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高手

14-10-15 09:55 3194次浏览
旁观者刀客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人07年初入市,不算老股民,也不算新股民,不是高手,因为一直亏损。来淘股吧也有些年了,但不常看,近两年才会抽看一些帖子,所以有些桃谷里的高手也不认识全,更没有机缘与他们亲切交谈。在这与大伙交流各自所认识的身边(其实是等地方的)真正高手,以求悟道。

我所认识的所谓高手,大约可以分为下面几类型:
1、第一类:财报加情报1类。这类的人较多,他们看重基本面,也常谈一下技术。发现一只个股,相信他将来业绩会有大的提升,然后坚守。一般一年到一年半会翻倍以上。就象相信1元拿来的果子,可以2元卖出。这类的比较多。有些人技术比较好,有些技术稍差,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以基本面说事为主。买股的时候是分批进场的,买好股后干自己的活,多非职业的,活得还是比较潇洒的。这类人在熊市可能收益不咋的。
2、第二类:情报加财报2派。此类我只认识到一个人,此人比较年轻,姑且叫他A君,30来岁,刚当父亲不久,非职业的。高度重视情报和基本面,根据情报预知将来大牛股。牛B哄哄的,专治各种不服,选的股的确牛,从说出来到出货,一般半年到一年半左右,会有一倍到四倍的升幅。极端的鄙视技术派,各种背后或当面的嘲讽,喜欢把别人认为的技术高手气得快疯,哈。他做股就象发现在别的地方果子可以卖到5元一斤,坚信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果子也可以至少卖到4元以上一斤,而在这可以花5毛买到,就全仓死拿,中途死不下车,根本不管大盘。这人找情报做分析很刻苦,也极具天赋。其实这家伙对电脑和指标是很懂行的,自己都会做指标,所以不相信指标。
3、第三类:基本面派加技术派。此类也只认识到一个人,50来岁,职业的,姑且叫他B君。天天都预测大盘,都在说技术,所用的指标和所说的技术术语都是教科书里有的,看起来很普通的样子,但可能我们是盲人摸象,他看到的是一整头大象,不一样,做T+0,正确率极高,近三年来,事先所推的个股没有一只是亏损的,所推的个股,一般不是市场最牛的,但不管大盘牛熊,每年他的总收益都能翻倍以上。
4、第四类:以技术为主派。此类只认识一人,姑且称为C君,职业的,上海十年以上的老股民,中年人,以技术为主,做题材概念重组股。据他本人说,每年至少30%以上的收益。股市一走好,他的收益会比较厉害。但很保守,不肯透露半点技巧。也常看错个股,但是止损很及时,多赚少亏,赚多亏少。
5、第五类:有高人指点派。此人技术和基本面可以说不懂,但背后有高人指点,有时真的是亮瞎你的眼睛。比如买入2190等牛股。估计此人只需把背后的牛人弄高兴就行了。
其中A君和B君,是偶最佩服的人。
这些人都是里认识的,至少是4年以上的友,大部分可达6、7年。第一类到第四类,共同的特点是:(1)对基本面非常了解,对财报分析头头是道,而这恰恰是本人的短板,可能是制约的主要因素吧。(2)很少一下全仓进场的,一般是分批进场,跌就加仓。
有人会问,既然你认识这些牛人,为啥不跟着他们一起发财呀?这个的确是个好问题,我一直也在思考,要不要放弃渔而选择鱼,而我内心是想选择渔的。回头看,其实选股也不算难,入市后,自己所选的个股,只要能拿得住,8成以上的个股都是好股,不少也算得上大牛股。只是诱因太多太大,没能坚守。
淘股吧里成功的打板高手没有机缘认识,可惜可惜。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2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赢节奏

14-10-16 13:53

0
情报加财报2类的,30岁的a君的思路是最适合非职业,且收益高的模式,能简单分享下他的选股思路和介入方式么?
旁观者刀客

14-10-16 13:05

0
@lifeite 
兄台说得好。
旁观者刀客

14-10-16 12:10

0
@blackstone 
说来看看
blackstone

14-10-16 07:00

0
真正的高手你不认识。
旁观者刀客

14-10-16 00:14

0
桃谷的一些功能还不太懂,容偶慢慢摸索。嘿嘿。
以交易为生

14-10-15 20:21

0
分析的不错。Q加你好友
vfivfi

14-10-15 19:41

0
更正一下,应该是第二类,是A君
vfivfi

14-10-15 19:40

0
我认同楼主说的B君,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进发,加你好友了。
旁观者刀客

14-10-15 13:39

2
目前,俺认为要做好股,无论短线长线,必须懂大势,懂发展,有战略眼光,然后精选个股,技术仅供参考,只起辅助作用,时灵时不灵的,纯技术是很难拿得住大牛股的,太多的诱多诱空了。A君的股,往往已经涨了很多,看得让人害怕的“高位”,还会叫人买进,最要命的是,还真看对了,还涨得让人吐血。可惜本人功力不够,就算打的招式一样,效果相差太远太远了。
博浪A

14-10-15 12:13

0
很认同A君的思路,也在尝试这种模式。目前纠结于买入后未按预期上涨时如何处理,是继续持有还是分批买入,可能还是对自己的选股缺乏信心吧。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