8艘由后方人员实施远程遥控。它们在收到来自直升机提供的威胁报警(产品库 求购 供应)后,依托雷达(产品库 求购 供应)和红外传感器(产品库 求购 供应)探测目标,以集群作战模式完成一系列复杂机动动作后,实施了对“可疑船只”的包围和拦截,保护本方船只安全撤离,成功完成了护航作战任务。

所谓“蜂群”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攻击同一个目标,这样的攻击具有快速、机动和密集等特点。在海上实施“蜂群”攻击,通常是指同时利用多艘高速快艇协同攻击敌方单一大型舰艇的作战行动。“蜂群”攻击要求为协同行动提供强大的指挥控制、态势感知、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能力,而“蜂群”攻击的实现则要求无人艇在自主操作的情况下完成,即信息化之外又增加了自主化,包括高速的自主信息处理能力和精准的自主路径规划能力,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据美国海军透露,普通的巡逻艇通常需要3至4名海员操控,但是安装了CARACaS系统、故障自动防护系统后,1名海员就能完成20艘无人艇的操控。与无人机不同的是,无人艇还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并且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有人发号施令。

美国海军之所以大力推进无人艇技术研究,与2000年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直接相关。在那次袭击中,一艘装满炸药的小艇突然撞向停靠在也门亚丁港的“科尔”号驱逐舰,造成17人死亡,39人受伤。美国海军认为,基于网络自主化的无人艇将在保护海军舰艇、港口和海上设施免受类似袭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使海军和舰艇装备从这种危险的防御任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执行其他任务创造条件。

蓄力研发不断创新

在过去20年中,无人装备尤其是无人机的军事应用取得了突猛进的发展,各国对无人艇技术的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的无人艇主要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等10余个国家研制,能够完成情报搜集、物理表征、反水雷、海事安全和训练测试等方面任务。

目前在全球无人艇市场,共有60余种无人艇,已经投入使用的型号中,军用无人艇数量约占70%。在无人艇的研发方面,美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世界上近一半的无人艇是由美国研制。美国海军始终重视对无人艇自主化方面的研究,并积极吸收民事部门针对自主化和网络化操作的研究成果。此外,美国海军还资助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发了机器人智能指挥与感知的控制体系架构(CARACaS),旨在使用最少的人工干预完成无人艇的操控和导航(产品库 求购 供应)。在此次无人艇“蜂群”作战演示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CARACaS系统。CARACaS系统成本极其低廉,并很容易安装在巡逻艇及其他船只上,配备该系统的无人艇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完成运输特种部队、保卫港口和码头的任务,真正做到了“低投入高回报”。

反复测试攻坚克难

截至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在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上对CARACaS系统进行了长达8年的全面测试,下一步美国海军还将组织更多无人艇参与试验,并将引导无人艇开展更为复杂的协同行动。总的来讲,其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无人艇协同自主化。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构建安全的舰艇网络、具备自主机(产品库 求购 供应)动和待命以及清除障碍的能力,是美国海军对未来无人艇能力构想的重要方面。由于无人艇所处的水面环境十分复杂,不仅包含静态障碍物,同时还受海况、其他舰船航行的影响,对自主化操作的要求很高。因此,相比于其他无人系统,除了传感器、通信与数据接口、动力等所有无人系统都存在的技术问题外,高度自主化是影响未来无人艇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随着未来无人艇向执行侦察监视、反水雷、反潜等多种任务的方向发展,对其续航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要与速度、耐波性以及有效载荷和动力等方面进行权衡,制约了续航能力的发展。为此,美国海军将提高无人艇的燃料有效载荷率作为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同时还在研究通过转化太阳能、海浪能量等方式为无人艇提供持续不断的能源供应。

此外,武器化也将成为未来无人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如无人机近年来走过的历程一样,无人艇未来最有可能首先具备反潜攻击能力,可发射鱼雷或小型反鱼雷武器,其在反水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进一步拓展,可以执行目前由有人驾驶直升机和反水雷系统承担的任务。无人艇还将在电子战领域得到应用,帮助海军舰艇对敌实施引诱和迷惑。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