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特点:
一般选用夜曲或小夜曲、摇篮曲以及其它
“
柔美恬静
”
性质的乐曲,所选的乐曲一般具有以
下特点:旋律轻柔甜美,委婉抒情或简洁流畅;节奏平稳柔慢,或似摇篮式律动;速度徐缓;音色柔和舒
展或略带深沉。乐曲具有安详、悠静的风格,表达出温馨亲切或爱抚安适的感情。
保
健和治疗用途:
这
些乐曲对听赏人的身心状态具有以下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
1
.镇静安神。
2
.缓解精神紧张,促进身心放松。
3
.引导入睡,起到音乐催眠作用。
此
类乐曲适宜下列人士听赏(听曲欣赏),作为保健治疗之用:
1
.失眠患者。
2
.平日容易兴奋激动,或由于工作生活紧张,晚间不易入睡者。
3
.病后初愈,需有充分睡眠促进康复,而又不易入睡,或经常睡眠中断者。
4
.婴幼儿童因烦躁不安难以入睡者。
催
眠助睡音乐曲目举例:
1
.民族乐曲:《渔舟唱晚》
2
.民族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3
.民族乐曲:《良宵》(二胡、钢琴)
4
.莫扎特:《摇篮曲》
5
.马斯涅:《泰伊丝》幻想曲
6
.勃拉姆斯:《摇篮曲》
7
.柴可夫斯基:《秋之歌》(大提琴、钢琴)
8
.海顿:《小夜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9
.
舒曼:《梦幻曲》
1
0.舒伯特:《摇篮曲》
乐
曲分析导听举例:
《
小夜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海顿)
海
顿这首曲,行板如歌漫步,风格古雅,旋律优美动人,温柔亲切,舒畅闲静如流水行云。在富于抒
情的提琴乐声中,更有镇静精神、安定情绪的作用,有助于催眠入睡。国际音乐治疗界推荐本曲为镇静放
松性治疗乐曲。
《
泰伊丝》幻想曲(马斯涅)
马
斯涅这首幻想曲的旋律柔弱优美,委婉动人,小提琴富有表现力的抒情乐音,造成一种肃穆、宁静、
平和的气氛,使听者逐渐安然入睡。
《摇篮曲》(勃拉姆斯)
勃
拉姆斯的《摇篮曲》节奏缓慢稳定,在简朴温柔的小提琴乐声的感染下,听者仿佛受到温馨的抚慰,
安定下来,进入睡乡。音乐治疗界把本曲列为抚慰镇静性乐曲,有安神镇怒催眠等作用。
《
梦幻曲》(舒曼)
舒
曼的《梦幻曲》是催眠助睡的音乐珍品。乐曲平稳缓慢,富有安详、宁静的冥想色彩,清幽而甜美,
深沉而抒情,似梦又似真,又如轻柔飘缈,随意飞逸,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临睡前听此曲,自然容
易入睡。
怎样进行听赏性音乐治疗
.
根据自己的病情、
健康状况或调整身心功能的需要,
选择适当系列的治疗性乐曲进行听赏
(听曲欣赏)
第一次听曲前,应细读音乐处方中有关所听乐曲特点是、性能和治疗作用的介绍,以后如有必要,
可多次反复阅读。
3.听赏治疗性乐曲,宜在安静无噪间干扰的环境下进行,如条件许可,最好能在布置典雅简朴,气温
为20℃~28℃的厅、房内进行。
4.一般宜在静坐或卧姿势下,直接收听或在戴耳机情况下进行听赏。如仅作为一般性调节身心、松弛
休息,也可在较为随意情况下作为背景音乐听赏,如开胃助餐系列乐曲可作为伴餐音乐听赏。
5.听赏治疗性乐曲音量水平一般宜较低,尤其是听镇静、松弛、降压、解郁等方面的乐曲,音量水平
宜控制在20分贝~30分贝左右,不超过40分贝;兴奋性乐曲最大音量也不宜超过60分贝。
6.每次听赏时间一般为30分钟~60分钟。
治疗期间每天听曲次数2次~3次,
巩固期间每天至少
次。症状越明显者,每次听曲时间越长(可长至1小时~2小时),每天听曲次数也应相应增多(3次~
4次)。
7.在听赏过程中,如心情不佳,或觉某一乐曲的旋律节奏难以接受,可暂停听赏,在医务人员或音乐
专业人士指导下另换治疗性乐曲。
在
家庭进行音乐治疗
家庭,是进行听赏性音乐治疗最方便的场所。为了推广家庭音乐治疗,最近由中山医科大学等策划、中
国康艺音像出版社出版、广东省唱片公司发行了一套《名曲良方》《音乐治疗系列》,有CD和卡带两种,
共分6集,即提神去闷音乐、松静降压音乐、开胃佐餐音乐、催眠助睡音乐、宽心解郁音乐、健脑益智音
乐,由卓大宏、黄耀熊两教授选曲及编订音乐处方,对所选每首乐曲的特色和治疗作用予以分析,引导听
赏,对每系列的乐曲共同的特点和作用予以介绍,并附有《音乐治疗须知》等材料。所选57首乐曲(每
集8首~10首)
均属古典名曲,
且其中大多数曾经国内外康复治疗界试用推荐,
认为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在我国方兴未艾。我国除继续引进国外音乐治疗的先进经验外,还结合自己的特点,
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