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股天乐,能否将92楼文中6、7、8、9、10几段抬头排齐一下,以表尊重。谢。
1
关于南师,12年9月中,忽而生缘,随闻涅寂,10月初记了一篇小文。附贵贴权表对南师一点心意。
怀南师(12年10月7日)
对于南师,最初的了解,于多数人一样,来自十几年前关于南师的一些著述。
近两年来,随着人生迹遇流迁,开始较深入的了解佛学,看了不少经书及大德的视频,并开始参与简单的禅修。
但对于南师、学佛、禅修,自己并未产生什么关联。对于南师的理解,似乎还停在十几年前的一些观念中。甚至这些观念中,还参杂了一些别人口中的杂音。
而对于学佛与禅修,如何深入、正行,也出现反复。
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时发生了。9月16日,正在上网时,突然脑子里闪出了南师的名字与形象。哦,南师好久没关注了,现在有多大年纪了,身体怎么样,最近有什么活动,是否又有了新著,等等。于是在网上搜索起来。
最新的消息便是,南师秘书室于2010年1月24日的《南怀瑾先生答覆组团见南师函》,对来函《禅七法会申请书》的七点回复。我将回复认真拜读后,转录到我的QQ空间上,时间是9月16日21时51分。对于南师回复中的见解,我用《金经刚》中部分经文,在空间里自己做了回复:“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
基于16日的网上因缘,我对南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产生了到书店去购书的想法。过了两天,可能是19日,我抽时间到书店,在佛学书柜处呆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被《维摩诘的花雨漫天》上下册吸引住了,南师对经文的解读基于自己的理解与实证,每句话都充满了智慧与深意,让人感悟良多。这种体会是读其它许多书时没有的。
也许对于维摩诘的花雨漫天,南师才是最佳的解悟者;而对于南师的深入准确评价,维摩诘经是个参照的标尺。
那天背包里的的书,除了花雨漫天上下册,还有我第二次购买准备珍藏的《佛教十三经》。
当天网遇一个禅堂的师兄,准备利用国庆假期,到终南山观音禅寺打禅七,正在申请。于是网聊,聊到坛经与六祖,聊到南师和我新买的花雨漫天。师兄比我修的早和深,说以前较早看南师的书,便知南师不是一般人,后来一看南师的照片,就一切都明白了!我听了此话,对南师的感受进一步得到了印证。
似乎就在次日,网上便出现了关于南师四大失合的消息。自己一下子很震惊。怎么刚要通过书籍亲近南师,南师就身体示重疾,而且传言已病危。。。
后面南师的一切,就都在公众的视线里了。
南师静走了,世间学人媒体评论不多,估计这正合南师之意。一些世间学者的杂音仍在,灰暗依存,但只要深心解读了南师的境界,杂音怎能障耳,灰暗如何遮眼!
南师走了。但我相信南师仍在。每天细读维摩诘时,南师就在眼前及四围。当我将书放在床几边时,南师就静静地禅定着。不只在屋里,在每个角落,在遍虚空法界。。。
0
稀见好贴,有缘而增。近期杂乱于许多琐碎莫明,原来是心丢了。全贴看完,心有些回来了。
行研、大悲、万法、命、南师,明心金不换、帝不羡。。。
0
谢谢楼主推荐!《南禅七日》已看到第4集,很有意思。
以前南的书翻过几页就感觉看不下去,听完课后再去看看不知有无新感受。
1
对于信佛的人呀,我实在想不通,辽宁有个大悲寺,经常有人把流浪的动物送到这里,以为这里的人都是出家人,慈悲为怀,可是出家的僧人们确认为“流浪的猫狗吃肉,是孽障,不收留,他们只收留吃草的牛、马、羊等”,听起来都好笑,都是生命,自然界如果没有各类食物链的存在,如何保证生生不息的循环。。。。
0
好像这个消息来自路标,呵呵。
1
今晚可能播出纪录片第二集,全两集。南怀瑾年轻发愿以一人之力接上中国文化断层,他确实做到了。他的著述涵盖儒释道三家之长。
你读读他的诗词就知道他的情怀,老人家几十年在做这件事情,就为了把战乱后的断层的中国传统文化接上,他有大量的私人藏书,可以说是
儒释道全通的近代第一人了。晚年他还坚持整理文字,每天凌晨三点多休息,就这一点就值得尊敬,也值得人们看看他的纪录片和他的书了。
0
土老师,咱还能不能一起好好聊天了?
人家南怀瑾从小读诸子百家,少年还是国家武术冠军,20岁国军军官读道家藏书,25岁读完了大藏经、四库全书,
30岁学了西藏各派密法。我们都是矮人好吧,越是自以为高人越是因为自己见识少啊。读几本书最怕自大和虚名,你
这语气是在坑我啊。
[quote]原帖由土土坪在2014-09-25 20:13发表
0
没有念头可气起了,看世界任何东西要轻松,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心脏拳头难么大,痛苦………都扔出去,就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