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科学院日前启动《“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对全院104个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涉及近6万科研人员,成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董晓龙是中科院微波遥感实验室的副主任,他的工作就是研究卫星上的微波遥感器,测量海水温度等关键指标。董晓龙说,在过去的项目制下,每个课题组都是项目组长临时搭班子组团队自谋生路,实验室80人手里有40个课题,数量不少,但有四分之一都是为了获得经费的边缘课题。
董晓龙所遭遇的问题也是整个科研系统所面临的现状,在课题经费的导向下,研究所小而全,大量人力物力浪费,也束缚了科技创新的活力。真正有重大国家任务需求时,却很难组织起一支强有力的攻坚队伍。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科院率先打响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炮。根据《“率先行动”计划》,中科院将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四种类型,对全院104个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
让董晓龙庆幸的是,他所在的微波遥感室将进入到首个改革“试验田”——空间科学创新研究院。和过去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科学研究都将从经费导向转变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董晓龙说,有了更多国家专项经费的稳定支持,他将着手自己多年的愿望,就是集中实验室的核心力量,做高精度的微波遥感,把测量海水温度的分辨率从现在的0.5度提高到0.1度,从而更加精确地监测厄尔尼诺等全球环境变化,也让我国的微波遥感水平真正步入到国际前列。
作为“率先行动”计划的“牛鼻子”,研究所分类改革牵动的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步伐。同时,中科院将通过优化科研布局、调整资源配置、完善考核管理、 “新百人计划”、院士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力争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视频]“率先行动”计划 领跑科技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