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铁矿石价格从年初至今已猛跌41%,但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依然计划增产,这令价格进一步承压。有分析称,大型矿商逆市打低价牌,正是试图挤出高成本的小型矿企,夺取更多定价权,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小矿企或被迫关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必和必拓计划在不开发新项目的情况下,将该公司的铁矿石产能提高30%,取代竞争对手
力拓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铁矿石开采商。
该公司称,尽管铁矿石价格大跌使得一些较小的竞争对手陷入困境,但仍将继续增加铁矿石产量。上周一其还曾宣布,准备按照比力拓更低的成本向中国出口铁矿石。
按照必和必拓的估算,该公司生产一吨铁矿石的生产成本(除去运费和向政府缴纳的特许使用金)将会降至不到20美元,这比最近一年(截至今年6月)的平均成本还要低25%以上。力拓的成本价则在20.4美元。
产能的提高预计将令必和必拓在2017年中期的产量从上一财年的2.25亿吨提高到2.9亿吨。
除了必和必拓,现在的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开采公司
淡水河谷计划到2018年将产量从去年的3.06亿吨提高到4.5亿吨。力拓则计划到2016年将产量从去年的2.66亿吨提高到3.6亿吨。
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一路下滑,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40%,至每吨80美元以下,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价格下跌虽然有中国经济放缓导致需求不足的影响,但主因不在中国,而是因为由澳大利亚主导的产量激增导致整个产业陷入严重的供应过剩,以致于中国体量庞大的钢铁厂都无法吸收如此大规模的产量。
有业内人士提出:
铁矿石需求依然强劲,问题在于供应。铁矿石正处于被挤上了一条主要矿商无情扩产令供应大增从而打压价格的道路。
今年上半年,力拓的发货量同比增长了20%,创下该公司历史最高记录。
在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这些巨头依然坐拥暴利,而铁矿石价格的下滑或将令高成本的铁矿石生产商(例如中国的小矿企)被迫关门。
中联钢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受铁矿石价格暴跌的拖累,多数企业的盈利水平略有下降,但前十大上市矿业公司中,除
创兴资源旗下神龙矿业出现亏损主动停产外,其余九大矿业公司仍在高盈利刺激下平稳运营,尤以在香港上市的
恒实矿业)(其经营的矿山位于河北涞源地区)最为突出,其毛利率不降反升,高达59%。
“虽然有部分高成本矿山企业在节节下行的价格冲击下陷入亏损,被迫停产,但相当数量的矿山企业依然保持着可观的盈利,行业整体也并没有真正陷入全面亏损的境地。”11月12日,中联钢分析师朱金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价格再跌20美元呢?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雷平喜曾公开表示,矿价大幅下跌,短期看,降低了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对缓解钢铁企业的经营压力有利;但中长期看,低矿价也会导致国内铁矿资源勘查开发项目融资困难,投资下降,规模萎缩,不利于国内铁矿企业的稳定发展。
“铁矿石的价格会有一个成本线支撑,跌破这个杠杠,一些国产矿生产商只会离场。”兰格钢铁网铁矿石分析师张琳认为,未来国内仍有部分矿山企业面临降产能甚至关停的局面。
但不是每一家矿山企业都有贸然停产的勇气,因为停产后,遇到的麻烦可能会更大。
朱金龙介绍,国内矿山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钢厂附属矿山企业、国有独立矿山企业和民营独立矿山企业。“盈利与否、盈利多少对国有矿山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亏损就关停,没法跟政府、跟职工交代,造成就业、财税方面的问题,反而麻烦更大。”他说。
据记者采访了解,安徽的一家大型矿山企业,现在每卖出一吨铁精粉亏200块,一个月能产3万吨,差不多就是月亏500万~600万,但还是在开着,不敢停。“这些企业也会考虑成本,但前期投入很大,如果贸然停产,这些投入就打水漂了,再就是这些矿山一般都有渠道,停产后再恢复,可能原有的渠道再也拿不回来了。”朱金龙说。
他认为,即便铁矿石价格继续下降,国产矿的产量也不会有太大下降,“在前期铁矿石下跌的冲击下,国内大部分成本较高的民营小矿山基本关停了,这个量占到市场的10%左右”。
实际上,面对眼下的矿价走势,不少企业非但不减产反而选择扩产:山东一家矿业企业,目前也就刚刚保本,为了应对矿价下跌,正在谋求扩产,意在通过放大规模效应拉低平均生产成本;而攀钢矿业新增的白马铁矿二期项目,产能也在陆续释放。
“2014年以来投产的很多矿山,都是在之前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启动的项目。眼看要投产了,行情却剧变,企业也只能硬着头皮投产,否则前期巨额投入就完全无法收回。”朱金龙说,预计明年国内新增原矿4000万~5000万吨。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2015年是行业继续洗牌的一年,在主流矿山继续排挤中小矿山的过程中,全球铁矿石供应过剩格局难以逆转,可能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进而正式打响矿价打压战,但若中国经济如能保持稳定增长,其价格支撑作用仍然较强。
