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一张图了解高频(量化)交易的历史

14-04-04 18:49 18584次浏览
pulao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美国著名金融作家Michael Lewis的一本《Flash Boys》又将高频交易推上了风口浪尖,到现在为止,读者应该知道美国股市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由程序机器人 而不是人来完成,自动交易的份额已经占到了股市交易总量的70%。

高频交易的最早历史及原型可以追溯到17世纪,而且其原理并不复杂,主要基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速度,现在能比竞争对手快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秒就是胜利;第二,尽管每一笔交易的利润只有万分之一厘钱,赚钱靠的是高频的大交易量。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组图带领大家简要回顾高频交易的历史: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4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STZ

14-05-03 21:22

0
学了
pulao

14-05-03 21:22

0
十大颇具发展前景的新兴科技,你了解多少?

可以想象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用全息影像来看电影,可以利用微生物治病,可以通过意识操作电脑,汽车都将是太阳能的,电池将会是液体的,鞋子将具有导航功能,这就是未来的科技可能带来的改变。

1. 量身定做的穿戴式电子产品

目前,这类电子产品已种类繁多,且功能迥异。其中包括可以帮助盲人行走的导盲鞋,它使用了GPS定位功能,并通过自身振动来告知盲人该往哪儿走。Google眼镜已经被肿瘤学家应用在手术中。它可以根据医生的口令调出病人的用药史以及其它相关信息。

2. 纳米碳材料

新型纳米碳材料在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中。它将使汽车减重10%以上。更轻的汽车就会需要更少的燃料,从而使交通变得更加高效低碳。

3. 从海水淡化中提取金属

淡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案。但是海水淡化有个很大的弊端:会产生大量的海盐。如果把这些海盐直接扔回大海,则会对海洋生态造成重大的破坏。

也许我们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不应该把海盐看作是海水淡化后产生的废物,而是把它看作可以提取金属的资源。事实上海盐里除了含有普通的钠钙钾等元素,还含有锂镁铀等重要金属。

4. 电网储电技术

一直以来,在一个电网中存储多余的电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是有几种新科技带来了好消息。其中一个可能是液体电池技术。人们将能像存煤存天然气那样把多余的电能转换成液态化学能存储起来。

5. 纳米锂电池

未来的锂电池将能够更快的充电,并且多存储30%~40%的电能。它将会改变整个电动车市场。对普通家庭来说,它能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存储起来以供使用。

6. 无银幕放映

这项技术自2013年起飞速发展并且有望获得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包括超逼真效果的耳机,为半盲人开发的智能手机以及全息影视。

7. 微生物疗法

人们发现胆囊中的微生物菌落失调可能引发许多疾病,诸如感染,糖尿病以及肠炎。比如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胆囊微生物群,从而引发致命感染。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人们发现可以利用健康胆囊中微生物群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8. RNA疗法

RNA在生物体蛋白质代谢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基于RNA药物可以帮我们分解体内多余无用的蛋白质,或者加速合成对我们有益的蛋白质。

9. 自我建模

智能手机几乎能记录下人们的一举一动。利用这些日常的记录,并求助于特殊的人工智能算法,我们可以对自我建立数字预测模型。这些模型涵盖了我们自身,也涵盖了我们的行为。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做城市规划,更有效地选取治疗药物。

10. 通过意识操作电脑

用意识控制电脑的技术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遥远。通过意识操作系统, 电脑可以读取我们脑电波,并且解读脑电波信号。在临床中,该系统可以让病人通过操作机械臂来完成各种动作。
richzz

14-05-03 21:20

0
对这个很感兴趣。
老菲菜

14-05-03 21:07

0
高频交易的最早历史及原型可以追溯到17世纪,这句话与足球可以追溯到唐朝一样意淫
pulao

14-04-23 20:03

0
pulao

14-04-23 19:59

0
不只是电脑比你快 图解高频交易的时间优势

根据美国的Reg NMS制度,普通的用户想得到交易所最新数据,必须经过SIP系统,数据经过了长途传输以及SIP的价格集合处理,需要延时若干毫秒,且SIP会修改初始数据的时间戳,而高频交易公司的交易员通过专线能向交易所直接下单。

