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几个科技奖可能将集中于以下十个热点领域:铁基超导、量子信息、拓扑绝缘体、DNA纳米技术、金属配合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细胞自噬、蛋白质折叠、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控制基因表达的核糖核酸分子领域。其中首推铁基超导。
根据该奖创始人诺贝尔的遗嘱,在诺贝尔奖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获得。铁基超导技术 夺得空缺三年自然科学一等奖。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奖金为500万元。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张首晟说,近年来中国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以基础前沿领域为例,
中国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对国际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这说明,一旦有高密度的投入,有国家的支持,中国能够取得出色成果。
1.1913年 荷兰实验物理学家昂内斯,他在1908年首次发现低温条件下的某些金属有超导现象,并由此开拓了低温物理学和超导物理学这些新的物理分支,从而获得当年的物理学奖。
2.1972年 巴丁(John Bardeen, 1908-1991)、库珀(Leon North Cooper, 1930-)和施里弗(John Robert Schrieffer, 1931-)因发现称为BCS理论的超导理论,共同分享了197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3.1973年 江崎玲于奈(Leo Esaki, 1925-)和加埃沃(Ivar Giaever, 1929-)因分别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中的隧道贯穿、约瑟夫森(Brian David Josephson, 1940-)因从理论上预言了通过隧道阻挡层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实验现象,共同分享了197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4.1987年 柏诺兹(J. Georg Bednorz, 1950-)和缪勒(Karl A. Muller, 1927-)因发现钡镧铜氧系统中的高Tc超导电性,共同分享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天盘中表现看 600105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