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海信电器召开新品发布会并在当晚央视《新闻联播》详细报道,海信推出自主研制的100英寸激光电视产品。该款电视内置VIDAA操作系统,可在距离墙面不到0.5米的空间内,投射出100英寸以上的显示画面。受此刺激海信电器(
600060)强势涨停,带动了迪威视讯(
300167)、仪电电子(
600602)激光电视概念异军突起,市场预期激光显示极可能成为全息手机之后的市场“风口”,可能存在巨大炒作机会。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液晶数字显示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拥有诸多技术优势, 尤其在色域、 亮度、 使用寿命、功耗等方面较其他技术有明显优势。激光显示技术将引领新型显示技术革命,彻底颠覆固定屏幕的显示模式,使无屏或移动光源显示成为现实,并非常切合了移动互联网最佳光源显示解决方案,必将逐步替代并打开庞大的市场。我国在前三代显示技术和核心器件上毫无优势、受制国外巨头的垄断和专利保护,往往只在下游组装制造端拼成本搞恶性竞争,付出巨大代价同时基本上属于给国际巨头打工。而恰恰在激光显示第四代显示领域我国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为首提前20多年布局研发抢占先机,逐步引导了全球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未来极有可能由中国品牌主导掌控产业链话语权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并成为未来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我国在《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重新定义了激光显示产业的战略地位,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激光显示和3D显示为代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有迹象显示,激光显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条件与政策扶持。
从激光显示技术、应用的发展看,迪威视讯(300167)控股90%的中视迪威激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源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是国内真正能够称为激光的红、绿、蓝三基色纯激光显示产业化唯一平台,计划再牵手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进行激光显示产学研结合,公司投资亿元经过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取得全部核心专利技术、从一代激光光源升级到二代激光光源、并即将在绵阳激光产业基础上推出第三代激光光源,无论在器件、工艺和设计上均有重大突破,远远超越了中视中科时代,在自我创新和产品应用多方面引领了全球激光产业的方向(可惜某券商电话会议报告和某行业专家对迪威的理解还停留在中视中科的原理机时代),逐步推出了全球首款激光电影放映机、4K-5万流明激光工程投影机、户外三防激光投影机、激光一体机、激光电视(背光源),在激光显示的高端市场中占有绝对的全球领先优势和激光自有创新核心技术,竞争对手只有比利时的巴可、美国科视、日本NEC全球前三巨头,国内在全系列产品和技术根本没有竞争对手,是中国唯一通过全球数字电影协会DCI认证测试、美国TI(
德州仪器 )芯片授权的激光显示国际标准公司,全球也只有上述四家持有激光电影资质,并能够在全球电影院线准入的唯一通行证。同时NEC和中视迪威战略合作,将中视迪威的激光光源植入NEC的激光显示主机系统,NEC独家为中视迪威设计基于激光光源的光机、全部对迪威开放光机端口,这是NEC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无论是日本本土还是国外厂家都是唯一的,更别说中视迪威的中国品牌技术产品,放眼全球巨头行业合作并竞争的现实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足以证明中视迪威激光显示技术在10000流明以上高端市场的全球绝对领先的龙头地位。
从激光显示行业市场看,激光显示的应用市场太大了,商用、民品、军品、特定行业,只要是显示图像的都可以应用。投资者看到海信电器的100英寸激光电视,实际上也正如海信介绍说的就是一台家庭影院、本质讲也算是一台小型投影仪,只是有两个根本区别:激光光源搭配短焦距投影镜头。再联想到深圳光峰光电的同类激光电视产品,其实包括市场上能够看到、听到的关于激光电视的报道,那只是激光显示行业应用在家庭民用产品之一,就单论激光电视就有三种模式:激光背光源电视、激光背投电视、激光短焦投影电视,海信、光峰光电只是后面一款,其他市场上出现如LG、环球华影、长虹、影帅等基本上都是光峰光电的下游合作伙伴,无论是海信或光峰光电都是单色混合光源即蓝光激发萤光粉混合光源技术,何况深圳光峰光电的混合激光光源根本不是自我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均是从国外采购的光源器件产品,在国内组装成激光电视而已,所以国内所有所谓的激光电视都不是中视迪威研发应用的红、绿、蓝三色纯激光光源技术,甚至不能称谓激光显示,更不可能做到中视迪威目前激光电影、工程投影、激光电视全系列覆盖,这无疑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其他竞争伙伴要赶超中视迪威还有巨大的差距,目前蓝光+萤光粉技术突破不了6000流明以上的亮度(商业影院应用必须1.2万流明、家庭影院要求流明较低),一旦再提升必然蓝光将萤光粉等介质烧焦并烧毁投影设备,同时也不可能拿到国际标准的认证资质如DCI是不认可单色混合光源(LED更不会认证)、包括TI也不会给予LED、单色混合激光光源等低端产品在高端领域的芯片授权,没有TI成像芯片授权,就无法成像投影,因全世界只有TI一家公司提供芯片。
从投资和利益驱动看,国内某些电视厂商如TCL并未急于推动激光电视,自然和自身拥有液晶面板产业链息息相关,海信竭力推动激光电视也有自身并未投资液晶面板有关,海信视无屏显示为未来显示趋势我认为也是肯定和必然,从这个意义上看OLED同样不可能象激光显示这种可移动光源代表着未来主流,目前海信和光峰光电都需要加一块造价1万以上薄薄金属投影屏幕,只是替代了固定的液晶面板,但一旦激光短焦距投影亮度和其他技术改善提升,那直接投影到墙壁、白布,甚至天花板等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这算不算彻底颠覆呢?