市场数据编纂机构Nanex今日制作了一张动图,清晰的解释了高频交易公司利用时间差来牟利的过程。下面这张动态图显示了交易所数据是如何进入到普通用户及高频交易公司手中的:


我们可以看见,普通的用户想得到交易所最新数据,必须经过SIP(securities information processor),而高频交易公司的交易员通过专线能向交易所直接下单。这中间就产生了时间差。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SIP会“修改”交易所一手数据的时间戳。图中数据由A点进入C点时的时间戳是9:45:00.000,但经过SIP的处理后向其加入了0.00002秒的延时,则对于数据终端用户来说,原本9:45:00.000的报价变成了9:45:00.002的报价。

制度决定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他们的信息永远比真实数据慢,就算你把电脑安在交易所里。

因为高频交易商具有信息和速度的优势,当市场有利的时候,会迅速以微弱的价格优势(通常为0.0001美元)向市场发送定单,抢在做市商的限价定单之前成交(这种现象目前称为Sub-pennied);当市场不利的时候,高频交易则撤回自己的定单,让做市商的定单承担风险。

有市场人士评论称,在这场游戏中,高频交易永远是赢家,而传统做市商永远是输家。游戏的结果是传统的做市商被驱逐出市场,只使用无成交意向定单(Stub-order)来敷衍监管机构对做市商的义务要求。这也是美国市场5.6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SIP也并不是故意要留出漏洞给高频交易公司钻,只是数据经过了长途传输以及综合别处交易所价格的处理,将初始时间戳增加适当的延时有助于构建审计跟踪及侦测系统延时。

那什么是SIP呢?

现时美国有十多间的交易所,自2007年起,美国实施了国家市场系统管理规则(Regulation National Market System,Reg NMS),是为了打击人为不法的抢先交易而通过的,要求所有的交易所把市场价格集中在一处,叫SIP,以便找到所谓的最佳买卖价。

虽然这个收集和散发市场价格资讯的过程,需时不足一毫秒,但足够高频交易策略一展身手,利用自己放在每个交易所极近距离的专用电脑(即所谓的co-location),用私家铺排的光纤,比公众用的SIP提早看到所有的市场情况。而且,由于高频交易在短短几年间,交易比例增长大幅上升,交易所为高频交易商提供了种种不同的配合,包括超过150种形形色色可以快速撤销的交易指令等。

Reg NMS封闭市场中的一个漏洞,打开了一个缺口,足以在美国股市创造一些机会不平等。一群巨大的财政和技术资源的公司在极小的时间框架建立了超快的网络,使他们任何人之前看看市场乃至贸易。

本来是保护投资者的制度变成了高频交易商公然作弊的保护伞,颇显讽刺。
pulao

14-04-19 17:21

0
中民投500亿抄底钢铁、光伏、船舶 民生系看到了什么?

经济风雨飘摇时,正是出手抄底好时机?

五年前,当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的时候,有一群人在空头的领域里孤独战斗,最终创下了“大多头”的财富传奇。如今,当中国经济风声鹤唳之时,也有人开始逆势而为,向“寸草不生”的产能过剩行业砸下重资,等待着数年后硕果长成。

这个尝鲜者是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背后由民生系主导,该公司已神秘运作半年有余。其整合的行业是中国最典型的三大产能过剩行业——钢铁、光伏和船舶。

在一片萧索之中,这三大行业处境异常艰难。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企业利润极低且负债累累,不少僵尸企业只能依靠着银行信贷“借新还旧”勉强度日。

国家要求削减过剩产能的情况下,银行开始收紧这些行业的信贷,行业内重组进展也相当不顺。这些让政府也束手无策的行业,民生系到底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蒙尘的聚宝盆还是个巨大的火坑?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中民投将成为一个涵盖了金融、钢铁、光伏、船舶四大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它在对三个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的同时,也将通过土地开发等资本运作手段,打通各个资产环节。

中民投下属的钢铁、光伏和船舶三大板块的平台,部分已经搭建完毕。在钢铁板块,中民投选择了四家民营钢铁公司作为其进行兼并重组和行业整合的平台。这四家公司分别为:方大集团、德龙钢铁集团、建龙集团和四川川威集团。

