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行业并购加速(证券日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供求之间仍存在巨大缺口。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年基本需求量为8000吨,而采浆量仅在4000吨左右,缺口过半。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起,国家为加强对血液制品行业的监管,不再审批新的血液制品企业,国家不断加强的监管政策使得血液制品行业的进入门槛极高。目前 我国共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30余家。对于血制品行业来说,并购成为未来的一大看点。
在这种局面下,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血制品相关上市公司很高的期待。血制品行业缺口大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的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及分离纯化技术将其中有效组分分离出来而制备成各种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三大类产品。血液制品主要用于肿瘤、肝病、糖尿病、免 疫性疾病等的治疗和传染性疾病的被动免疫和治疗、血友病治疗以及大手术止血等方面,并用于医疗急救、重大灾害的抢救上。
然而,我国血液制品行业起步较晚,由于禁止设立新的血液制品企业,国内的血液制品企业数量一直维持在30家左右,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在150个左右。目前,我国仅有十余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年投浆量(血浆投入生产使用总量)在200吨以上,投浆量在300吨以上的仅有极少数几家企业。据中航证券的分析报告,目前投浆量最大的是中国生物制品,血站数量为15个,年投浆量约为600吨左右;其次是
华兰生物,血站数量为15个,年投浆量近550吨;
上海莱士有14个血浆站;
天坛生物有16个血浆站,年投浆量为480吨;四川蜀阳有10个血浆站,年投浆量为300吨。分析人士认为,“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谨慎批准、单采血浆站转制等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的整顿一方面促进这个行业良性发展,一方面也加剧了供求矛盾。”据了解,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年基本需求量为8000吨,而采浆量仅在4000吨左右,缺口过半。
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血液制品上市企业高估
值。
目前,上市公司中涉及血液制品的企业有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
人福医药、
沃森生物、
博雅生物、
*ST生化和中国生物制品(
泰邦生物)8家,其中中国生物制品为
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据了解,全球血液制品行业高度集中,贝林、
百特、拜耳、基立福、奥克特珐玛等大型企业合计占有全球血液制品市场的70%以上。与国际血液制品行业企业数量少、经营规模大的现状相比,目前我国血液制品企业仍呈现小而多的态势,行业有待整合。
上海莱士已经并购,华兰生物的并购还会远吗?我们期待着它的早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