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句:关于估值以及由此引起的指数判断困惑
自08年10月开始
中小板指数走独立行情至10年创出历史新高,大小指数的走势已经完全错位,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中小板和
创业板两类小股票和风格指数主要包括医药和军工已先后走上牛途。
如果我们客观的去看待这几个指数,会发现牛市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而如果考虑基本面,考虑到方兴未艾的资产注入大潮和层出不穷的概念,可以认为这些指数是不可能再创新低的,那么在大周期上,就谈不到牛市的结束,只会出现大周期震荡。一年多以来的增发热潮已经完全封死了小股票的熊市可能,因为这属于价值再创造,会部分填实市值增加的实体资产基础。考虑到这是近期才成建制出现的新打法,我们可以说现在小指数的基本面跟之前都不一样了。主动性价值创造周期,跟被动的自然增长业绩估值周期,是不同的。
如果看大指数,那么即使扣除银行(小鸡的一向观点,银行业绩有严重泡沫),整个主板的估值水平也是历史上偏低的。加上稳步提高的分红率,以国内和全球宏观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可以断定大指数阻力最小的方向是向上。
所以用两只眼睛分别去看大小指数及风格指数,迷惑会少很多。
@一江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