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不是虚的,盲目扩大到脱离于贸易或者买卖,而变成纯粹的金融类型,未必靠谱。我估计这个才是央行暂时叫停的原因之一。如果盲目的搞成网络化的金融机构,你的存款被冒领、你的密码被盗用,算谁的?
比如:阿里巴巴。他的支付宝,起源于淘宝网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快捷的实现交易及其支付。这个是基础。没有基础,互联网金融类似于空中楼阁。
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不在少数,做起来的有几个?比如去年很火爆的
腾邦国际 ,实际上第三方支付聊聊,为什么?因为你的平台交易量不够大。你去问问,他们公司就在罗湖清水河。去年被爆炒的不少概念,当真只是个概念。现在抄过了,我就敢说了。
所以,这种东西,不能没有支撑。这个支撑就是成交金额足够大的第三方平台。这种平台,中国有几家公司有呢?一只手都数的过来。阿里巴巴和腾讯之后,苏宁或者国美或许有戏,但他们慢了,被阿里巴巴、京东等事实上取代掉了,当下有条件做成的就是
深圳华强 的华强宝,华强北年电子交易额达3000亿+,华强电子网的成交早超过300亿。这个是基础。
马云想做的纯粹的网络银行系统,换了任何国家,都不大可能立马放行。金融不比实业,当你把存款放到网上,就如同比特币,比特币的主网站出了问题,比特币丢掉了,上哪里找都是个大麻烦。这种脱离于贸易的金融创新,欧美都不流行。
金融变革,还是应该以规范的立法为前提。没有规范的立法,估计一般人都会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