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海信VIDAA MAX 100寸“激光影院”:光源和光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4-09-26 21:50 2771次浏览
假装高潮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海信的创新精神毫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家国际级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比也处于行业前列。最近市场热炒的“激光影院”概念,很多朋友说“炒错了”,理由是激光电视不是海信独创,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理解的炒作逻辑:

(1)说是炒作,其实是不妥的。一款新品上市,如果没有超越上一代产品的技术层面的突破,是不值得市场资金去为之关注的。海信每年都要发布许多产品,其实每家公司每年发布的新产品都是数不过来的,为什么激光电视(海信升级定义为“激光影院”)值得资金关注?说到底,还是产品的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

激光电视是利用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工作物质,产生红、绿、蓝三种波长的连续激光作为彩色激光电视的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三基色激光扫描图像,来实现可视的电视。与目前的教育装备相比,激光电视整体上色彩饱和度更高,其色域覆盖率理论上可以高达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这比目前LED电视最高的62%色域覆盖率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色域覆盖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使整个电视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有层次感、通透的感觉,同时画面的清晰度也会随着色彩饱和度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采用激光作为电视的背光源,激光电视可以做的更薄,适合家庭使用。激光电视还克服了人眼长时间观看荧光粉产生的荧光色所造成的不适感,而且对人眼没有辐射。

"激光技术将成为继电视黑白显示技术、彩色CRT显示技术和液晶平板显示技术之后,全球第四代的激光显示技术,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激光显示也将成为由中国品牌主导掌控产业链话语权的新一代显示技术。"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表示。

(2)激光电视既然不是海信独家,为什么资金选择海信?国内这方面技术的最早涉足和成品制造者是另一家来自北京的公司,但既然海信在9月10日发布了新产品,自然有海信的优势,或者说独到之处。当然,最为值钱的还是专利技术,来看今天下午公司董秘的回应:(上市公司中四川长虹 也有类似产品,但一未量产上市,二核心技术来自别家)




(3)激光影院我现场去体验过,的确不同凡响,价格方面,和85寸的液晶电视比,也是优势明显。所以,产品上,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推广。上面董秘的回应也比较清楚,线下+线上,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公司一定有周密而完备的推广计划。昨晚与天猫及京东上的客服人员聊天,他们对激光影院产品也是赞不绝口,言语之中透露出自豪和真诚。


关于股价,这里不想谈过多。只想发表一篇客观的文字,对于海信的这款激光影院产品的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对海信这家公司来说,我昨天的帖子已经说了,是一家中国好公司,创新精神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都十分健全、健康。虽然目前行业景气度处于一个困难时期,但相信和国家一样,只要利用转型思维(互联网化),转型产品(大屏幕),这种危机,反而是公司晋升为国际级伟大企业的良机。

以下是产品宣传册,设计大气,国际化,为海信骄傲,为中国电视企业骄傲。





[不支持站外图片]
来自京东商城JD.co,的预定页面: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假装高潮

14-09-26 22:45

0
海信入局激光电视步入主流时代?


  9月10日,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在青岛正式宣布其激光影院VIDAA MAX全球批量上市。自此,在彩电领域,继CRT电视、平板电视之后,激光电视正式进入公众的眼球。刘洪新坦言,10多年前,海信正是抓住了显示技术从CRT向平板升级的大机遇,率先启动平板化产业转型,从而一举奠定了国内市场平板电视市场销量第一的地位。今天,海信似乎想再次拉开显示技术升级的序幕。那么,海信的入局能否推动激光电视进入主流时代呢?
  激光电视满足超大尺寸需求

  用户对超大尺寸电视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平板电视技术难以满足超大尺寸需求。

  刘洪新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用户对超大尺寸电视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平板电视技术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超大尺寸需求。

  根据中怡康预测,用户对6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电视需求量,2012年为18万台,2013年为33万台,2014年预计为59万台,2015年预计将达到85万台,2016年将超过110万台,增长趋势明显。“显然,单靠液晶平板电视难以满足此需要。比如技术瓶颈、成本制约、良品率等都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需要有新的显示技术出现。”刘洪新特别指出。

  在海信看来,激光显示技术将成为继电视黑白显示技术、彩色CRT显示技术和液晶平板显示技术之后全球第四代的激光显示技术,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采用激光显示技术,只需要距离墙面不到0.5米的空间,便可以投射出100英寸以上的显示画面,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对于超大尺寸屏幕的需求。

