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苏宁进军跨境电商 三大方向挖掘内在投资机会

14-09-12 16:46 1018次浏览
rainbowzwb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9月11日消息,苏宁已低调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招商,预计频道或将于年底上线。这意味着,苏宁将建立自营的海外供应链,在运营商或采取“自营+招商”模式,未来苏宁跨境电商业务的覆盖面或许更广。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全球市场跨境网购需求空间巨大,国内跨境电商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目前的渗透率仅为 9.6%,未来三年国内跨境电商规模增速有望达到 28%,其中出口电商依然占据 80% 以上比例。随着物流配套的持续升级尤其是海外仓模式的兴起,出口电商在品类与区域扩张上正在加快,而整个支付体系的进一步打通也将有助于跨境购物的便利化与安全化将促进跨境支付业务迎来实质性发展。

  政策扶持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近两年来,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相关政策频出,成为加速行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在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在流程效率优化及税收方面有望获得更多提升。

  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迎来发展新时期

  新兴市场的跨境网购需求正在迅速爆发,这为国内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了良好市场机遇,由于目前新兴市场基础设施还并不完善,因此在市场影响力及服务体系方面具备优势的第三方跨境平台增长迅猛,主要以阿里速卖通为代表。此外, eBay与亚马逊 目前在跨境电商领域也在通过模式创新迎来发展新时期。

  独立 B2C跨境模式兴起,盈利瓶颈仍有待突破

  独立 B2C 跨境模式伴随着国内外贸产业链的打通而兴起,目前已出现兰亭集势 、DX、环球易购等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通过不断巩固发展优势领域,以差异化竞争优势寻求海外生存空间。虽然已实现规模化经营,但独立 B2C 跨境电商在盈利方面仍存在诸多瓶颈有待突破,包括品类选择、广告成本、物流成本以及人才缺口都是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未来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把握行业发展关键要素,挖掘内在投资机会

  目前出口跨境电商中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或者无品牌的产品,因此“价差”依然是出口跨境电商的根本动力;相比之下,对于跨境电商企业优选品类较境内电商更为严格,不同的品类选择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重复购买率都会产生较大差异;与此同时,海外本土化也将是必然的趋势,通过 B2B2C 不断改善物流体验以及与消费者的近距离互动。

  国信证券建议沿三大方向挖掘内在投资机会:B2C 垂直领域依然具备诞生优秀企业的能力;品牌商正在加快国际化进程;服务商模式兴起,未来有很大发展潜力。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rainbowzwb

14-09-12 21:33

0
苏宁云商“海淘”频道正在招商,预计将于年底上线】国内万亿级的“海淘”消费需求正在吸引着包括中国银联、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巨头争相入局。从接近苏宁云商的消息人士处获悉,苏宁在7月就已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招商,预计频道将于年底上线
rainbowzwb

14-09-12 21:31

0
不知道吹得够不够?
rainbowzwb

14-09-12 21:28

0
渠道归于集中后,必然称王! 
 B2C领域,风头最劲的三家:淘宝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商业模式各有特点。

  淘宝商城,走的是平台化路线。网购平台化、物流平台化,看似借力打力、扩张迅速,但实际上有众多问题。

  借助第三方物流的问题是,不可能完成24小时全天候物流服务,在节假日高峰,会出现物流配送问题。由于,终端物流不是企业自行完成,难以形成统一的客户服务竞争力。

  商城平台化的问题是,难以跟生产厂商直接进行供应链整合,最终,无法做到渠道称王。还有一个风险,就是缺乏相对竞争性壁垒。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也可以推广商城平台,只要后台和大型物流公司合作,例如:中铁快运,就可以顺利完成市场进入。

  商城平台化,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面对的是商家,而非统一的淘宝商城管理方,信誉、服务、理念都存在差异,不易形成用户粘度,容易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服务摩擦。
  物流、网购平台化,看似气势磅礴,实则只能是阶段性过渡策略,最终,必须完成垂直B2C。 

