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智能家居通讯架构介绍
智能家居要实现互通互联,必须要有通讯功能。目前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通讯网络架构技术总体上可以归为三大类:电力载波、无线技术、总线技术。
电力载波
X-10:X-10 是历史最长并且使用最简单的一种总线协议,它诞生于 1978 年,使全球第一个利用电力线来控制灯饰及电器产品,至今仍是美国家庭自动化的主导系统。X-10 的工作原理为以 50H(或60Hz)为载波,再以 10kHz 的脉冲为调变波,信号的传输利用市电电源的正弦信号过零点来实现。X-10 控制总线系统是一种电力配线方式的住宅智能化系统,直接利用住宅电力线作为控制总线,电力线将电能传到家中的各个房间,同时也将家中所有的电灯、电器连成网络,通过电力线将各控制器与各功能接口器相连并实现程序控制。
X-10 系统主要由发送器和接收器组成,发送器和接收器都有地址。X-10 的地址分为房间地址和设备地址,房间地址 16 个,设备地址也 16 个,所以 X-10 最多可以有 256 个设备。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控制关系是由其地址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当发送器 A 的地址与接收器 B 的地址相同时,发送器 A就可以控制接收器 B。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地址是可以改变的,当发送器 A 和接收器 B 两者中的某一个地址改变后,它们之间的控制关系就不再存在了。根据不同需要,发送器有多种类型,有的可以进行灯光亮度调节,有的可实现定时控制等。
该系统的特点是:安装施工简便,不必再穿墙打孔,用户可自己动手安装,适用于旧房改造工程、新房装修工程、已装修房的改装工程。X-10 系统稳定、可靠、安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系统扩展功能,有多种模块面板,产品价位比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至今,x-10 产品的销售已超过两亿个,单在美国一个国家,在使用的家庭就超过 1000 万个。
然而 x.10 产品在我国的应用例子并不多,原因可能是产品不太适合国内使用。X-10 产品在美国主要是用在旧房子的改造上,而国内则一般是在买新房或在旧房装修时才会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房子是入墙式装修,要外加 X.10 功能模块在开关插头之上,多少会觉得不太协调。另外 X.10 的一些技术限制成为人们批评的借口,例如反应速度慢,在 6oHz 供电系统中,传送一个指令需 0.883 秒;抗干扰性能差,这是由于控制信号直接在强电网上传输,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干扰,此外中国目前众多的家电厂家生产的家电不具规范性,就更加增加该方案的不稳定性。这些都PLC-BUS:电力线通信总线技术 PLC-BUS 是一种高稳定性及较高价格性能比的双向电力线通信总线技术,它主要利用已有的电力线来实现对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的智能控制。这种电力线通信技术是由位于荷兰
阿姆斯特丹市的荷兰 ATS 电力线通信有限公司 ATS.,CO 研发而成 它们致力于设计、开发和制造先进的电力载波灯光控制技术 并因此技术的革新被获得多项专利。
其后,ATS 公司推出了一整套基于 PLC-BUS 技术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它重新定义了家庭内部高可靠、低成本智能灯光控制的新标准。此项技术拥有超强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商业住宅提供了更为经济的智能化控制解决方案。而其它的电力线控制技术与 PLCBUS 技术在系统功能、可靠性和成本上是没办法相比的。 ATS 公司目前已经就此项技术与 6 家制造商进行了有偿授权使用此项专利的合作,现在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及亚洲地区此项专利技术的唯一授权生产商。目前 PLC-Bus 在欧洲市占率较高。
OFDM: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 OFDM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OFDM 已成为新一代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主流技术。OFDM 将工作带宽划分成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通常数百个甚至上千个)。经过信道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这些子载波上同时传送。与传统的调制技术相比,OFDM 载波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抗噪声及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可靠、稳定;对电力线信道的变化具有自适应能力,当个别子载波受到干扰时仍可能成功通信;频率利用率高;数据速率高,通常在几十 kbps 以上。但 OFDM 也有其不足之处,它对频偏及相位噪声比较敏感;由于由于 OFDM 信号是由多个独立的经过调制的子载波信号相加而成的,这样的合成信号就有可能产生比较大的峰值功率,也就会带来较大的峰值均值功率比,功率峰值与均值比(PAPR)大,导致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较低;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会增加系统复杂度。目前 OFDM 技术代表厂商有我国的
东软载波,深圳力合电子等公司。
总体来看,电力载波的优势在于不用重新布线、没有辐射和污染,成本具有优势。载波是利用现有电力线传输数据,不是专线,有外界强干扰的情况下误报率较高。电力线载波技术劣势最主要还是出现在稳定性上,电力网络环境嘈杂,尤其是国内的电网,如果我们要实现足够稳定地在电力线上通讯,需要花费的代价太大。尽管 PLC-BUS 提高了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仍旧难以达到稳定持续的通讯质量,况且电网环境变化多端,误报率很有可能成为隐患。除此之外,电力线通讯还涉及到对公共电网的二次污染以及信息安全性的问题等等。
总线技术
所有设备通信与控制都集中在一条总线上,是一种全分布式智能控制网络技术,其产品模块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换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编程。严格意义来说,电力载波技术只是总线技术的一种特例,即把电力线作为总线。典型的总线技术采用双绞线总线结构,各网络节点可以从总线上获得供电(24V/DC),亦通过同一总线实现节点间无极性、无拓扑逻辑限制的互连和通信。
