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朝花夕拾-------实盘记录投资生活的点点滴滴

14-10-22 14:54 27443次浏览
唐宋江山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回淘股吧了,开个帖子,记录投资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帖只是记录帖,写一些心得,感想等,可能会涉及到股票,但只是写自己的看法,绝不推荐,也不点评股票,敬请朋友们理解,同时欢迎大家交流。
打开淘股吧APP
16
评论(194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唐宋江山

15-10-20 10:44

0
 2015《报告》的第四部分说的是关于如何稳定经济和调结构的问题,整个思路无非是,靠继续投资稳定经济,靠创新培育新增长点,调结构淘汰低端,要玩高科技、中高端了。

  从整个思路来看,还是老问题,人家并不关心社会是否有消费能力,人家的逻辑始终是-------有生产者自然就有消费者。也难怪,在人家眼里,居民储蓄达到50万亿了,社会上不缺钱,就是不拿出来花的问题,人家不认为贫富分化已经遏制了社会的消费能力。

  至于要玩高端的问题,只有市场购买力升级了,产业才能升级。所以,目前的所谓淘汰低端调结构学美国玩高端,最终的下场只能是邯郸学步,连走路都不会走。

  这个部分里重新提及了城镇化,居然还坚持认为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才有了城镇化,城镇化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果,经济停滞了,结果必然是逆城镇化。经济停滞不前了,怎么能靠城镇化来带动经济发展呢?很明显是因果颠倒了。一年多过去了,明显搞不动,也该明白这个道理了啊,不可思议。

  :“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这简直是裸奔了,连遮羞布都不要,这是拿老百姓交的税钱替地产商买单啊!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的土地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底线;没有不能做的事,只有你做不到的事。我们判断市场的时候应该这样思考:不要考虑这件事政府会不会做,都必须假设成一定会这么做,没有政府不敢做的事,只有政府做不到的事和不愿意做的事。我们分析中国经济有三个途径(或者说在中国只有三件事):内幕消息(政府想做的事);政府做不到的事;政府不愿做的事。
  
唐宋江山

15-10-20 09:42

0
今日B账户国债逆回购:
  
  
  
   131800   -3*500
唐宋江山

15-10-19 20:16

0
东阿阿胶出了三季报

营业收入 1-9月 37.8亿,同比增长 45.34%

归属净利润11.3亿,同比增长 22.39%

扣非净利润10.6亿,同比增长 25.76%

每股收益1.73元,净资产收益率18.17%

大致看了下阿胶的季报,略低于预期,不过也算过得去,主要的问题依旧,就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大幅增长。如果年底应收款余额大幅下降,则问题不大,反之,阿胶这种靠放宽信用提升业绩是不能长久的。

另外有网友说预收款也大增,但是对比去年同期,基本上差不多。销售费用增长较猛,另外会计估计的变更,提高了折旧费用,给人的感觉有刻意做低业绩的嫌疑。

股东人数继续减少是个好现象,大股东中出现了证金和汇金的身影,阿胶也成了王的女人:)
唐宋江山

15-10-19 15:06

0
《报告》中2014年的回顾,关于老百姓收入的表述有这么几段:“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

  按照这里的表述说明,物价稳定,老百姓的收入的提高远高于物价的上涨,而且消费很旺盛,国家开始从出口拉动、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了。很完美的数据,说实话,按照这个数据,中国真的不需要再改革了,真的非常好了。

  如何看待2014年的这些数据?有三种比较合理的解释:1、数据造假;2、数据是真实的,只不过问题出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人均”出问题了。马云等人的可支配收入均到我的头上了,导致我被增长了8%。;3、在财政没有对民众的收入直接进行补贴的情况下,企业迫于各方面压力确实提高了劳动者工资,独自扛下了工资上涨的成本,需求也确实增长了,只是因为产能过剩导致物价无法上涨,企业上升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消化,那么部分企业将被迫面临被市场洗牌的局面。

  显然,国家会比较认同的是第三种解释。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被自然淘汰,有竞争力、有市场议价权的企业生存下来,通过支持服务业、新产业承接被淘汰的企业的员工来保证就业。这就是所谓的产业结构转型的逻辑。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靠企业牺牲利润转移给民众的这些财富,能否支撑得住产业转型所需要的市场条件?