再从成本上分析,光峰光电包括其关联的LG、环球华影等100英寸激光电视报价9-12万元不等,海信目前报价69999元,国庆促销价59999元,但媒体报道包括TCL有关专家却说这个价格相当昂贵,还只是小众和高端家庭部分市场,请问你了解100英寸液晶面板电视市场报价多少?我调查的是70-100万元不等,激光电视不到液晶电视十分之一,何贵之有?如果激光电视因金额高市场成疑,那近百万元的液晶面板还有研发投资和面世的必要吗?很不懂这些人是怎么想问题的?
从战略布局看迪威视讯非常坚定地先走高端市场、再拓展民用市场,这也是和公司实际情况密切相关,中视迪威核心优势竞争力在于高流明纯激光光源技术和应用,已经在绵阳基地建成从光源器件到激光终端产品生产线,这在全球也仅有的一两家公司,据说全球老大巴可自身并不生产激光光源,从外部配套厂家采购,目前激光电影也是今年才刚刚推广,迪威的激光电影和工程投影技术和工艺水平与老大不争上下,进度也是全球同步甚至领先,唯独营销体系和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无法和其他巨头竞争,之所以不先推广激光电视,因为迪威必须与国内外电视厂家合作,否则自身还难也完全没必要重建营销渠道,即便现在与国内任何一家厂商合作推广,至少铺垫规模5-10万台,这是目前绵阳生产基地1000-2000台整机、4000-5000套光源规模不可能做到的,还需要加大各方面的投资,所以迪威不太可能做自有品牌激光电视,应该是未来提供激光电视的光源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的起步是从激光电视的背光源开始(公司上半年在深圳总部已展示一代机、正在推出二代方案),即将LED液晶电视的光源由LED背光源模块替换成激光光源模块,这个也是最可行、成本最低、效果不错、电视厂家更容易接受的,当然公司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短焦无屏激光电视颠覆性产品,因为流明和亮度方面有提升,可能不再象海信、光峰光电那样必须配置投影金属屏幕,据了解,目前需要改善的主要两方面:散热和噪音。但包括公司内部和市场专家判断激光电视还有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真正形成规模和效益还需要观察。
迪威定位高端和全球市场,主要重心在激光电影、激光工程投影、军品等高端市场和高毛利产品,定价从60-300万元不等,国内没有竞争对手,而主要就是全球排名前一二名的巴可、科视,因NEC和迪威已经战略联盟,基本上属于合作大于竞争。据了解中国兵器209所即西物科技集团在选择中视迪威三年内激光光源独家供应商,其实之前已经选用了国内最优秀的大屏幕显示各个厂家比较如:各个LED屏、威创股份(
002308)DLP、利亚德(
300296)小间距LED屏、深圳光峰光电混合激光屏等统统达不到技术要求,唯有中视迪威的4K高流明尤其是双机交互融合激光投影机完全达到所有标准。目前公司与数码辰星合作在北京、福州、宜宾、锦州等全国各地大地院线、保利院线建成10多个激光电影示范厅,一旦正式取得DCI认证将和国内前十大院线全面合作大规模拓展影院市场,由NEC合作伙伴向全球推广激光电影;激光工程投影机已经在北京、四川、福建等建成多个项目;军品市场在航天航空、军事指挥、国防建设等签订多项战略合作协议,随着绵阳基地建成即将有重大项目落地。
近日绵阳建成的激光产业基地正式进入试产阶段,规模大约为10亿,未来120亩地再建设激光产业园后、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将更有质和量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