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养个宠物吧,昨天忘了告诉你,我家过年后养了个小狗,现在我儿子看见小狗心情要好许多,每天放学后都会和小狗嬉戏一会,效果不错。
0
我是心理咨询师,可私信我。
0
4.14白天
女儿刚去学校。送到楼梯口,说“有点累”,叮嘱她慢点。她接话说她同学说看走路的样子像她,步速又不像。“
吃饭时说起下午照相,说心情好点。老婆问她跟谁合影了,摆的什么姿势,有没笑啊?她说”就一般的,没笑”。老婆问怎么没笑?回答说(并比划了一个嘴角上扬的动作)“要一个过程”。(当时有点心酸,心疼)。又说“会想起跟你们说的那件事“(人会死(即终有一死),活着有什么意思?)放下碗筷时问:“我以后会忘了吗?”
中午跟她妈妈不知说什么,冒出一句“有时会想不开”,马上接着解释:“我不是说自杀”。
进房间叫她吃饭,我先出来,她竟将窗帘拉上出来,说“我以为说睡觉了”
吃中午饭时说起昨天结束的省会考,县第一被她的同桌拿走了时说“我一点不会觉得不舒服,要是平时就不一样,我现在就是要忘记那件事”
(害怕死亡)我马上表扬了她:就要这个心态。又说”当心理不愉快时自己会强迫自己转移,但又会往深处想,想到就害怕,人的思想真是奇怪
早上起来总说有点累,昨晚醒了三次,很惊醒,她妈妈(陪她睡了一个礼拜)一个轻微的动作,就醒了。
0
0
女儿优秀的话,不用多说
一:带女儿到儿童福利院两天
二:到敬老院三天
三,爬一座千米左右的大山
女儿会悟出里面的道理
心病要靠她自己走出来
0
+u,我儿子也高考。
0
在压力下健康成长
正文
评论
更多奢华人生的文章 ?
投稿打印转发
106
字体
Emma Vanbergen
我在上周看到了一篇关于中国南方一个学生自杀悲剧的报道。报道称,这位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考试中涉嫌作弊,而且还帮助其他学生作弊,因无法承受被通报带来的耻辱,从五楼的教室窗口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对这个学生的家庭深表同情。而这篇报道更突出了中国的高中学校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不惜一切代价取得优异的学术成绩。学生和家长过于重视考试结果,以致于让一个学生在发觉自己的考试成绩不保时产生“结束生命”的想法,或者被逼自杀。
在与不同的家庭接触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学生身上的压力对他们的精神、情绪,甚至学带来的影响。我想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家长和他们的子女成功度过这段高强度学的时期。
必益教育
有时开怀一笑可以缓解孩子的很多压力,图为一位中国家长带孩子参加分享活动。
如果学生觉得学压力过大,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先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实际一点的目标。家长应该知道,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第一名,也只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评为“最优秀的学生”。我认为家长应该清楚子女的能力极限,以此给他们设定目标。否则,设定的目标过高,只会让孩子一直处于失败的境地,而家长也会一直失望下去,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学。对于子女成绩好的科目,给他们设定更高的期望和目标固然是好的,但是对于子女学较差的科目,就应当给他们设定适当的目标,帮助他们逐渐提高。即使是孩子的一个小小的进步,家长也应当给予表扬。从而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继续更加努力地学。这种方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以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在制定教育计划和辅导学时也应该因人而异。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发现很多家长在这方面都陷入了盲目攀比的误区中。他们认为如果孩子的同班同学在参加课外辅导班,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去参加辅导,不然就会被落下。因此,许多家长给孩子报满了整整一周末的课外补班,将英语、数学、语文、物理等全部都有来保证孩子能在同龄人中考出好成绩。但是在我看来,这样做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彻底抹杀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孩子终日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我想,也许更加明智的做法是,找到孩子的薄弱环节,然后对症下药,给孩子找最需要的辅导。这么做,孩子能感到更加轻松,才可能在成绩上有起色,也能节省出时间来增强孩子的强项。同时,将孩子的空余时间从补班中解放出来,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暂时放松,从而保证他们的精神健康。
除为孩子设立切实的目标以及减少非必要的课外学时间外,家长还有很多方法来帮助学生减压。首先,家长要学会区分有益的压力和有害的压力。有益的压力可以帮助孩子进步,教导孩子去面对失望、迎接挑战。而另一方面,有害的压力是指那些长期的压抑、过高的期望,未被重视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会导致孩子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受到伤害。
必益教育
必益学院的一位外教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
家长们一定要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家长们紧张和焦虑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分担到这份紧张和焦躁,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会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使父母开心,盲目地给自己设定难以达到的目标来使父母高兴。这样他们就被父母的紧张和焦躁所感染,将压力放在自己身上。我甚至发现有时候父母会主动将自己的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包括通过许多实际行动来使孩子为自己的不努力感到自责。这也许能带来短期的效果,但这种收益是不会持久的,因为这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创伤,最终影响他们的学成绩。另外,这样做还会导致孩子对父母压抑内心情感,遇到问题不会去向父母倾诉并寻求帮助。因此,我强烈建议家长要避免给孩子造成有害的压力。相反的,家长不应该对孩子表露出自己的担心,要表现的更加积极,懂得安慰和鼓励孩子。如果家长能为孩子在紧张和压力的暴风雨中提供一个宁静的安全港,孩子也会找他们倾诉,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同家长分享自己的担忧焦虑。一旦建立了这样的交流平台,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解决孩子的烦恼。毫无疑问,这样将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还注意到家长易犯的一个常见错误就是不停地提考试。孩子们已经在考试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来,有时最好的缓解方式就是和爸爸妈妈谈谈考试之外的事。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学生”不会敢在备考期间与父母进行有趣的对话,因此我觉得父母有义务主动与孩子聊聊,让他们为备考而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过量信息摄入和注意力长时间高度集中易使精神涣散,降低效率;孩子们需要时间去整理思路、恢复精神,以清醒的头脑再次投入学。开怀的一笑、讨论一本好书或即将到来的生日派对有时就足以让孩子挂满愁云的脸上露出微笑。
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国学生承受的压力在所难免。一些补班便提出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让家长们将孩子送进课外辅导班。处理压力,以及管理积极压力和负面压力的能力是可以逐渐得的;对于前面的口号,更好的一种解读方式是“别让孩子的体能、智力和心理健康输在起跑线”。父母必须在一开始就注重对孩子的减压,并积极创造一个支持、健康的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Emma Vanbergen是必益教育咨询部总监,指导了来自中国、香港特区、新加坡的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学校。她出生在英国,在美国完成中学教育,在英国完成大学教育,并在法国、德国、中国各求学一年。)
0
让老师和关系好的同学开导一下
0
建议股友的这点多多参考,或者组织小孩的圈子孩童给她启发来的更开窍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