反弹“昙花一现”
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62%澳洲PB粉价格在495.56元/吨,较年初价格下跌了2.41%。而62%普指在21日价格为66美元/吨,较年初下跌了8.01%,再次创下历史新低。
“继2015年元旦期间小幅补库需求导致的价格小涨之后,铁矿石再次步入下行通道,新一轮跌势已展开。”生意社分析师何杭生表示,当前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仍然延续,且买方市场为主导,矿价后市仍旧会下跌。
2014年第一天普氏指数是134.5美元/吨,2014年年底已经跌至70美元/吨附近,下跌幅度接近50%,这个幅度在年初即使是最悲观的行业人士也难以预料。
供应过剩局面未改
从供应层面来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我国铁矿石进口创下次新高水平的8685万吨,而全年进口9.33亿吨,同比增长13.74%,创下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在进口供应方面压力较大,对矿价形成利空。
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刘秋平表示,2015年是行业继续洗牌的一年,中小矿石贸易商将逐渐退出市场,国内中小矿山还很难有大幅复产的机会,国外非主流矿的退出会持续,而与此同时,国外主流矿山的扩产步伐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行业调整结果是,整体产能释放出现分化:主流矿产能可能如预期增加;而非主流矿和国内中小矿山的潜在产能会超预期下降,整体产能释放的绝对值仍较大,但随着价格的下跌,产能过剩的程度会逐渐低于市场预期。
不过也有利好的一面。根据机构监测,2014年12月26日,全国41个港口的库存量仍有1亿吨水平,但在今年1月16日库存水平已经降至9891万吨,虽然仍处高位水平,但由于钢厂利润的回升,导致开工率较高(2014年12月中旬以来至今均保持在90%以上水平),对矿石的消耗亦大,所以预期后市港口库存会进一步下滑,对矿价形成利好。
后市仍看“中国因素”
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也是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外界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中国国务院总理li*坚定地回应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而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
大宗商品市场,“中国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
“今年矿价的下跌主要由于年初整个市场对于矿石潜在产能释放的预期不断加强所致,最终实际产量都被消化了,全年看终端需求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差,毕竟矿石供给量在增加,库存上升幅度不大,多出的矿石实实在在被消化掉了。”刘秋平认为。
对此,何杭生表示,在目前国内钢铁行业需求增长缓慢、产量增速减弱的背景下,以及国内外矿山均在缩减成本应对矿价下跌的策略下,多数高成本矿山会逐渐被淘汰,那么矿价打压战会在2015年正式打响,而铁矿石市场亦从卖方市场正式转变成了买方市场。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则认为,2015年全球除中国以外的国家粗钢和生铁产量将基本维持在2014年的水平难以增长,四大矿新增产量将主要在我国市场消化,而国内钢铁产量也基本已经达到最高水平,需求难有上升的空间。
他预计,2015年进口铁矿石价格的运行区间将降至60-90美元/吨(CIF,即到岸价),全年平均价格在75美元/吨(CIF),国产矿产量将回落6%左右。
高盛:将2015年铁矿石价格预期从80美元/吨下调至66美元/吨,将2016年铁矿石价格预期从79美元/吨下调至61美元/吨。
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力拓矿业集团20日表示,该公司2014年全年铁矿石发运量首次超过3亿吨,2015年还将进一步扩大产出。铁矿石市场未来供大于求的状况可能继续恶化。
标普调降铁矿石价预测至每吨65美元。1月21日,信用评等机构标普将2015年和2016年铁矿石价格预估从85美元/吨下调至65美元/吨。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标普并称,预计在未来几周将调整相关公司的评等。
低油价所带来的船运成本降低帮助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公司淡水河谷受益匪浅。这家巴西公司已经超越力拓和必和必拓成为了全球成本最低的铁矿石生厂商。
SanfordC.Bernstein驻伦敦分析师PaulGait向表示,“过去数月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船用重油价格同步下行,由此带来的成本降低帮助淡水河谷成为了全球成本最低的铁矿石公司。淡水河谷目前船运用油成本相较于澳洲公司大约每吨便宜6美元左右。过去五年,淡水河谷运往中国的平均船运成本高达23美元/吨,而澳洲公司仅有9美元/吨。”
三大铁矿石公司的出口量占到了全球的60%,并且在2014年全球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逆势扩张。澳洲两大铁矿石公司力拓和必和必拓此前一直因为更为临近中国而拥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预计三年后三大铁矿石公司的出口量将占到了全球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