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深度收入 48 49 97
380平台收入 18 27 45 120?
380平台数量 100 120 166 199?
深度业务分析:
2012年增发失败,导致2012年深度业务仅增长1.66%。
但其中380平台业务增长44%,估计怡亚通把资源都给了380平台。
13年增幅98%,得益于增发成功,深度业务继续扩张。
广度业务竞争激烈,增长乏力,13年首次出现下滑。47.9%的毛利率是不真实的,以业务量计毛利率才3%左右,低于深度业务。
未来广度业务难有大增长,不下滑即可。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很少,13年人均营收和利润都有较大增长。
380平台分析:
2012年增发失败,12年平台数增加20%,营收增长50%
13年平台数增加30%,而且都在导入期,营收贡献有限
13年380平台营收增长68%,380业务内生性增长明显。
随着新的平台进入成熟期,未来380平台营收将爆发性增长。
380平台成长性:
一个380网点从建设到成熟大概需要一年半左右。
具体包括业务导入期(3~6个月左右)、培育成长期(6~12个月左右)、成长成熟期(18个月或以上)。
2012年380平台20亿营收实现盈亏平衡,13年380营收40亿实现盈亏平衡。
只要380平台停止扩张,马上可以盈利。随着规模扩大,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盈利速度加快。
单个平台成熟后需做到3000-3500W以上的营收才能实现盈利,2014年预计营收100亿,那么只要380平台数不超过280个,就可以保证盈利。
380平台何时盈利完全取决于平台的扩张速度。周国辉坦言未来怡亚通对资金需求依然比较饥渴。
怡亚通拿到增发的钱后,一口气新开了近60家子公司,钱花光了,接下来就看怡亚通能不能自己输血了。
380平台2011年收入18亿,2012年收入27亿,201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全年达到45亿,今年以来每月收入突破了10亿,全年会达到100-120亿。
公司口径是15年200亿,16年达到300亿。
成长速度堪比京东、淘宝在越过投入拐点后的放量翻倍阶段。
怡亚通一方面找厂家拿货(例如保洁),然后通过一张遍布全国的大网,扁平化的越过所有分销商,直接送达某个超市、某个小卖部,以此完成对传统商品销售的颠覆式革新。
带来的好处是,铺货快、成本低。厂家、怡亚通、终端卖场、消费者各方均收益,大幅度提升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效率,去掉中间成本。
怡亚通正在建设相关的配套体系,如建立B2B网站(简单举例说一个小卖部可以直接下单要货怡亚通直接配送)、B2C、O2O等业务(核心是怡亚通一旦掌控了物流和货源,可以展开的营销模式很多)。
大平台一旦达成,能实现的远景是:
一个大的互联网生态系统,部分颠覆传统营销体系,
一个实体经济版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
沃尔玛,
一个涉及大数据、大物流、大仓储、大供应链的巨头。
最乐观的目标是3-5年后预期怡亚通的收入规模突破1000亿,公司的市值对应将达到1000亿规模,股价冲击十倍。
这一帖子能有多少人跟随 又有多少人拿到明年?16年 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