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中医的讨论贴汇集

14-04-13 18:56 5446次浏览
知白守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关于中医问题,本人希望大家在此贴中讨论,以免歪楼之险,谢谢了!

以下是一些楼层,转引于此。

【 · 原创: 知白守黑 2014-04-04 00:18 只看该作者(-1) 】

原帖由一江东流在2014-04-03 09:13发表

黑兄的基本面分析好到位,佩服。

但形容的不准确。
药物伟哥是没有抗药性的,非常好。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经济刺激,越刺激越马缠。
药物伟哥,的好。


本人学中医20年。这几年来开始给周围的朋友看病,效果大体尚可。

中医学到一定程度,拼的就是你对人本身的认识。这个认识,根源来自道家历代先贤的记录。人的根基,中医说得很清楚的,先天之根,在肾。你阳萎了,不收敛深藏,徐图恢复,反而用伟哥大肆消耗,最后的下场,不是年经轻轻中风,就是早早演变成痴呆症。

圣人贵精,这个精,从道家的本意与一贯主张,就是精气神之精。愿意做什么人,终究是自己的事情。敢于反做的,两千年下来多了去,他们的结局,都一清二楚。
[第5002楼] 引用 @


点亮(10) 咖啡卡
【 · 原创: 失身人面瘦 2014-04-04 16:24 只看该作者(-1) 】
井底之蛙怨天小


原帖由一江东流在2014-04-04 13:29发表
本人是医生,
中医的理论根本没有逻辑的基础,
是忽悠人的东西。
很多人认识不到,
国家也在这上面进行忽悠。

老外早从古代医学进化为现代医学,
只有中医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错误连连的境界。
[第5007楼] 引用 @Ta

点亮(0) 咖啡卡
【 · 原创: 干巴巴 2014-04-04 16:38 只看该作者(-1) 】
【 · 原创: 一江东流 2014-04-04 13:29 只看该作者(-1) 】 本人是医生,

中医的理论根本没有逻辑的基础,
是忽悠人的东西。
很多人认识不到,
国家也在这上面进行忽悠。

老外早从古代医学进化为现代医学,
只有中医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错误连连的境界。

赞同,本人从事中医药30年。中医连中药的质量都都没搞好,还治病呢。不可否认有些植物药具有治疗疾病或保健作用,但不多。
[第5008楼] 引用 @Ta

点亮(0) 咖啡卡
【 · 原创: 不错 2014-04-04 16:52 只看该作者(-1) 】
对中医药不可夸大。。
【 · 原创: 燕子花11 2014-04-06 17:41 只看该作者(-1) 】
有些事情中医也解释不了,但天无绝人之路时,中医可能就是这唯一的路。

有个同学的女儿,先天性肝内胆道狭窄,经常痛。怀孕四个月时痛得厉害,西医说要做肝移植,小孩要流产流掉。他们不肯,要求出院,医生说他女儿出院最多只能活2个月。

他们抱着一线希望,开车去山东一县城找个中医,中医说:你们做过手术吗?做过手术吃我的药没有效果,没有做过手术才行。

后来,吃了这个医生的中药,几天后就不疼了,小孩保住了,后来动手术生了一个健康活波可爱的聪明男孩,昨天我们一起吃饭,小孩2岁多了。

奇怪的就是,动过生孩子的手术后,再吃这个药,就没有用了。
[第5025楼] 引用 @Ta

点亮(0) 咖啡卡
【 · 原创: ANGEL6 2014-04-06 22:27 只看该作者(-1) 】
我认为不是中医太能,而是中国的西医太差。中国的西医是医生水平差,西药的质量也差,国外好的西药还眼睁睁地进不来。我现在每年回国,带得最多的就是药,但需医生处方的药我就无能为力。

【 · 原创: 小小米 2014-04-09 08:19 只看该作者(-1) 】
说中医不好的人,其逻辑是混乱的,还大言不惭,真真给祖先丢脸,人要按中医的方法调理,根本都不会得严重的病
[第5029楼] 引用 @Ta

点亮(1) 咖啡卡
【 · 原创: 柠檬 2014-04-09 08:44 只看该作者(-1) 】
只有中文专业和中医专业,对古汉语古籍阅读有要求
那些“被三流医学院老师洗脑培养出来的医生”,他的老师,他本人,都不会阅读古籍,中医的书都没读过,在这放个P啊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6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知白守黑