  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在平板显示时代大尺寸需求和高成本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在激光显示时代这一矛盾将极大缓解。“与液晶平板显示相比,激光显示在成本方面的潜力巨大。液晶平板是‘面’的显示,耗材巨大;而激光投影则是‘点’的显示,其关键显示器件DLP耗材极小,仅为液晶面板的万分之一。”他说。

  黄卫平指出,正是因为成本的差别,目前100英寸的液晶平板售价都在70万元以上,有的品牌销售价格超过了百万元,而海信100英寸的激光影院价格仅为同尺寸液晶平板的十分之一,未来随着产业化的扩大,还有较大降价空间。

  巨头加盟激光电视产业化提速

  海信这一彩电巨头的加入,将会让整个电视行业更加关注激光显示。

  事实上,激光电视的概念早已存在,在影院系统中正在广泛铺开,在家庭和商用场合也不乏尝试者。去年深圳光峰光电公司以环球华影的名义在国内首次推广100英寸激光电视,今年5月份长虹、LG与光峰光电一同加入了激光显示产业联盟,长虹随后也展示了其研发的CHiQ激光电视Q1M。此外,视美乐等中小企业也陆续推出了激光电视产品。

  海信自然也是有备而来。据刘洪新介绍,海信早在2007年就引入专家,建立了50多人的研发团队对激光显示技术和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获得了50项发明专利,也得到了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支持,其间海信历经了7年的研发、储备和产业链优化整合的过程。

  此次海信激光影院的发布,对于推进激光显示的产业化而言意义重大。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大屏幕投影显示分会秘书长赵汉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海信这一彩电巨头的加入,将会让整个电视行业更加关注激光显示,未来长虹、创维等彩电企业有可能都会进行激光电视的量产。

  此外,海信的入局标志着在激光显示方面的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刘洪新告诉记者,激光显示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显像管时代的核心技术被日本企业掌控,平板时代面板核心技术主要被韩国企业掌控,而在激光显示技术和产品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刘洪新对记者表示,为了发展壮大这个产业,海信已经成立了激光影院事业部,不仅要持续推出系列化的激光影院产品,还会向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进行布局,在更广泛的激光显示领域规划、研发新形态的产品。

  定位“高大上”尚难进入主流

  激光电视想进入主流市场有很大难度,而超大尺寸市场将是差异化竞争的蓝海。

  据记者了解,目前海信、光峰光电、环球华影等企业已投放市场的激光电视尺寸均在100英寸左右,价格在5万~10万元之间,定位都较高端,尚未有中小尺寸的激光电视出现。考虑到如今某些50英寸液晶电视已经降到3000元左右,激光电视的价位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依然过于高昂。

  黄卫平指出,当前之所以将激光显示定位为“高大上”的激光影院,是因为在超大尺寸方面,激光电视的优势才最明显。刘洪新也透露,对于海信而言,激光影院主攻大尺寸电视市场,与现有的液晶平板电视将形成互补的关系,并不会彼此对立和竞争。

  据海信方面透露,首批投放市场的海信激光影院约为300套,而海信液晶电视的年销量为几百万台。可见,现阶段受制于成本因素,在中小尺寸方面,激光电视依然不是液晶电视的对手,想进入主流电视市场有很大难度,而超大尺寸市场将是激光电视实现差异化竞争的蓝海。

  赵汉鼎指出,激光电视对于65英寸以上市场具有较强的冲击力,预计2015年65英寸以上市场激光电视的占有率将达到2%。“未来激光电视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3~5年内价格就会快速降下来,进入家庭的时间也将加快。”

  而在家电分析师刘步尘看来,未来激光电视最主要的用户并不是家庭,而是商业机构、企业等。他指出,未来3年内激光电视还不可能和液晶电视形成正面竞争,在家用方面,大尺寸OLED电视可能会更有竞争力。
收割者

14-09-26 22:24

0
海信实现了产品上的持续领先,赢得了连续11年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全球第四的市场业绩。
收割者

14-09-26 22:18

0
又一款中国创造的典范,并获得了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支持
可见其意义之重大,革命性产品
wlan8848

14-09-26 22:10

0
顶楼主新帖, 600060 下周必有表现。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