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族的守护神
在北斗星通的机房内,国家863计划课题——北斗天枢北斗卫星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与交易
信息服务 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系统监视屏上,所有装有北斗星通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的作业渔船都能实时地显示出其所在的位置和航迹。渔船如果遇到危险,可以通过终端发送短信求救;如果渔船不慎驶入禁渔区或邻国海域,监控部门能够及时通知渔船上的人员,以免渔船被扣押。该系统已于2006年8月成功中标农业部南海局“南沙渔船船位监测管理系统”项目,并于2007年3月开始运行。该系统已建成2个陆地监控总台、41个陆地监控台站,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以及港澳900余艘渔船安装了北斗用户终端。据统计,系统运行以来,已收到处理海上渔船紧急报警300多次,涉及渔船100多艘,1000多名渔民生命财产得到安全保证,减少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北斗被广大渔民称誉为海洋渔船安全捕捞的“保护神”。
这种终端机不仅能安装在渔船上,还能安装在所有需要检测的物体或地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1000多台“北斗一号”终端机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实现了各点位之间、点位与北京之间的直线联络。在灾区通信没有完全修复,信息传送不畅的情况下,各救援部队利用“北斗一号”及时准确发回各种信息,为指挥部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援。5月17日,“北斗一号”从前方发回“北川余震不断,海子水位不断上升”解放军某部18日证实这一信息属实,抗震救灾人员迅速处置,险情被及时排除。
救人于危难之际,守护人们生命安全,北斗因此被称为查看灾情的“千里眼”、收集信息的“顺风耳”。其实,北斗最大的作用还不仅仅在于对某一地区的巡视、某一事件的监测,它,应当是一个民族的守护神。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个国家主权实力的象征,世界上投入正式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了“北斗”之外还有三家——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其中GPS的应用最为广泛,占到全球应用的95%以上。正如周儒欣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发展迅速,但是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建立在美国的GPS之上。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就是建立“北斗”系统的意义所在。如何将北斗系统的触角伸到每个组织和个人,让GPS逐渐在国人心中淡出,这就是“北斗星通人”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每一位应该理性思考和对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