其运作模式是:由中民投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平台公司在市场上寻找目标公司,进行兼并收购。目前这些平台公司,已经开始各自展开收购行动。

在钢铁方面,民生银行的设想是通过收购兼并,在全国掌控1亿吨左右的钢铁产能。在此基础上,成立统一的铁矿石采购公司和钢材销售公司。

在收购兼并大量钢厂之后,中民投还将投入另外一个专门的团队,主要负责运作各地钢厂的资产盘活。一个被洪崎私下提到的模式是,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钢厂产能的整合,然后进行产能置换、土地盘活和商业开发等。甚至不排除,在旧有的厂区或土地上与地方政府共同规划开发各种功能区。这一业务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它有助于中民投尽快实现盈利,弥补在三个产能过剩行业收购中的成本。

业内人士称,中民投要想实现上述计划,需要大量资金。中民投是想希望通过几千亿的基金,来撬动一个上万亿资金规模。今后一段时间内,中民投还将通过各种手段募集资金。

按照民生银行此前的设想,钢铁、光伏、船舶三个板块各1000亿。

根据报道,上述想法也得到了发改委的支持,未来或许会在海外资源类产业的收购方面得到政策倾斜。

乍看之下这与海外的不良债权基金(distressed debt fund)颇为相似,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曾提到那些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大赢家们,他们便是在全球经济陷入恐慌、企业债暴跌之后大手笔入场,数年后,当时廉价购入的所有债券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原有的价值,彼时的豪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上述报道提到,中民投的注册资金约为500亿元,股东数量有50家,持股比例高度分散,并不存在绝对大股东。与民生银行自身的股权结构极为类似,这意味着,中民投管理层将在新公司日常运营中拥有较大话语权。

通过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的微博,中民投的董事会成员有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中间),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左一),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左二);民生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赵品璋(右一),大连亿达集团董事长孙荫环(右二)。

除此之外,其他股东名单尚未披露,不过据报道称,中民投总经理(或为现任民生银行监事会副主席李怀珍)及部分高管也将从民生银行抽调。

据财新传媒报道,中民投在上海注册,并在上海黄金地段拿到一块地。董文标有意在此处盖一座50-100层的高楼,他告诉中民投的股东们,“三年就能回本”。这个项目的盈利也将成为中民投向民生银行现有股东“赎买”民生银行股份的重要对价。
pulao

14-04-19 17:19

0
3月末Michael Lewis的新书《Flash Boys》发布,两周后高频交易公司Virtu Financial的IPO被无限期延后,知情人士告诉《华尔街日报》。

Virtu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频交易公司之一。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3月初Virtu向美国证监会 (SEC)递交了初步的IPO申请文件。资料显示,2013年,Virtu公司营业收入为6.65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在2009~2013年间的1238个交易日里,只有一天是亏损。

Lewis在3月31日发售的新书《Flash Boys》中揭露了高频交易者是如何利用计算机程序和闪电式的交易速度扭曲市场并欺骗投资者的。而且高频交易不仅染指股票市场,同时还把“魔爪”伸向了外汇等市场。

该书很快将高频交易推向了舆论与调查的风口浪尖,美国司法部、CFTC、FBI和SEC相继对高频交易进行调查。

纽约州总检察官Eric Schneiderman认为很多采取高频交易战略其实是升级版的内幕交易,并加快了对高频交易的调查进程。过去一周里,他向超过六家公司派发了传票。高频交易公司通常会辩解,自己的存在使得市场更加有效,并且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据悉,芝加哥高频交易公司Jump Trading和Chopper Trading以及纽约的Tower Research Capital都收到了传票,但相关公司发言人尚未就此消息发表任何评论。

知情人士称Virtu收到的不是传票而是一封信,Schneiderman在信中要求Virtu主动提供相关交易的信息。

Schneiderman正在搜集高频交易公司的策略信息以及他们是否曾与证券交易所或“黑池”等交易场所达成秘密协议,从而获得领先于其他投资者的不公平优势。

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

什么是黑池(dark pool)交易?

