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轻思絮语

14-03-13 15:51 2260次浏览
水静风闲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题目:好吃  小学生写:好吃个屁。  老师批语: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  
题目:天真  小学生写:今天真好玩儿。  老师批语:你真天真。  
题目:况且  小学生写: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  老师批语:震死我了
题目:先……再……,例题:先洗手,再吃饭。  小学生写:先生,再见!  老师批语:好的孩子,先回火星,明天再来我们地球吧。
一饿狼觅食,听到有女人在训孩子:“再哭,再哭今晚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孩子哭了一夜,狼在门外痴痴等至天亮,长叹一声:“没骗人啊!”
说来真挺巧的,正在边看,边改,边乐。到这个笑话段子时,就恰好接了一个骗人电话。我就一直听着,也不说话,问我时,就说没听明白,让他从头再说一遍。几次后对方挂了。我挂了笑过后,觉得自己也够无聊的,真有那闲工夫陪它玩儿。
到现在还没接到过诈骗电话的,就跟中奖的概率一样。我这样的巧合当然算不上中奖,那是骗子们太敬业,密度高,频率大,忒勤奋了。对这种现象,公共传媒也作了一些宣传提示工作,效果一般,事实上还是泛滥成灾,根本遏制不住。这一方面说明它们还有市场,很有收获,动力充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还有不少管理漏洞,职能部门不如骗子敬业。没办法,大家只得自己好好学,天天向上,小心戒备着。忙乎一天下来,夫妻俩人闲聊天时就像包拯亲切会见福尔摩斯一样。咱老百姓啊真啊真不高兴。
我有时就瞎想啊,这些骗子们是可恨,但是肯定不傻。研究出那些骗局,脑子都不笨。要是用到正道多好。世界这么大,中国机会这么多,怎么会没有施展的舞台?一个不行就几个联合起来研究探索,聚到一起搞个头脑风暴,真没准能推出个什么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有些探索有了答案,大家都知道。但是也有些探索答案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呀。真有可能是我不了解,他不知道,但是你懂的。这个商业模式,由于概念独特,保不齐就在创业板 上市了。
“胡扯!”这两字批语我先替大家从心里说出来吧。这本就是瞎想啊,同志们。假定骗子们突然改邪归正,不再骗人了,是有点难。我知道假萌天真不好吃,但我是本着先骗己,再骗人的瞎想理念来理解的,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大家说是不是?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得了,不侃这个瞎想了,让骗子们歇一会儿再飞吧。
人类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对探秘有天生的嗜好。有些探索能够不断带来科技进步,是人类发展的脊梁。没什么二话可说,让我们肃然起敬。有些探索就比较具体单一,也很引人入胜,观后波澜起伏,心绪难平。比如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以“自古未闻之奇语,故写成自古未有之奇文。”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 一树千枝,浩大繁深,涉猎极广。字字泣血,句句蕴情。文字之妙,内容之博实令人高山仰止,佩服得我五体投地。可惜现存均不完整。书中贾府虽已是末世繁华,但在当下我这俗人看来仍是锦衣玉食,极尽奢靡。衰落后,备极萧条。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作为贵族公子“至沦为击柝之役”,流落狱神庙,“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书中众女子“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一部彻底的彻头彻尾的悲剧。后人续本不同,流传最广的清高鹗通行本就整了一出封建革命小团圆。
曹雪芹是一生多舛的命,很多人认为是书中宝玉的原型。在康熙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居于其家,称其曾祖母为“此吾家老人也(和俺老娘之意差不多)”。天恩浩荡,圣眷极隆。败落后,竟至“举家食粥酒常赊”。敦敏、敦诚与雪芹交好,为曹雪芹的挚交。传说他们兄弟二人有一次带几罐好酒去西山看曹雪芹,雪芹家贫,无奈之下竟采摘瓜花做下酒菜,此事让敦诚终生难忘。曹雪芹曾数次迁居,最后的住处“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间,斜向西南,筑石为壁,断枝为椽,垣堵不齐,户牖不全,而院落整洁,编篱成锦,蔓植杞藤……”四十岁左右时唯一幼子因病夭折。这一打击过大,没过多长时间,曹雪芹亦在当年除夕日死去。更为不幸的是,过世后,呕心沥血之作佚失,后部不全。很多人认为程伟元、高鹗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妄改窜易,违拗曹雪芹创作本意,使盗本滥行于世,曹公在天之灵都难以瞑目。也有人认为是程伟元、高鹗的通行本才使这部文艺奇葩流传下来,芬芳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说曹雪芹,谈红楼梦有一人绝不能少,她(他)就是脂砚斋。脂砚斋多次评石头记,语句灵通戏谑,对书中隐事一一点露,能看出与作者曹雪芹有极密切的关系,对隐秘背景甚为谙熟。有一些人认为脂砚斋就是书中史湘云的生活原型,与曹雪芹从小青梅竹马,是曹家世交李煦孙辈。幼年父母双亡,寄养于叔父家。后遭逢巨变,被下旨抄家后败落,举家为奴。也是尝遍辛酸,历尽坎坷的苦人儿一个。下面摘录一些与大家共赏。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书中写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甲戌本脂砚斋侧批:“真有是事,真有是事!”王夫人介绍贾宝玉时,开口便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蒙府本脂砚斋侧批“我读至此,不觉放声大哭。”甲戌本侧批:“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 “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第八回写宝玉“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庚辰本侧批:“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不禁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
同回写宝玉被骗,“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甲戌本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第二十五回写宝钗与母亲商量薛蟠出去吃亏赚钱做买卖的事,庚辰本批:“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砚斋。”写丫头四儿变尽方法笼络宝玉,庚辰本批:“又是一个有害无益者。作者一生为此所误,批者一生亦为此所误。”
第二十六回贾芸来看宝玉,宝玉倚在床上,拿着本书看。甲戌本行批:“这是等芸哥看,故做款式。若果真看书,在隔纱窗子说话时,已放下了。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
同一回写紫鹃道:“那里是好的呢?要好的,只是等袭人来。”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这里甲戌本旁行批云:“我也要恼”。
第三十四回“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处,甲戌本侧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
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此诗甲戌本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还有很多很多,不写了。脂砚斋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俺已经是黯然神伤!唏嘘哀叹。脂砚斋评赞烘云托月,后来人看难水静风闲。生活总是天遂人意就好了,事实却像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你落泪。
唉,悲雪芹玉隐仙逝,悼红轩花落云飞。叹叹!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