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通科技、贵航股份复牌后的强势表现,再度将市场注意力吸引到了中航工业的资本运作上。2007年以来,中航工业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开展内部整合,证券化水平领跑九大军工集团。记者梳理中航工业的运作后发现,其资产整合尚有可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加上南通科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目前已拥有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成发科技、中航黑豹、中航动控、中航飞机、中航重机、航空动力、
中航机电 、贵航股份、成飞集成、中航光电、*ST三鑫、
中航地产 、飞亚达、深天马、天虹商场、中航电测、中航资本等21家A股上市公司;而集团的资产整合仍在不断推进中,并且留给市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资产整合不断推进
研究发现,2004年之前,中航工业的资本运作以IPO和配股为主;2007年以后,其资本运作改为主要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且非常活跃。
民族证券分析师符彩霞认为,从金额来看,最近几年中航工业集团的资本运作力度明显加大,2010年和2012年涉及金额均超过100亿元,2013年更是超过300亿元(包括拟进行还未完成的)。过去20年,中航工业集团通过IPO融资82.1亿元,配股融资19.28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包括再融资)631.26亿元,公开增发募资19.29亿元。由此可见,通过定向增发注入资产已成为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其中,去年的航空动力整合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资产、今年的成飞集成整合中航工业旗下战斗机整机资产都是规模超百亿元的大手笔。
除了利用资本市场之外,中航工业内部的资本运作也一直没有停止。符彩霞表示,整合首先在一级子公司中进行,将下属业务板块先整合分类成24个直属业务板块,其中与航空生产、销售相关的板块主要有中航装备公司、中航飞机公司、中航直升机公司、中航发动机公司、中航电子公司、中航机电系统公司、中航通飞公司、中航商飞发动机公司等8个板块。
早在组建之初,中航工业即提出5年发展目标,力争到2011年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到2013年集团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实现集团的整体上市。现在看来,中航工业的整合已经基本达到预期。
民用资产举足轻重
审视中航工业最新两起资产重组,可以发现它们均与集团旗下的民用资产息息相关。9月18日,南通科技公告,在将原有主业资产置出转移并引入中航工业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后,将向中航高科、航材院、制造所、中航智控、中国航材、国管中心、京国发基金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航复材100%股权、优材京航100%股权和优材百慕100%股权。
据披露,中航复材已发展成为国内复合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盈利能力较强;优材京航是国内进入人工关节领域最早的制造商,具有较好的品牌基础和客户基础;优材百慕也是国内较早从事民航飞机用刹车盘副、机轮附件等产品制造的企业,主要客户是国内各航空公司和国内的飞机机轮维修企业,并已实现部分产品的出口。
无独有偶,贵航股份也通过一次增资完成了控股股东的变更。公司公告显示,贵航集团与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中航汽车)签订增资协议,以所持公司37%股权对中航汽车进行增资。此次增资前,贵航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6.28%,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增资完成后,贵航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9.28%,中航汽车将以37%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中航工业。
资料显示,贵航股份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是中国同行业中品种齐全、产销量最高、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最大的密封条生产企业,公司确定了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奋斗目标,决心建设成为世界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而新晋大股东中航汽车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小轿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机电产品、工业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等。由此可以看出,中航工业此次重组安排是有意让中航汽车入主上市平台,做强“中航系”下汽车板块。
虽然贵航股份的方案令钟情于军工资产的投资者有所不满,但中航工业掌门人林左鸣并不如此认为。“虽然军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极其特殊,但在民用产品以及航空技术溢出的非航空高科技产业方面,中航工业完全按照市场取向决定企业行为。2013年,非航空产业销售收入已达到总收入的约80%,包括电子产品、医疗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由于中国没有如美国那样庞大的盟国市场,军品业务就需要利用深度军民融合,通过非航空业务反哺航空业务,“中国航空工业必须一竿子插到底,进行垂直整合,形成航空工业全产业链,围绕航空主业发展新的业态。”
关注院所改制
对于未来中航工业旗下资产的整合,一位资深军工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大量具有吸引力的军工资产已经被注入各大上市平台,但是科研院所依旧是中航工业未来的重要看点。
中航电子6月的一份公告应该引起市场的足够重视。该公告显示,中航工业拟将其持有的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航电系统公司)100%股权委托中航电子管理。在委托管理期间,中航工业仅保留对航电系统公司持有股权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和处置权、航电系统公司所持中航电子18.15%股份的相关股东权利。实施托管后,中航电子将全面承接航电系统公司对其下属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职能,对航电系统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具有充分的决策权。
资料显示,目前航电系统公司最核心的优质资产为5家研究院所。其中,飞控所是中国唯一的飞行控制研究所,在飞控领域具有垄断地位;光电所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火控技术研究所和光电探测系统研究所;无线电所在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方面处于垄断地位,并且在机载数据链领域竞争优势明显;计算所作为中国机载计算机和软件的龙头,产品包括机载、弹载计算机系统、航空软件等;雷电院则是航空系统内唯一的雷达研究所,机载雷达系统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免责条款:以上摘录、分析的内容不保证没有疏漏,只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意见,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出处:上海证券报
【资讯瞭望台】
军工混改开战:数十科研所证券化破题 中船重工抢跑
日期:2014-9-22
内容概述:军工研究所资产被公认为是最优质的军工资产,但由于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属性,长期未注入上市公司,这也严重制约了各大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的提升。
军工集团神秘的面纱开始一点点掀开。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核心机密,军工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在鼓励范围内,但在军工企业民品等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尝试未曾停止。
近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同时,加快科研院所的资产证券化步伐,推进优质资产重组,适时注入上市公司等工作也提上日程。
实际上,国内十大军工集团均拥有众多科院院所,随着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细则出台,军工集团证券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异动点睛】
据中航证券研报,军工集团方面,国企改革的急先锋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集团整合成立五年来,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母子公司体制,推动子公司整体上市,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未来,集团还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分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则将深化改革上升至“二次创业”高度,集团在201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的八大工作之一就是深化改革调整。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指出,由于军工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在政府鼓励之列,目前军工企业在央企改革中最滞后,但政策障碍已经在逐步清除。
【主题瞭望台】
相关主题:航天军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长峰(60085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科技(
000901)、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航天电器(002025)
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电子(600879)、中国卫星(600118)、航天机电(600151)、航天动力(600343)、四维图新(002405)、乐凯胶片(600135)
兵器工业集团: 长春一东(600148)、晋西车轴(600495)、北方国际(
000065)、光电股份(600184)、 北方股份(600262)、北方导航(600435)、江南红箭(
000519)、华锦股份(
000059)、北化股份(002246)、凌云股份(600480)等
中航工业:成发科技(600391)、航空动力(600893)、中航飞机(
000768)、洪都航空(600316)、 成飞集成(002190)、哈飞股份(60003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600150)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创电子(600990)、国睿科技(600562)、华东电脑(600850)等
其他军工股:烽火电子(
000561)、中国重工(601989)、海兰信(300065)、抚顺特钢(600399)、中原特钢(002423)、海特高新(002023)、中航黑豹(600760)、中国嘉陵(600877)、通裕重工 (300185)、奥普光电 (002338)、四川九洲 (
000801)、亚星锚链(601890)、湖南天雁(600698)、中航动控(
000738)、中航重机(600765)、中航电子(60037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