黑池交易平台是在交投清淡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一种新的流动性来源;或是便于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单交易,以免引起市场巨动。黑池交易平台通常由大型跨国银行及证券公司创立及营运。黑池交易与交易所类似,但券商支付的费用低且交易为匿名。

具体看,黑池交易的特点包括:

1. 准入门槛高,大部分都是机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

2. 机构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对盘交易,对盘完成之后才给交易所汇报。

3. 交易量、交易价格不用公开,可以进行海量交易,较容易地掩饰交易行为。

4. 无需给交易所支付手续费,本身交易手续费低。

5. 避开交易所监管。

知情人士进一步向《华尔街日报》透露,Virtu原计划在四月中旬通过IPO集资超2亿美元,而市值也将达30亿美元。但是《flash boys》的发售打乱了整个节奏。市场和公众对该书的反应出乎了Virtu的意料。

知情人士还表示,Virtu在过去几周接触了不少投资者,试图判断他们是不是对IPO感兴趣。投资者们表示司法部门对相关交易和公司开展的调查令他们担忧。结果是,Virtu的高管们本周早些时候决定无限期延迟IPO。

不过公司并不打算撤回IPO申请书。Virtu希望等到风头过去了,市场重归平静、争议和调查都被抛诸脑后,再尽快开启IPO,该知情人士表示。

自《Flash Boys》发售以来,相关公司的股价大跌,如证券公司KCG Holding已经跌了13%。
pulao

14-04-06 12:07

0
SEC抨击高频交易:把普通股民当猴耍


如今高频交易已经成了市场操纵的重灾区,CFTC、司法部、FBI和SEC纷纷对其进行内幕交易调查。SEC更是指责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人为操纵价格,将普通股民当猴耍。目前高频交易已经占到美国股市交易总量的70%。

上周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了两家高频交易公司Visionary和Lightspped,指控他们在交易中涉嫌非法操纵价格,欺诈投资者。

SEC表示,高频交易商欺诈投资者的手段之一,就是设置大量并不会执行的指令,造成虚假市场需求,引诱投资者在人为操纵的价格下买入或卖出股票。

据路透,SEC纽约办公室资深主管Sanjay Wadhwa表示:“一个公平和有效的市场中,证券价格应该是需求和供应的真实反映。但高频交易通过各种操纵手段扭曲了市场。”

近来,高频交易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联邦调查局(FBI)、商品期货和交易委员会(CFTC)和美国司法部(DOJ)纷纷开始着手调查高频交易领域的内幕交易行为。

著名金融作家Michael Lewis也跳出来揭露了高频交易员如何操纵股市的秘密。他说,美国股市其实被高频交易者控制着,他们用非常先进的电脑设备“玩弄投资者于鼓掌之中”。

如今,高频交易已经成为市场上无法忽视的力量。华尔街见闻网站曾提到,2012年时,高频交易创造了美国股市70%的交易量,而2000年时这一比例还不及10%。

高频交易在短短十几年中迅猛发展,但大多数时候游离于监管之外,这使得高频交易成为交易员“玩弄”投资者的乐土。Lewis也详细描述了高频交易的具体操纵手法:

比如,个人投资者要买某一只股票的时候输入了一个买入指令,这个指令传达到美国第三大股票交易所BATS。几乎同一时间,高频交易员就能获取这一指令(这 就相当于交易员已经确切地知道了你的交易计划),并抢在个人投资者之前买入这只股票。几毫秒之后,高频交易员再将这一股票加价卖给个人投资者。

金融博客zerohedge总结了高频交易的“六宗罪”:

提前交易:这个无须解释

价格微调:以极微小的价差提供“更优”的买入或卖出价,使得目标订单价格上浮或下降。

多重订单:在多个价位设立大量的订单,以达到推动价格走势的目的。

巨量指令:高频交易员发出巨量的下单和取消指令。

令市场丧失流动性:对市场消息闪电般的做出反应,通过大量的指令轰炸令市场在短时间内丧失流动性。

火上浇油:高频交易员探测到一笔大的订单,然后在该订单之前提前行动。
pulao

14-04-04 20:54

2
A股“研究无模型”、“估值无上限”、“操盘无节操”、“题材无国界”。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