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陈培雄:从杨剑波起诉看中国股市乱象

14-04-07 10:01 2632次浏览
千度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陈培雄:从杨剑波起诉看中国股市乱象

2014年04月04日13:42 来源:和讯网 作者:陈培雄
  【核心提示】杨剑波在庭审上炮轰证监会说因为我专业才知道你们不专业。事实上杨剑波的专业是策略投资,说白了就是专业炒股票。而光大乌龙指事件反映出来的是证券市场管理问题。原本应该是证监会和交易所要比杨剑波专业。从目前情况看,两者都不专业。

如果没有记错,昨日杨剑波案件的开庭是中国证券历史上第一例起诉中国证监会并且受理的案件。借助这个案件,如果能够让公众的目光注意到中国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上,那也不是件坏事。遗憾的是,整个案件从证监会处罚开始,一直到原告起诉,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处置上,而把光大乌龙指事件本身给遗忘了。

  光大乌龙指事件过程很简单,在没有72亿元的情况下,光大证券 公司由于计算机故障误买下了200多亿元的买入单,最终成交72亿元。由于巨额资金操作,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随后光大证券紧急对此事件进行了所谓的对冲处置。2013年8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了对光大证券的处罚决定,认定光大证券对乌龙事件对冲处置不当,属于内幕交易,给予了重罚。除了对光大证券公司罚款5个亿之外,对杨剑波等当事人还给予了终生证券市场禁入处罚。

  如果把光大乌龙指事件分为两个部分:(1)光大乌龙指事件的产生;(2)对光大乌龙指事件的事后处置。即“事件”与“事件处置”。显然,从证监会的处罚到杨剑波的起诉,从法庭到公众,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事件处置”上,而没人关注“事件”。人们关注事件,目的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空难事件为例,当空难发生时,我们可以将空难分为“事件”和“事件处置”。事件处置是善后处理,人们重点应该关注空难“事件”,而不是空难“事件处置”。只有关注“事件”,分析原因接受教训才能避免日后类似空难事件的发生。不论是光大乌龙指还是空难,如果人们都关心“事件处置”而不关心“事件”,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国证监会有意在误导公众,把大家的目光从关注光大乌龙指“事件”引向“事件处置”。因为“事件”的主要责任人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而“事件处置”的主要责任人才是光大证券。这一点从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可以分析出来。

  光大乌龙指事件表面看是光大证券计算机故障引发的,但是我们要追问的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为什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可以允许光大证券下了200多亿元的买入单。如果消费者到商场购物,没有钱就可以把电视机搬走,把汽车开走吗?市场的管理者一定要等到买方搬走电视机后才去追索吗?如果这个市场这样管理,无疑很快倒闭。

  光大乌龙指事件那天,如果不是涨停板,成交的就不是72亿元而是200多亿元。如果光大证券那天计算机再错得离谱点,输入的不是200多亿元,而是2000多亿元,再假设交易所系统全部成交了,那会是什么结果?中国证券市场必将爆发不亚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险。不论中国证监会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如何解释这不可能,但是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事实上,计算机不是人,它可以错误输入200多亿元,自然也可以错误输入2000多亿元甚至更多,对计算机而言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既然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在没有资金情况下可以成交72亿元,那么理论上也可以成交720亿元甚至更多。

  光大乌龙指事件暴露出来的是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系统存在的巨大风险隐患,即券商可以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买入股票。如同消费者在商场买卖没有钱就可以搬走电视机开走汽车。对这关系到上亿股民利益的股票市场重大安全隐患,至今证券界、法律界都没人关注,而大家都热衷于关注市场管理者追讨没付钱电视机汽车的细节。从这一事件中就可看出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水平。

  杨剑波在庭审上炮轰证监会说因为我专业才知道你们不专业。事实上杨剑波的专业是策略投资,说白了就是专业炒股票。而光大乌龙指事件反映出来的是证券市场管理问题。原本应该是证监会和交易所要比杨剑波专业。从目前情况看,两者都不专业。(本文作者陈培雄系中山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houzhihh

