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4 巴菲特老师今年怎么说?(点评)
全球投资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巴菲特2014致股东的信终于发布了。
"像做生意一样对待投资,是最聪明的。"--本?格雷厄姆,引用本?格雷厄姆的话作为这封信的开场白是合适的,因为我很感激能从他那了解到关于投资的想法。(之后讲了两个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故事,说明安全边际。)从农场和纽约大学房地产获得的收入,很可能未来几十年内还会增长。尽管收益并不具有戏剧性,但这两项投资却是可靠且令人满意的,我会一辈子持有,然后传给我的孩子和孙子。
我说这些故事是为了阐明一些投资的基础原则:
1、获得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并不需要你成为一名专家。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须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并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简单,不要孤注一掷。当别人向你承诺短期的暴利,你要学会赶紧说"不"。
(点评: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并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对短期暴利说不!保持简单!不要孤注一掷!都是视频中多么熟悉的论点。因为系列视频已经将投资量化,落实到实战中,并多次提到了降低交易次数,看大赚大。从长期看,短线只会增加交易成本和失误概率。)
2、聚焦于拟投资资产的未来生产力。如果你对某资产的未来收入进行了粗略估算,却又感到不安,那就忘了它继续前进吧。没人能估算出每一项投资的可能性。但没必要当个全能者;你只要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了。
(点评:学会放弃你看不懂的投资品种,即使它会连续涨停!根据统一解来建仓一个你认为最理想的品种。记住,一定是属于你自己的并且看的明白的股票,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品种。这样你才能持有更坚定,交易更果断!)
3、如果你是聚焦于拟投资资产的未来价格变动,那你就是在投机。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我知道我无法成功投机,并对那些宣传自己能持续成功的投机者表示怀疑。有一半人第一次扔铜板时能压对宝;但这些胜利者如果继续玩下去,没人能拥有赢利为正的期望值。事实上,一项既定资产最近的价格上涨,永远都不会是买入的理由。
(点评:不要因为价格变动而买入,那是投机。巴老师再次强调了频繁交易的坏处,对于你看懂的品种,按照三分仓位法交易,并做好大周期的持有准备,直到出现卖点,执行卖出。卖出后的心态管理:戒贪!)
4、通过我的两个小投资可以看出,我只会考虑一项资产能产出什么,而完全不关心它们的每日定价。聚焦于赛场的人才能赢得比赛,胜者不会是那些紧盯记分板的人。如果你能好好享受周六周日而不看股价,那工作日也试试吧。?
(点评:重点来了,巴老师真正的告诫是:不要天天盯着股价看了。如果每天有个人在你耳边报价,你应该捂住耳朵。只有这样,你才能聚焦资产本身。视频也重复提到:每周看一次报价赚的可能比整天看报价的赚钱更多,亏损更少。)
5、形成自己的宏观观点,或是听别人对宏观或市场进行预测,都是在浪费时间。事实上这是危险的,因为这可能会模糊你的视野,让你看不清真正重要的事实。巴菲特:当我听到电视评论员油嘴滑舌地对市场未来走势进行臆想,我就回想起了米奇?曼托的尖酸评论:"你都不知道这游戏有多简单,直到你走进那个演播厅。"
(点评:巴老师再一次毫不留情地黑了一把预测人士。视频中的眼见为实,不测而测,市场即预期。正是巴老师要表达的。)
巴老师:我的两项购买分别是在1986年和1993年完成。决定进行这些投资的时候,当时的经济状况、利率或是下一年(1987和1994年)的证券市场走势,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我已经记不起当时的头条新闻,或是权威人士说了些什么,不管别人怎么说,内布拉斯加州的玉米一直在生长,学生也会聚集在纽约大学。
(点评:内布拉斯加州的玉米一直在生长,学生也会聚集在纽约大学。请注意,这就是确定性。选择一个对你来说确定性最强的股票,也就是统一解,来交易,远比短线投机要靠谱的多。)
在我的两个小投资和股票投资之间,有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股票会让你知道所持股份的实时定价,而我却从没见过对我农场或纽约房地产的报价。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有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持股有宽幅波动的估值。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确实如此。毕竟,如果一个