14-05-03 10:0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也。咳嗽从外感风邪的性质可分寒热,但内源上,还需辨明所涉脏腑经络,方可有的放矢。

治咳嗽最容易考验医生的辩证功夫。曾有一女孩,约13岁,有教授级主治医生,开药前后15剂有余,白僵蚕用至10克,却日渐加重。其家人傍晚来某处开方,当晚缓解。所用药量,均未超出常规剂量,不过10余味而已。
与狼共舞

14-05-03 00:20

0
@知白守黑 兄,我不是医药专业,不过却在医药公司就职,而且我老妈广东村妇一名,在农村流传下来的东西也包含了一些显浅的中医医理,所以小弟就斗胆说说。

中医是易学难精,其讲究人体的内平衡。医治起来需要灵活应变,例如寒性体质和热底两类人得同一病,药方主药应是一样的,但副药就要配合个人体质了。  又比如咳嗽,西医就认定一种,而中医根据病发起源类型不同,分为寒咳和热咳,从而应用不同方子。若用寒咳方子治热咳反而可能加重病症。

上面的朋友都讨论到点子上了,国人放弃国学,又如何能学好中医。而学中医是建立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的,现代人浮躁的心态是很难去学,也很难接受中医那种循序渐进的治疗方式的。
与狼共舞

14-05-02 23:4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说得太对了! 很多民间很有效的方子都失传了!
知白守黑

14-05-02 21:43

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伤寒的精髓,在辩证,不在虚理。

一定要求其与天地至理相印证,建议去看《阴符经》。真正完全打通,必是神医。普通人没必要,一辈子也到不了那个境界的。

以易解伤寒,本人未曾做过,本不方便评论。

但实话说,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有实际经验的人,根本不会玩这些虚的。治不好,一切无从谈起。治得好,何需头上安头。
zhbapple

14-04-28 21:01

0
动不动几万的中药也多得是,也不是一笔小钱了。当然相对股民而言,又好得多。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dodo

14-04-28 20:18

0
dodo

14-04-28 20:14

0
下面我也提供一点路线指引读者去思考:
  1:《天元政纪大论》中: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故此确立十二辟卦就是表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模型)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此句确立了所谓五行是干什么的。就是十二辟卦中表现形之盛衰的,而历代《素问》注家全绕过去了。要不就如张隐庵一样马虎眼一打扯淡扯过去了,)。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唯独天地人三合才能谓其治也)足以说明我的易演中医所用十二辟卦源有出处。尽管实际上我的易演中医思源并非来自这一段。
  :2:《五运行大论》开头的岐黄还有鬼臾区的三人对话敲定了六气在十二辟卦中的时空点位。以及推演的可操作性: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
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人中之五行人)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天地阴阳合起来则可以得到它的合并之象。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4:关于六经在是辟卦中的排序再确定的经典在下面这段
(1)《五运行大论》
  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2)《六微旨大论》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
  诸上所述,乃至真要言,历代注解医家一切废话都可不看,然此吐解不可不学也。仲景《伤寒论》以此而定易位也。故,此为入仲景之门第一步也。
dodo

14-04-28 20:10

0
十年以前,当我开始从六十四卦的象形中感悟出古人是如何运用时空易位来推演用医力学的时候。我知道,那就是“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定数象成的东西,是“天道”。当时,我就萌生了今生一定将它们再一次用我的方式来展现的想法。
  十几年后。当我吃透《素问。运气学九卷》,再一次阅读《伤寒论》的时候。我的心,与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刘东军易演伤寒论》是一千八百年来具有开创性地将张仲景如何运用数象易演方法真实再现;它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每一步起卦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黄帝内经》的真髓---《素问。运气学九卷》的具体使用。同时它也无疑复原了《伤寒论》背后的五运六气理论的具体使用、、再现了五运六气背后的物质原因以及在临床推演中的运用过程。它是1800年来真正的《伤寒论》立法不解之谜破解书。同时也是千百年来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对《易经》解读的一部易法方论实用专著。学医必须要过的一关,这一关,叫“易演”!
dodo

14-04-28 20:01

0
dodo

14-04-28 17:43

1
楼主可曾关注过山东中医刘东军?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