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 2008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中市值最大的声学企业。歌尔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电声器件、电子配件和LED封装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全球顶级厂商提供产品与服务,客户涵盖三星、LG、
松下 、索尼、
谷歌 、
微软 、
缤特力 、
思科 等。
自成立以来,歌尔声学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业绩也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截止2013年底,公司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在微型麦克风领域,歌尔市场占有率居国际同行业之首;在微型扬声器/受话器领域,歌尔居国内同行业第二名、国际第三名;歌尔蓝牙耳机ODM业务和3D眼镜业务量均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先后被评为中国(含香港)科技百强企业第11名、2013年(第26届)
中国电子 元件百强企业第6名、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标杆企业,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公司与中科院声学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电声领域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公司设有中科-歌尔通信声学联合实验室、北邮-歌尔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电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
歌尔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产业链垂直整合、纵深拓展为途径,以国际大客户和高端人才为保障,积极把握消费电子智能化时代下的
新兴产业 机会,深度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加快科技创业创新,遵循“追求卓越、传递美好声音”的发展理念,坚持“诚信、务实、主动、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声光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布局智能穿戴 歌尔声学上半年净利润超6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与巨人同行”用在歌尔声学公司再合适不过。可想而知,一家为三星、
苹果 、索尼、谷歌、思科等顶级厂商提供话筒耳麦等产品与服务的公司,其中报净利超6亿元再顺理成章不过。
然而,在终端市场周期性萎靡阶段,经营收入被拉低的事实也显现出来。因此,作为终端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尔声学公司将参与一场新型终端产品的市场战略布局。
客户集中度加强中报净利超六亿
歌尔声学8月18日晚间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73亿元,同比增长2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26.96%;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是公司电声器件订单同比稳健增长。
作为一家收入规模巨大的消费电子零组件厂商,在整个二季度全球消费电子新品发布不多、整体智能机出货增速下行的情况下,歌尔声学在二季度仍维持稳健增长,说明公司在产品结构上做出积极改善,提升盈利能力。
长江证券 研报认为,今年以来,歌尔声学执行了“大声学、传感器、可穿戴、精密制造”的业务战略方向。电声器件产品线方面,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指标,延伸产品线类别,从而在主要客户中提升占有率。
而在电子配件领域,歌尔声学在智能家居、智能音响、智能穿戴方面均实现深度渗透,因此产品创新方面进展显著。同时,自动化生产能力的提升,为公司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公司长期稳健增长将值得期待。
对于日渐红火的可穿戴设备,歌尔声学认为它将是未来一个广阔的市场,公司将不断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具体到产品,歌尔声学曾透露,非常看好智能手表的发展前景。据
申银万国 预测,2014年iWatch预计出货量可能在500万左右,将成为最有机会成功的智能穿戴产品,也是最有机会成长为下一个创新周期的产品。
事实上,智能手表只是目前消费者相对认可的产品。除此之外,其他可穿戴设备应用非常广泛。市场研究机构IHS的公开数据预测,2014年可穿戴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125亿美元,2013-2017年可穿戴产品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27%,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元,在运动健康及信息娱乐领域的可穿戴产品在2014年将达到70亿美元的规模,2013-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43%,到2017年将达到140亿美元,占整个可穿戴市场的57%,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因可穿戴设备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歌尔声学将与客户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在歌尔声学募集资金的三个项目中,可穿戴产品及智能传感器项目总投资金额101086万元,位列第二。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可穿戴产品872.5万只,智能MEMS传感器5亿只的生产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手环等多种智能设备涌现并种类逐渐丰富,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概念走向商用化。但相较于美国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高市场预期,国内可穿戴设备仍处于起步和引导阶段,持续培养消费者的使用惯、探索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仍是厂家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