穆迪 的朋友,每天围着我的财产对我喊出报价,愿意以此报价来买我的农场,或将他的农场卖给我,并且这些报价会根据他的精神状态,在短期内剧烈变化,我到底该怎样利用他这种不规律的行为来获利?如果他的日报价令人可笑地低,并且我有闲钱,我就会买下他的农场。如果他喊出的报价荒谬地高,我要么就卖给他,或是继续耕种。
(点评:如果那个报价员朋友真的存在,那么你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要么就捂住耳朵,要么就眼见为实的根据买卖点交易,放下妄念拿起清净心,拿起感应道交和寂照的能力。不过大部分人做的却恰恰相反,这也是大部分人失败的原因。)
然而,股票的持有者往往容易被其他持股者的反复无常和不理性所影响,搞到自己也不理性。因为市场上的噪音太多了,包括经济状况、利率、股票的价格等等。一些投资者认为听权威人士的意见很重要,更糟糕的是,还认为参考他们的评论来投资很重要。
那些拥有农场或房子的人,能够默默持有资产几十年,但当他们接触到大量的股票报价,加上评论员总在暗示"别一直坐着,来买卖吧!",他们往往就会变得狂热起来。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本来是可以拥有的绝对优势,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诅咒。
(点评:船小好调头,散户理应投资收益高于机构,但过高的流动性却让你拿不住真正的好东西。看看身边:投资房产的人和投资股票的人的命运如何,你就懂了。)
一个闪电崩盘或是其他极端的市场震荡,对投资者所造成的伤害,并不会比一个古怪且爱说话的邻居对我农场投资的伤害来得大。事实上,下跌的市场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是有帮助的,如果当价格远低于价值的时候,他手里还有钱可用的话。在投资的时候,恐惧的氛围是你的朋友;一个欢快的世界却是你的敌人。
(点评:短期波动会影响心态,而对于大周期交易者影响甚微。看大做大是趋势交易者的先天优势。)
在2008年底发生的,严重的金融恐慌期间,即使一个严峻衰退正在明显地形成,我也从未想过要卖出我的农场或是纽约房地产。如果我100%拥有一项具良好长期前景的稳固生意,对我来说,哪怕是稍微考虑要抛售它,都会是非常愚蠢的。我持有的股票就是好生意的一小部分,那为什么要卖出呢?准确的说,每一小部分或许最后会让人失望,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一定能做好。难道有人真的相信,地球会吞没美国惊人的生产性资产和无限的人类创造性?
(点评:大盘风险和系统性危机不但让人知道谁在裸泳,更让人知道哪些股票是金子,金子总会发光的,特别是潮水退去的时刻。)
当查理?芒格和我买股票时,我们会把它当成是生意的一部分,我们的分析与买下整个生意时所思考的内容非常相似。我们一开始会判断自己能否容易地估计出,资产未来五年或更久的收入范围。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处于与我们估算底线相对应的合理价格内,我们就会购买这股票(或生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估算出未来的收入(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简单地继续前行,继续寻找下一个潜在标的。在我们一起合作的54年里,我们从未因宏观或政治环境,或其他人的看法,而放弃具有吸引力的收购。事实上,当我们做决定时,这类因素想都没想过。但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认清了自身的能力圈边界,并乖乖地呆在里面。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在股票上和生意上都犯了些错误。但它们发生时都不是灾难型的,例如在一个长期上升的市场中,基于预期价格行为和欲望导致了购买。
(点评:从未因他人的看法,而放弃具有吸引力的收购!认清了自身的能力圈边界,并乖乖地呆在里面!犯了些错误,但它们发生时都不是灾难性的!估算预测和交易是两码事,视频中告诉我们即使八九不离十,但1次错误有了好的交易执行力,也会安全度过。)
当然,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把商业前景研究当作是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如果够明智的话,他们会知道自己对具体生意的了解不足,并不能预测出他们未来的获利能力。我给这些非专业人士带来了好消息:典型的投资者并不需要这些技巧。总的来说,美国的商业一直做得很好,以后也会继续好下去(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会有不可预测的忽冷忽热出现)。在20世纪,
道琼斯 工业指数从66上涨到11497,不断上升的股利支付推动了市场的发展。21世纪,将可以看到更多的盈利,几乎必然会有大量的收获。非专业人士的目标不应是挑选出大牛股,他或他的外援都是办不到的,但应该持有各种生意的一部分,总的合起来就会有很好的表现。一个低成本的S&P500指数基金就能满足这个目标。
(点评:选择一个大级别上涨的品种持有,足够满足人一生的财富需求。看看那些大牛股的季度线和年线吧!!!)