RS-485:RS-485 属于比较初级和原始的总线架构,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 200mV 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 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 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 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 32 台驱动器和 32 台接收器。LonWorks: LonWorks 和现场总线是同义词,现场总线是指以工厂内的测量和控制机器间的数字通讯为主的网络,也称现场网络。也就是将传感器、各种操作终端和控制器间的通讯及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进行特化的网络。原来这些机器间的主体配线是 ON/OFF、接点信号和模拟信号,通过通讯的数字化,使时间分割、多重化、多点化成为可能,从而实现高性能化、高可靠化、保养简便化、节省配线(配线的共享)。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 4-20mA 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 LonWorks 是美国 Echelon 公司于 1991 年推出的,网络的大小可以是两个到32385 个设备,并且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它提供从收发器到协议到软件 API 的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控制网络解决方案,可以在任何物理媒介上通信,这包括电力线,双绞线,无线(RF),红外(IR),同轴电缆和光纤。LonWorks 也有其弱点,主要是价格太高,光电开关的体积太大, LonWorks主要被高端建筑所采用。
根据具体传输协议的差别,后来又出现了 Can-Bus、SCS-Bus 等多种现场总线的变种。
EIB/KNX:欧洲安装总线(EIB-European Installing Bus)是一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楼宇自动化(BA)和家庭自动化(HA)标准,它是由 Siemens,ABB 等一些知名企业首先提出的。E 目前协议已能支持包括电力线、同轴电缆、无线电以及红外线在内的多种传输媒介。EIB 网络是一个完全对等。接入网络的每个设备具有同等的地位。
自 1996 年起,欧洲的三家机构 BCI (BatiBUS Club International — Bati 总线国际俱乐部)、EIBA(European Installation Bus Association —欧洲安装总线协会)和 EHSA (European Home
Systems Association —欧洲家庭系统协会)就着手共同制订楼宇自动化应用标准。1999 年 5 月由欧洲 9 家著名商家基于上述三家机构签署成立了 KNX 协会(Konnex Association 意即联合协会),该协会目前已发展成员近百家。协会的宗旨很明确:就是建立一套标准,确保不同厂家的不同元器件及系统互相兼容并能协同工作,从而方便用户,使总线系统更容易推向市场。EIB/KNX(或 KNX)系统即符合 KNX 协会标准的现代楼宇系统,其技术就是针对电器安装中提出的高度灵活性、快捷及节能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楼宇安装技术、智能房屋及楼宇技术的结合。
CEBus:CEBus 是美国 EIA(Electronics Industry Association,电子工业协会)制定的一种用于替代 X-10 标准的家庭自动化协议。CEBus 采用了简化的 OSI 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支持多种物理介质:电力线、红外线、无线电、双绞线等。物理层以同步扫频频率Chirps(线性调频波)为载体,Chirps 覆盖了 100~400kHz 频带,每个线性调频波持续 100?s。利用扩频技术进行的载波通信能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在智能家居行业当中,总线技术目前可以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总体来说,总线模式安全可靠性高,功能强大,但布线繁杂、工作量大、维护困难以外,成本高、不易组网。在普通家庭应用中正越来越多地被无限模式所替代。
无线技术
智能家居有线方案既有可靠性及性能等优点,也具有布线复杂,成本高,方便性差等难以克服的缺点。目前在欧美市场,无线技术逐渐占据了智能家居的主流。
RF 无线射频技术: RF 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部分产品无需重新布线,利用点对点的射频技术,实现对家电和灯光的控制,安装设置都比较方便,主要应用于实现对某些特定电器或灯光的控制,成本适中。这类系统功能比较弱,控制方式比较单一,且易受周围无线设备环境特别是同频及阻碍物干扰和屏蔽,较适用于新装修户和已装修户。
蓝牙(Bluetooth)技术:蓝牙技术最初由
爱立信创制。1999 年 5 月 20 日,
索尼爱立信、IBM、
英特尔、
诺基亚及东芝等业界龙头创立蓝牙特别兴趣组,制订蓝牙技术标准。蓝牙是一种新式的无线传送协议,用于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例如连接计算机和外围设施。
蓝牙根据网络的概念提供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无线链接。在任意一个有效通信范围内所有设备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首先提出通信要求的设备称为主设备(Master),被动进行通信的设备称为从设备(Slaver)。利用时分多址(TDMA),一个主设备最多可同时与 7 个从设备进行通信并和多个从设备(最多可超过200个)保持同步但不通信。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以上的从设备构成的网络称为蓝牙的微微网络。
若两个以上的微微网络之间存在着设备间的通信,则构成了蓝牙的分散网络(Scatternet)。基于 TDMA原理和蓝牙设备的平等性任一蓝牙设备在网络中既可作主设备又可作从设备还可同时兼作主、从设备。所以它是典型的无中心网络具有自然灵活的组网方式蓝牙网络具有 Adhoc 的特性,各个设备可以方便地进入和离开网络,不需要额外的网络配置。只是为了完成适当的网络功能,要有一定的初始配置工作。