  服务业的繁荣需要购买力的提升作为支撑,简单点表述就是------必须得人们愿意为了自己更方便而多掏钱来购买服务。现在企业的死亡腾出的转移给老百姓的这点财富,能否支撑服务业的繁荣,这是个大问题。

  淘宝等电商的出现是服务业的繁荣所产生的社会现象,还是服务业衰败的典型案例?要知道电商的出现,实际上是把服务业的个性化转换为标准化,去除中间环节。这就好比生物界,单一的物种大量繁殖,而其它物种消失的过程,不是物种繁荣的过程,恰恰是物种衰败的体现。电商,是通过标准化的服务,让人们掏更少的服务费用来完成消费,是去除服务个性化的一种业态,便宜,是这个业态最大的特征。类似的情形在服务业中是非常普遍的,比如餐饮行业中央厨房的出现等等。同时,向个性化发展的服务业态,比如原生态食品等,这些需要提升购买力支撑的新业态普遍亏损,难以支撑,还在大量死亡。

  由此可见,不管《报告》中的数据多么华丽,社会服务业的业态确确实实在向更加单一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牺牲企业所获得的驱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至少在2014年期间,并没有改变服务业的业态,或者出现业态开始发生改变的迹象。在单一化的业态下,服务业繁荣从何谈起?如何消化未来淘汰企业所富余的劳动力?甚至如何消化正在被单一化的业态消灭的服务业产生的劳动力?没有就业的及时跟进,也就没有购买力的及时跟进,经济就将陷入更严重的恶性循环。2015年,大量企业会被洗牌淘汰,转型面临非常重要的关口,内需必须及时有效跟进,购买力必须支撑服务业的繁荣,被牺牲掉的企业的灰烬上才能建立起繁荣的市场。

  由此可见,即便《报告》中的数据属实,情况确实是第三种解释,也需要国家在民众的购买力上多做点文章,按照目前的节奏,财政在内需上再不出点血,经济还是很可能要陷入严重的恶性循环。
 
唐宋江山

15-10-19 14:49

0
解读2015政府工作报告看未来形势

  
  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之前,来看看总理在解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说法:“很多财政、金融政策、宏观调控工具,我们还没完全使用。如果遇到更大困难,我们会出手的。在这里也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中国经济一定要顶住下行压力,保持平稳增长”。

  “顶住压力”,看来意识到了压力不小,结合《工作报告》中相关的表述来看:2014年回顾中“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从宝宝开始,总理报告中困难就是一年比一年大,已经成为了新常态,当然,这不奇怪,因为经济的实际状况也确实是在不断恶化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压力,请注意,总理用的是“顶住”,这和他在报告中的第一句话“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是相呼应的。因为“复杂严峻”所以得“顶住”。“复杂严峻”其实就是搞不清发生了什么,所以只能“顶住”没啥破解的方法。

  再看“很多财政、金融政策、宏观调控工具,我们还没完全使用”。注意没“完全使用”,那就意味着已经使用过了,就那几套,无非是力度的区别,没有新办法。这里和“顶住”其实是可以相呼应的,不行了再用点力“顶住”就这样了。

  来看他对《工作报告》的解释,后面还有一段:“在目前阶段,就要把市场活力激发出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怎么解读?最终他还是说了可能存在的破解方法:用推动创业和创新来解决问题。千万别被“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给迷惑了,这里说的不是我们消费者,不是消费者活跃起来,“中国经济充满生机”,人家说的是“创业者和创新者”。因为推动创业和创新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不能把这个当作问题的破解方法,只能说是“可能存在的破解方法”。

  想让“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需要几个条件:1、要有需求,老百姓真的富裕了,需求增长了,自然就有商机,那些创业、创新的细胞才有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必须得明白这个道理,企业家只能发现市场需求,而不是创造,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用市场的一句话来表述创新和创业的现状----变革是找死,不变是等死。在不断恶化的市场条件下,几乎都是死,不会活跃起来。2、创业的门槛要低,租金、人工等等居高不下,还谈创业,创个毛,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创得起业的?等你政府补贴?没关系能拿得到吗?3、创新要自由的环境,我们有吗?