  京东商城、苏宁易购,都属于垂直B2C。

  垂直B2C,需要完成三大部分建设:网购、物流、供应链。这里面,最难的是物流和供应链,尤其是后者。

  网购层面,京东商城具有明显优势。苏宁易购上线时间晚,虽然经过4次改版,但是,交互体验明显弱于京东商城。但是,苏宁的信息化队伍并不弱,自身队伍规模以及合作伙伴实力,都不弱。在后续品类从10万到60万发展过程中,网购层面的交互体验改善,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物流,需要大量资金、人力投入。目前看,京东在这方面的投入能力要弱于苏宁。苏宁,在全国布局60个物流中心,已经建成4个,正在建设10个,后备已签署17个。这种建设速度,要远超于京东。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人力投入需要管理、服务能力配套。人员规模迅速扩张,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管理压力。相比之下,京东缺乏大规模团队管理经验,而苏宁在这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

  供应链,是苏宁的绝对强项。苏宁同各大供应商长期合作,海尔、三星、索尼等厂商,已经同苏宁完成系统对接,形成供应链大整合。相比之下,京东商城,望尘莫及,无法切入供应商系统。这造成双方在成本上有很大差距。并且,苏宁已经形成供应链垂直整合,自行定制,不断提升毛利。京东商城,在规模上、供应链管理经验上,都距离进入制造环节还有很大差距,使得其在供应链管理层面上有很大弱势。这块差距,远超物流差距。

  京东商城,不存在实体、虚拟渠道之争,而苏宁存在这个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家电、3C类产品,有其特殊性。家电、3C类产品供应商数量有限,产品差异性有限,在大规模价格战爆发时,供应商对地区窜货、价格战血拼,都有很深防备。维系一个稳定的全国价格体系,是供应商层面的主观诉求。对于供应商来说,传统的进入实体渠道,收取场地费方式,是不能长期持久的。混乱的价格竞争体系,造成市场动荡,也是不能持久的。全行业,进入包销、统一价格体系,是必然的。各大渠道厂商,同供应商建立动态包销机制,形成全国统一价格体系,网上、网下统一销售价格,是最终的必然结果。

  群雄逐鹿,混战不已的家电、3C零售市场,会在全国各地小型零售渠道,被大型渠道商渠道下沉、兼并收购后恢复平静,这一历史进程,是无法阻挡的。在此之前,网商不能快速冲击市场份额,将面对无米下锅的危险。苏宁、国美,全力推进渠道下沉,绞杀地方渠道商,整合行业资源,是对网商釜底抽薪。加速推动三、四线城市网店布局,进行必要的战略并购,强化渠道控制,制约供应商、网商的市场话语权,是更为高明的策略。

  网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百货业。苏宁、国美,是没有能力在百货零售领域垄断供应商资源、掐断渠道资源。因此,百货零售,对苏宁易购、京东商城,是驰骋的阔野。

  网购,看似一片混乱,实则并不复杂。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

  京东弱化3C竞争,主动推进百货类,就已经代表着发展趋势。

  对于国美、苏宁,网购不是威胁,更大的威胁来自于三线城市渠道供应商群体。渠道下沉,是苏宁、国美的最大挑战。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成功之后,必然会燃气熊熊价格战之火,通过市场与资本两个层面绞杀地方渠道。

  苏宁,渠道下沉,会带来周转率降低。物流建设完成后,网购发展会提升周转率,提高资本效率、毛利提升。网购、物流发展,对于渠道下沉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必须齐头并进。

  苏宁,用钢筋水泥+鼠标,打造出零售渠道巨头。

  渠道归于集中后,必然称王!
rainbowzwb

14-09-12 21:18

0
超级大象该启动了!
湖上微风

14-09-12 16:56

0
我昨天推荐,上午启动前又推荐,但淘股吧没人关注,做投资确实是寂寞的事业,守得云开日出时。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