14-04-07 18:09

0
300医药ETF是***旗下的首只行业ETF。该基金以沪深300医药指数为跟踪标的,通过指数化投资管理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医药行业投资工具。该基金属于跨市场ETF,采用上交所的现金替代模式,可实现T+0快捷交易。(现金上限50%)
----------------------------
实际市场还可以这么假设:
电脑操盘手还可以这样玩乌龙指,反过来操作,而且更加隐蔽。
假设电脑操盘手乌龙指即时价格大量申购基金(假设100亿股票+100亿金额),
然后马上赎回,这样,基金手里少了100亿股票,多了100亿资金,倒逼EFT基金经理买入股票,
因为ETF也要保持头寸,有多少资金,就必须建仓多少比例的股票,否则,ETF就没有等值股票对冲。
这样,ETF基金只能马上买进同等权重金额的股票(100亿),市场被ETF激活,
然后乌龙指套利机会就来了,分批当天换成ETF股票,套利。
zhouzhihh

14-04-07 17:27

0
电脑程序化交易最大的风险来源于电脑交易程序与银行电脑程序不一样,
银行电脑程序是银监会监管的,
券商电脑交易程序,好象目前没有被证监会监管。
各个券商或者机构的电脑程序化交易软件设计都是个性化的,
如果,电脑部门谁动一下程序化交易软件的后门,
再搞出一个乌龙指,这个只有天知道。
嘻嘻。
zhouzhihh

14-04-07 17:19

0
客观的说,杨建波说他做的,中国证券市场只有十个人懂,
这句话还是说大了一点。
理论上,头寸打穿了,股票换成ETF抛,然后做空期指,套保,锁定风险,
这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办法,因为市场有可能继续涨的风险,套保也可能出现头寸偏差。
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市值,套保,不需要当天换成ETF抛头寸,
只需要马上同业拆借资金,先清算,保证头寸不出问题,后面再根据市场继续套利。
zhouzhihh

14-04-07 17:0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光大的头寸打穿了,马上股票换成50或者180ETF抛出,因为下午还有交易机会,
这样头寸回补,然后,抛期指,锁定风险,
这是交易规则,换了其它券商,也会这样的,
只能说当时光大运气好,如果换成50或者180ETF抛出,同时做空期指套保,
如果大盘当时被“电脑乌龙指”激活,那么光大是要左右挨耳光的。
套利平头寸,当时是电脑猛拉的,成交都在高位,平头寸有点交易损失,
同时期指抛空,大盘被带起来,头寸被平掉,期指套反。
zhouzhihh

14-04-07 16:59

0
市场上大量的程序化交易软件都有自动扑捉市场交易机会的设计,
也就是市场出现大成交量与涨跌幅等突变事情的时候,
程序化交易电脑自动启动行情参与,这是人工基本无法做到的,因为是抢行情。
于是一台电脑出现“乌龙指”,市场上其他机构的电脑也跟着参与行情,于是暴涨,
反过来,也有暴跌。
所以,防范金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仓位

14-04-07 16:57

0
有做过清算的普及下结算流程。。。券商放在交易所的资金叫头寸,看每日交易量划拨资金。光大就是头寸打穿了。换句话说就透支了。以前,券商的营业部都可以挪用客户保证金。因为营业部(券商)每天都不会是满仓的股票,总有人看空持有现金。现在保证金都是在银行。
zhouzhihh

14-04-07 16:2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有实战经验的,现在都在忙与券商协商和承包“程序化交易呢”
也就是发个神马产品或者其他方式等与券商合作,利用券商清算规则,玩50或者180股票与ETF之间的程序化交易套利呢,
比如没有钱,买入50或者180股票,当天换算成ETF抛出,
券商不需要出资一分钱,这边缴纳一定数量保证金
券商有优势,佣金打折,清算按照差额。空手套白狼,有机会就套利,一天中总有几次机会的。
计算过,每天市场都会出现的50ETF或者180ETF的千分之3左右的程序化套利机会,这种机会一天不会少于N次。
如果假设每次套利交易资金总额1000万左右,千分之三左右套利机会,
一天套五次,就是15万一天的收益呢,当然,要分成哦。
zhouzhihh

14-04-07 16:08

0
金融创新是非常正确的,
金融风险控制也是非常正确的,
奥妙就在于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
及时发现金融风险漏洞,
从而实现金融市场进步。
zhouzhihh

14-04-07 16:00

1
券商交易资金没有第三方存管,这样预留了交易清算规则上的漏洞,
可能昨天光大“电脑操盘手”能出现70多亿乌龙指,
未来其它券商的“电脑操盘手”也能够出现“7万亿乌龙指”,
最少理论上是这样的,未来是有可能出现“电脑操盘手”7万亿乌龙指的。
怎么处罚电脑操盘手呢?
难道处罚电脑操纵市场,给予电脑断电三个月,喂地沟油三个月???
sosolo

14-04-07 15:57

0
应该让有实战的专业的人士去证监会监督市场啊!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