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之变
从1.0到2.0,智能家居从概念到落地的临界点来临。智能家居正逐步从以“自动化”为核心的1.0过渡到以“智能化”和“数据反馈”为核心的2.0版本。Google收购Nest通过重新定义智能家居引爆了行业热度,但更深层次,分析智能家居的三大发展瓶颈后认为现在是行业“从概念到落地”的临界期: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互联网意识的觉醒;
(2)智能创新单品与互联网企业的介入使得智能家居的总体成本(包括购买、安装、使用和售后)开始快速下降;
(3)互联互通的外部环境(速度、成本、标准)已大幅改善。
技术路径之争
开放性、使用成本、稳定性是关键。对智能家居技术路径之争有以下四个趋势判断:
(1)三种技术路径一定程度上仍会共存,但发展空间上无线>电力载波>有线;
(2)具体到细分技术上,综合评估后更看好Zigbee与WiFi,其次是PLC与Z-wave;
(3)融合多模会受欢迎;
(4)长期来看,家庭网关类的产品有望作为融合交互平台打破技术标准之争。
商业模式
“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的竞合。智能家居商业模式未成熟,但针对产业链硬件、软件、数据服务三环节分析后,认为这一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商业模式:
(1)明星产品+对应衍生应用”形成闭环(如Nest);
(2)打造平台级应用掌握用户粘性(如腾讯);
(3)B2B系统集成+B2C产品销售(如Control4);
(4)智能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换代需求(如海尔)。
前两种商业模式比较适合互联网基因重的公司,后两种商业模式见效快,较适合硬件属性重的公司。
有关行业发展趋势的7个观点及对投资的借鉴指引:
(1)技术晋级:从控制→功能→人工智能;
(2)互联网公司是真正的赢家,但由于产品分散化与应用Local化不会“赢者通吃”,创新型中小公司机会很多;
(3)“合→分→合”发展趋势中,未来3年是分的阶段,应重视小家电;
(4)安防是导入期刚需重点,基础环境(能源、照明、水&空气等)管理附加值高;
(5)云计算能力是竞争核心,路由器比机顶盒更有可能成为智能家居核心设备;
(6)不要忽视传统集成市场的渠道;
(7)生物识别或在智能家居的信息安全中大放异彩。
投资策略
弹性优先于确定性。因智能家居业务刚起步,各上市公司大都为转型介入此行业,因此市场空间、产业链地位、战略等定性属性要比短期业绩贡献更重要,主要投资策略观点为:
(1)外延并购是智能家居行业14年最重要的投资逻辑之一,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厂商的产业链延伸动力;
(2)行业受益次序依此是“硬件→集成→数据服务”,持续性与空间依此是“数据服务>集成>硬件,优先看好弹性最大的核心零部件厂商(特别是能“傍大款”的),中期看好系统集成厂商,长期看好数据应用服务商;
(3)细分行业上重点看好智能控制器、传感器和系统集成;
(4)具体标的上,首推四个硬件领域的小市值激进组合:$汉威电子(SZ
300007)$ 、$和晶科技(SZ
300279)$ 、$光一科技(SZ
300356)$ 、$邦讯技术(SZ
300312)$ ,并同时建议关注四个确定性更强但弹性略低的组合$数码视讯(SZ
300079)$ 、$东软载波(SZ
300183)$ 、$达实智能(SZ
002421)$ 、$安居宝(SZ
30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