蓝牙技术尽管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而且已经在很多设备进行互操作中逐渐普及,但对于许多消费电子设备而言,利用它来作为电缆的替代方案,在成本和功耗方面还很难令人满意。
Zigbee:Zigbee 是目前智能家居领域发展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无线传输技术。它具有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等特征。其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满足对小型廉价设备的无线联网和控制功能。
对于家庭网络通讯而言,传输的数据量小,在传输速率上不需要太高的要求。网络的容量要大,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多。信息的实时性好,时延短,成本低。ZigBee 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Zigbee 技术是功耗和成本最低的技术之一,很好地满足了智能家居的需求。
WiFi:Wi-Fi 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 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 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 Wi-Fi 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 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WiFi 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 54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 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 米到122米,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Wi-Fi 技术突出的优势在于:一,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Wi-Fi 的半径则可达100 米,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二,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 11mbps,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Z-Wave:Z-Wave 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带为 908.42MHz(美国)~868.42MHz(欧洲),采用 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 9.6 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 30m,室外可超过 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大,设备的复杂度、功耗以及系统成本都在增加,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Z-Wave 技术功耗和成本都有较大优势。
Z-Wave 是由丹麦公司 Zensys 所一手主导的无线组网规格,Z-wave 联盟(Z-wave Alliance)虽然没有ZigBee 联盟强大,但是 Z-wave 联盟的成员均是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现行产品的厂商,目前该联盟已经具有 160 多家国际知名公司,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国际大厂
思科(Cisco)与英特尔(Intel)的加入,也强化 Z-wave 在家庭自动化领域的地位。就市场占有率来说,Z-Wave 在欧美普及率比较高,知名厂商如(NWD)华顿,wintop,Leviton,control4 等。
总体来看,智能家居三大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总线技术性能相当稳定,功能也较为强大,是现阶段占据优势的一种技术。但其缺点在于布线复杂,成本较高,维护不易,比较适合高端住宅、酒店、别墅等领域;电力载波技术目前性能还不太稳定,容易受外界干扰,不过随着 PLCBUS 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以东软载波为代表的 OFDM 不断成熟,它本身的高性价比很适合国内现阶段的消费水平,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而无线技术的高限效性和便捷性不容置疑,但同时也存在穿透性差、稳定性不好等缺点,需要考虑房间本身的材料及空间结构
由于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城市人口密度高,住宅建设相对密集。目前,多数住宅楼、小区是很多住户共用一台变压器甚至是共用一相电源,这对电力载波类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带来技术上的难题。由于信号的稳定性较差与串扰较大,地址码的限制(一个独立的系统最多不超过 256 节点),安装电力载波系统的住宅容易产生误操作。即便厂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阻波器、滤波器这种装置,效果也没有太多的改善。
从应用层面来比较这几类产品的优势与不足。评判某类产品其应用技术是否为广大用户接受,主要体现在该产品在系统功能、布线方式、安装及调试的复杂性、系统可靠性、操作方便性、标准化、扩展性性价比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各项比较来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功能最为全面。集中控制系统与电力载波类产品功能上也比较全面,一般能提供灯光、电器控制功能,也可通过遥控器、电话等方式控制,实现场景设定,有些产品还带有安防报警器信号接口。但集中控制系统多数由于采用小功率继电器来实现用电回路的通断开关,给现场安装也带来一些问题,只能控制小功率的灯具、电器。
综上所述,从布线方式、产品功能、系统稳定性及使用方便性等方面综合比较,很显然,现场总线类智能家居产品在应用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应该是未来中国家庭智能化技术主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