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市场评价“打响了上海国资改革第一枪”的东浩与兰生集团的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在兰生股份(14.64, -0.01, -0.07%)(600826.SH)日前发布的年报中,明确要“成为本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先行者”,兰生股份作为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浩兰生集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其上市平台作用将备受重视。
不愿具名的国资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东浩兰生将有大动作,集团专门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编制改革规划方案,有望3月底上报国资委[微博]。
对此,兰生股份董秘杨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说了3月底国资企业上交改革方案的消息,但这是集团层面的事。上市公司暂时没有变化。”
对于市场期待的资产注入,杨敏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董事会目前还没有具体讨论。今年的计划在年报中做了披露,集团非常重视上市公司平台,希望优化公司主业。”杨敏还透露,公司同时在研究股权激励方案。
集团层面整合完成
记者从东浩兰生集团获悉,目前集团的整合工作基本完成,领导班子成员到位,开始在位于延安中路的集团总部办公,集团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不愿具名的国资研究人士透露,对于下一阶段改革,东浩兰生集团专门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月初还召开改革规划方案编制专题会议研究改革方案。
东浩兰生集团于2013年12月18日下午揭牌,正好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公布后第二天,被市场评价“打响了上海国资改革第一枪”。
此前的12月11日,兰生股份发布公告披露,上海市国资委[微博]旗下的两大企业集团——东浩集团与兰生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上海市国资委将其所持有的兰生集团全部权益划转至东浩集团。重组后,东浩集团将更名为东浩兰生集团。
相关资料显示,兰生集团成立于1994年11月,为上海市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经营范围以文教体育用品、轻工产品、五金矿产品、医药保健品等进出口贸易为主,旗下的上市公司为兰生股份,为全国外经贸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
东浩集团则与上海世博会渊源颇深。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2月,在上海东浩实业的基础上,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东方国际集团等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上海世博集团。2011年8月,世博集团更名为东浩集团。东浩集团系上海国资委旗下以服务业为主业的集团公司,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物流、会展、文化等方面的业务,曾被评为2013年上海服务业50强第8位。
自2011年以来市场对两家公司一直有合并预期。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系因两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为同一人。东浩兰生集团现任董事长戴柳原本就是东浩集团董事长,后又兼任兰生集团董事长。戴柳亦为上市公司兰生股份的董事长。
“从二者的业务来看,合并还是有理由的。”在上述国资人士看来,兰生集团和东浩集团都是以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业务模式,合并对于做大有着积极的意义。
除了合并的东浩和兰生外,东浩兰生集团还托管上海外经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资委权威人士表示,趋势是上海外经贸投资集团划入东浩兰生集团,这是为下一步资产重组预留空间。
或谋求整体上市
整合后的东浩兰生集团旗下仅有兰生股份一个上市公司。2013年,东浩兰生集团的营业收入已达到千亿元级规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服务业大集团。但是集团证券化率极低,多数资产都在上市公司之外,市场普遍认为,有资产注入的预期。而此前集团层面的整合也被认为是为整体上市扫除障碍。
目前,东浩兰生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人力资源业务、会展业务、贸易业务三大板块。
此前市场普遍猜测原东浩集团旗下优质的外服公司资产或将注入兰生股份。上海外服公司从事人力资源业务,市场化较早,连续七年在全国人力资源同行业位居第一。上海财税系统资料显示,2011年和2012年外服公司在上海纳税百强排名分别为第24名和第27名。曾有东浩集团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外服公司对东浩集团利润贡献达到90%。
不过,上述国资人士认为,从这一轮国资改革的形势来看,整体上市的可能性也很大。“像绿地那么大的体量,最终方案都是整体上市,而不是分拆地产和能源业务分别上市。”
上海国资委“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旅游、酒店、会展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知识含量、高产业带动力的高端服务业,提升服务业能级,提高服务经济在上海国资中的整体比重。东浩兰生集团的主营业务为贸易、会展、外服等现代型服务业,符合“十二五”规划中对未来重点发展企业的表述。
3月12日,东浩兰生集团总裁池洪等赴兰生股份调研。他希望公司利用好集团重组和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机遇,发挥好国际贸易和投融资运作的平台作用。
在描述东浩兰生集团战略布局时,池洪对记者表示,东浩兰生未来会坚守它的主业,聚焦现代服务业,聚焦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服务和国际贸易服务。
其中,第一大板块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提速“外服中国战略”,加快从上海走向全国,还要探索“外服亚太战略”,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第二大板块是会展服务。今年首要任务是建好虹桥国家会展中心,这是上海市的重点项目。
第三大板块是国际贸易,今年要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要引进社会资本,让经营者持股,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特别是经营者团队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年报中亦提及,外贸轻工行业属于充分竞争性行业,要从制度上设计好激励约束机制。杨敏告诉记者:“不是一般意义的上市公司层面的股权激励,而是外贸业务板块经营者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相关激励。具体方案还在研究中。”
自贸区外贸平台
兰生股份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2.39亿元,同比降6.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2万元,同比微增3.23%。
年报显示,兰生股份主营业务分行业看,占其营收97%以上的贸易领域,毛利率仅有3.99%,营收比上年减少了7.16%,营业成本却比上年增加了7.44%。
对此,兰生股份的解释是,由于重要出口地美国、日本、欧盟等市场需求下降,订单数量减少,人民币对国际货币市场主要货币持续升值,加大公司出口业务的难度。兰生股份2013年进出口贸易海关统计总值为2.32亿美元,同比下降12.91%。
杨敏告诉记者,公司考虑借助于上海自贸区做大主业。早在上海自贸区获批时,兰生股份就与当时的控股股东兰生集团共同投资,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技术进出口中介服务、招展招商、货物贸易、转口和离岸贸易等业务。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500万元,占比50%。
“集团企业的成员企业,如果在自贸区开展业务的话,可以成为一个平台。未来会考虑把区外业务向区内转移,在起步当中,还没进入实际操作。”杨敏称。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整合的东浩兰生将成为上海最大的贸易企业之一,并将受益上海自贸区。据了解,兰生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前进进出口公司在
外高桥 (28.15, -0.95, -3.26%)保税区拥有7000平方米的办公楼。
申银万国 [微博]分析师实地调研后认为,上海自贸区将吸引更多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首先确定性利好在自贸区拥有土地产权、使用权的上市公司,兰生股份在外高桥保税区拥有7000平方米自有房产,更看好拥有自有产权的兰生股份。分析人士还认为,企业进驻自贸区后物流、仓储需求激增,兰生股份大股东拥有的现代物流集团也存在资产注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