  所以从核心来看,可以初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对于未来的形势,以及后面发现的新问题,我们政府不会有什么新招数,基本上就是被动应对。
唐宋江山

15-10-19 14:31

0
 国内的状况

   因为贫富分化导致的需求不足产生了经济危机。

    可惜,对于贫富分化的危害的认识,在国内一直停留在社会阶层矛盾的层面上,对于贫富分化会导致需求不足而陷入经济危机这个最基本常识视而不见,以至于国内政策层面至今只承认产能过剩,即便提到了内需不足的问题,也是将责任推于国人重储蓄轻消费所造成。

  如果大家能够认清国内的经济问题是贫富分化造成的,解决起来实际上并不复杂,主要做3件事就行:1、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对富人财产征税;2、税收以救急不救穷为原则,用于社会基本福利保障建设;3、打破国企和行政垄断。

 对富人财产征税,收的无非是富人多余的东西,避免富人对生活资料的囤积,降低穷人的生活成本,引导他们的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或者用于产业升级创新,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比如,征收房产税,富人就得抛出多余的房子,房子降价穷人买得起房,可以促进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得到发展动力;对遗产收税,可以迫使有钱人死之前把钱花掉或者捐出来,如果富人的钱投入科技创新可以免税,国家就用不着掏钱鼓励那些新兴产业,而富人们也会对自己的钱负责,科技创新就不会变成洗钱、敛财加剧社会贫富分化的工具。

有人说,如果房价下跌会导致银行破产,情况没那么严重,现在银行聪明得很,早就把那些高风险的地产项目打包做成理财等等各类金融产品卖给中国大妈了,中国大妈的钱都是市场的闲置、炒作资金,对社会没有任何正面作用,消灭掉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怕就怕房价一直撑着不跌,时间拖长了,最后银行自己撑不住,像08年美国的银行那样,忍不住又把自己打包卖给冤大头的次贷产品重新买了回来.....

  税收用于补贴社会基础福利非常重要,可以在不提高工人工资的情况下提高社会的购买力。提高工人工资虽然可以提高购买力,但是同时也会迅速提高物价水平、降低本国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由财政来保障社会的福利,可以利用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用较小的代价,提升了全社会的隐形收入,对提升整个社会购买力的帮助非常大。当然,这里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坚决救急不救穷,怎么理解?社会福利只保障老、幼、病的基础福利,坚决不要帮穷,社会千万不要养懒人,这是欧洲的前车之鉴。

福利制度搭配遗产税,很快会释放出强大的购买力,有了购买力,这个国家之前基础投资过度所带来的债务,很快会被购买力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消化掉。这里顺便说下日本的企业年金制度,日本的企业制度表面上可以捆绑住员工,让员工为企业拼命工作,但是扼杀了人的自由度,使得日本人像蚂蚁一样进行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也造成了创业、创新的门槛非常高,企业、社会变革难上加难。日本的衰退有大量的细节却是致命因素存在,不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最后是打破垄断,垄断包括国企的垄断和政府对社会事务的干预。打破国企垄断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避免资源对社会的掠夺,化解贫富分化;打破行政垄断,可以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社会自由度,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唐宋江山

15-10-19 11:49

0
刚才统计了一下,今年以来投入的专做股票的本金已经翻了一番。
唐宋江山

15-10-19 11:16

0
今日B账户国债逆回购:
  
  
   131810   -2.554*600
唐宋江山

15-10-19 10:56

0
今日A账户国债逆回购:
  
   131810   -2.515*990
唐宋江山

15-10-19 10:46

0
今日B账户国债逆回购:
  
   131810   -2.54*50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