这是对非专业人士说的"投资是什么"。"什么时候投资"也是很重要的。最危险的是胆小的或新手的投资者在市场极度繁荣的时候入场,然后看到账面亏损了才醒悟。想起巴顿?比格斯最近的观察:“牛市就像性爱,在结束前的感觉最好。”投资者解决这类错时交易的方法是,在一段长时间内积攒股份,并永远不要在出现坏消息和股价远低于高点时卖出。遵循这些原则,"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不仅做到了多样化投资,还能保持成本最小化,这几乎就能确信,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际上,相对于那些知识渊博,但连自身弱点都看不清的专业投资者,一个能实事求是面对自己短处的纯朴投资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长期回报。
(点评:什么时候投资也是很重要的!!!巴老师是得道的明师,知道选股+选时才能完美,纵观国内很多“名师”只学了其中的一条腿就开始走路了。相比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的投资者,“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更容易赚钱。这个论调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老庄之学?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这里看不明白,请回归视频参究。)
如果"投资者"疯狂买卖彼此的农地,产量和农作物的价格都不会增长。这些行为的唯一结果就是,由于农场拥有者寻求建议和转换资产属性而导致的大量的成本,会使总的收入下降。
然而,那些能从提供建议或产生交易中获利的人,一直在催促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要变得积极。这导致的摩擦成本变得很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总体是全无好处的。所以,忽视这些噪音吧,保持你的成本最小化,投资那些股票就像投资你愿意投资的农场一样。
(点评:上面是对短线交易缺点的总结。忽视这些噪音吧!是巴老师希望学生们做到的!)
现在说回本?格雷厄姆。我在1949年买了本所著的《聪明的投资者》,并通过书中的投资探讨,学到了他大部分的想法。我的金融生涯随着买到的这本书而改变了。在读本的书之前,我仍在投资的环境外徘徊,鲸吞着所有关于投资的书面资料。我阅读的大多数内容都使我着迷:我尝试过亲手画图,用市场标记来预测股票走势。我坐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看着股票报价带卷动,我还听评论员的讲解。这些都是有趣的,但我并不为之颤抖,因为我还什么都不懂。
(点评:巴老师的高楼,建立在亲手画图预测走势的地基之上。谁说巴老师没玩过技术分析呢?巴老师已经将各种分析方法融会贯通矣!)
相反地,本的想法能用简练易懂的平凡文字,有逻辑地去阐明。关于这本书的几个有趣花絮:本在1948年,当他写第一版书的时候进行了收购,注意了,这个神秘的公司就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如果本当时没有看出还处于初创期的Geico的特质,我的未来和伯克希尔都将会的不同。
这本书1949年的版本还推荐了一个铁路股,当时卖17美元,每股盈利为10美元。我佩服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有胆量使用当前的例子,如果说错了就会让自己成为被嘲讽的对象。某种程度上,低估值是由于当时的会计准则造成的,那时候并不要求铁路公司在账面盈余中体现出子公司的大量盈余。
被推荐的股票就是北
太平洋 公司,它最重要的子公司是芝加哥,伯灵顿和昆西。这些铁路现在是北伯林顿铁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伯克希尔现今完全拥有北伯林顿铁路公司。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北太平洋公司的市值约为4000万美元,现在它的继承者每四天就能赚这么多了。
我已记不起当时花了多少钱来买《聪明的投资者》的第一版。无论花了多少钱,都可以强调出本的格言:
价格是你支付出去的,价值是你所获得的。我做过的所有投资当中,买本的书就是最好的投资(我买的那两本结婚证除外)。
(点评:巴老师最后举了几个他老师的统一解的例子。整封信巴老师强调了1.噪音是你投资成功路上的一大挑战。2.频繁交易的缺点。3.放下后天妄念回归无为无不为的好处。4.预测和交易的区别和统一。5.大周期持有成长股的优势。至于其他精华,请各位自行体会!)
PS:几大指数的系统性风险仍旧存在,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发挥更大能量。前期文章提到的次新股和发动机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智能+互联等有真正基本面支撑的成长股成为短期亮点。
个股仍旧严格按照仓位控制和买卖点去交易执行即可。短期再新增加仓位的风险在增加。
真诚的希望大家把文章的一切都看成一句“阿弥佗佛”来修清净心,如果看过之后更多欲望和贪求,皆不解文章的真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